韓麗華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根據社會和自身發展需要,以正確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論為指導,適應與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不斷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和促進全面發展的過程。受新時代的發展影響,高職院校在教育管理、專業提升、人才培養上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想要實現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了現階段教育部門的關注重點。本文將針對新時代高職思政工作的價值功能與實現路徑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思政工作;價值功能;實現路徑
引言
受新時代的進步影響,教育發展已成為國家的關注重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職院校兼并了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因此需要教師準確的掌握教學重點與培養目標,以實現高職思政教育的價值功能發展,培養更多有道德、有思想、有技術的專業人才。
1提升高職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高職生區別于普通本科生的是高職院校本身面向就業,需要學生在學校中不僅要去豐富自身的學識學會自主學習,更要學會分析社會現狀與各行業的發展趨勢、掌握清晰的表達判斷能力,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正因如此,高職院校教師需要研究改進教學方案,在教學基礎上提升高職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有邏輯、有章法的思維方式,進而促使學生在日后思考問題時能夠看得更全面透徹、決定時能有依有據避免失誤的出現。理性思維是一種有明確的思維方向,有充分的思維依據,能對事物或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的一種思維。思政工作的進行與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育中呈現著相輔相成的效果,思政教育的本質是“育人”,秉持著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進而在培養人才的同時貫徹中華文化的傳承教育,通過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價值觀念、人生觀念。理性思維能力則是以“教人”為基礎,在學生明確思政教育觀念后幫助學生強化對事物的認知判斷能力,不盲目下定義,面對難題的出現不急不躁嘗試自主分析,多方面的思考問題。長此以往,學生便自主建立完善了理性思維,不僅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進而尋找問題的根源,還能在日后的學習思考上學會獨立。
2培養高職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職業核心能力作為任何職業崗位都需要的可轉移、可支配、可主導的共通性能力,攬括了人才能力培養的同時深化了高職思政工作的教育過程。培育高職生對職業核心能力的掌握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學會學習的能力、人際交流的溝通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及面對問題的應對解決能力。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對學業知識的基礎與理解較差,對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進而對思想教育類知識的接受度很低,這也是現階段高職思政工作的教育難點。如何正確有效地幫助高職院校學生理解思政教育,并從中學習領悟其文化內涵是思政教師目前應探索研究的教育方向。
針對高職院校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相關教育部門應注重策劃:信息技術應用化課堂的建立、考核評級體系的完善、素質教育下拓展多方面的社團活動。信息技術應用化課堂的建立離不開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基礎課程設立,在此之外教師應當設立能夠輔助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新課程,比如:禮儀文化、企業管理、信息技術應用等選修課程。利用多媒體軟件打造生動細致化的課堂,采取課堂錄制的形式在課程完結后上傳到相關教育平臺,方便學生鞏固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次,教師應注重考核評級體系的完善,采取多元化的評級方式,不應只注重課堂表現與學習成績的好壞來判定評價學生,應在考試的過程中對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專業知識的掌握、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觀察分析再進行判定評級。社團活動方面應以高職院校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目的進行開設建立,圍繞勞動實踐、社會實踐、交流實踐等活動而展開,培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會團結合作、組織管理、明確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而在豐富社會經驗的同時掌握職業核心能力實現多方面的發展。
3培養高職教師的思政教育能力
教師作為施教者,想要實現思政工作在高職教育中的教學價值,需要明確掌握正確的思政理念與內涵。一個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課堂往往需要教師發自內心的認可理解教學內容,憑借自身的情感來帶動引領學生。教師只有認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心系國家、民族,清晰掌握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才能在思政教育工作上建立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有針對性,有事實、理論依據的去打動學生、感化學生,讓其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道德素質培養、未來人才引進、乃至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教師應以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修養觀念為教學基礎,以健康培養學生成人成才為教學目的,以思政教育工作為教學之本來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發展需要高職院校教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投入,以實現思想政治價值、發展創新教學路徑為基礎正確地引領學生學習成長。與此同時,相關教育部門應加快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幫助教師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與豐富內涵,明確實質深度研究學習以最大化地發揮思政工作的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磊,付星星.新形勢下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0).112-113.
[2]沈鵬超.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49-150.
[3]安玲,李紅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教育融合探析[J].新西部(中旬刊),2018,(4).127,121.
[4]顏楓.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的實踐探析[J].青年時代,2018,(13):215-216.
基金項目:2020-2021年度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項目(LZY20133)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遼寧 遼陽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