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洪煒

摘要:目的:觀察頭孢曲松鈉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急性腹痛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急診科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間接診的88例急性腹痛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給予頭孢曲松鈉治療,觀察組給予頭孢曲松鈉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3%,高于對照組的75.00%(P<0.05);觀察組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頭孢曲松鈉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效果顯著。
關鍵詞:急性腹痛;頭孢曲松鈉;糖皮質激素
急性腹痛是患者在短時間內出現的腹部強烈疼痛,在急診內科較為常見。隨著人們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急性腹痛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2]。由于急性腹痛起病急、病因復雜、癥狀變化快,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若沒有及時進行對癥治療,往往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頭孢曲松鈉是急性腹痛治療的常用藥物,但單用該藥物的療效有限[3]。糖皮質激素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在急診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本研究旨在觀察頭孢曲松鈉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急性腹痛患者的臨床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急診科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間接診的88例急性腹痛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女20例,男24例;年齡25~66歲,平均年齡(46.36±4.52)歲;急性腸胃炎20例,消化性潰瘍14例,其他10例。觀察組女21例,男23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6.44±4.08)歲;急性腸胃炎21例,消化性潰瘍14例,其他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在患者進入急診科后,醫護人員首先需要全面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通過問診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測量患者的體溫、心率、血壓等并記錄,結合的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B超檢查、心電圖檢測以及CT檢測,檢測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指標,評估患者的肝功能與腎功能情況。根據檢查與診斷結果為患者開展針對性治療,如開展抗感染治療、補充體液治療以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治療等。對照組給予頭孢曲松鈉治療,每天1次,每次2 g。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治療,每天2次,每次劑量為5 mg。兩組急性腹痛患者治療期間均密切觀察各項生命體征,為患者進行對癥處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癥狀緩解時間。療效判定標準:經過治療后,患者癥狀完全消失,腹部疼痛消失,生命體征恢復正常,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改善,疼痛減輕,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有效;經過治療后未達到上述的標準,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觀察組癥狀緩解時間為(80.12±2.52)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23.52±2.05)min,兩組比較,t=88.619,P<0.05。
3討論
3.1 急性腹痛的具體特點與致病原因
急腹癥是臨床高發病,往往涉及腹腔、肝臟和盆腔等器官病變,如急性腸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和泌尿系統結石等,多數患者在腹痛癥狀以外,還存在嘔吐和頭暈等,若沒進行及時治療,往往會威脅患者的健康安全。臨床上需要根據患者的診斷結果確定病情,并制定治療方案[4]。
急性腹痛常見的特征為:患者體征與癥狀表現缺乏一致性,在急診就診中,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腹部疼痛,多數患者在按壓后會出現輕度疼痛。通過腹部X線檢查,往往無明顯的變化。在患者入院后進行血象檢查,大多顯示為正常,僅有少數為異常。在臨床上,將急性腹痛分為三種:放射痛(包含內臟放射痛、軀干放射痛,是因為內臟神經纖維沖動造成的脊髓擴散)、類似性內臟痛(是因為腸系膜與腹部導致的炎癥,或因為物理性牽拉導致的疼痛感,多為針刺感疼痛)和真性內臟痛(腹部器官發生病變引發的疼痛感)。
3.2 急性腹痛的診斷方式
(1)B超檢查:針對泌尿系統產生的結石,應用B超檢查的效果顯著。(2)尿常規檢查;在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中應用尿常規檢查的效果顯著,但是多與B超檢查提升檢測的效果。(3)CT檢測:針對胰腺炎的診斷,以CT檢測的效果具有較高的準確率。(4)胃鏡檢查:若患者的主訴為腹痛,可以采用胃鏡檢查,對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疾病的診斷效果顯著。(5)內鏡檢查:該檢測方式針對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效果顯著。(6)大便鏡檢:針對急性胃腸炎患者采用大便鏡檢的效果突出,但是臨床上多見大便鏡檢聯合細菌培養,以提升診斷的準確率[5]。(7)心電圖檢測:急性心肌梗塞導致的急性腹痛聯合心電圖檢測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多將心電圖檢測結果與心肌酶結果共同使用。
3.3 急性腹痛的治療方法
頭孢曲松鈉屬于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藥物,對大腸桿菌具有抑制效果,還可以抑制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以及流感嗜血桿菌等。糖皮質激素屬于調節分子,可以改善人體的發育、代謝等免疫功能,是人體應激反應中重要的調節因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針對急腹癥患者,在為患者進行常規補液救治后,需要結合患者的不同癥狀進行治療方案的調整[6]。經過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糖皮質激素對于脂肪代謝、糖代謝、蛋白質代謝以及生物合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調節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免疫應答,同時還具有抗休克、抗炎癥和抗毒的作用。
地塞米松屬于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消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癥反應,擴張血管。地塞米松的溶脂性較高,采用注射的方式可以改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抑制作用,可以更好地改善腹痛癥狀。地塞米松可以減輕炎癥反應,抑制炎癥細胞,抑制溶酶體酶的釋放,降低T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等,抑制白介素的釋放與合成,降低原發免疫反應;還可以降低免疫復合物通過基底膜,降低患者體內免疫球蛋白的濃度。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應用頭孢曲松鈉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效果顯著,可以更好地增強療效,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療中采用頭孢曲松鈉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效果突出,協同效果好,有利于增強治療效果,可以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對于急診內科急性腹痛患者,應用頭孢曲松鈉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以提高療效,促進癥狀較快緩解。
參考文獻
[1]王雪,胡志高,戴春花,等.多學科診療用于急性胰腺炎急診處理的價值[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9,24(7):767-770.
[2]樊雪峰.急性腹痛患者急診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4):23-24.
[3]林勻華,侯仲佺,陳亮.間苯三酚治療急診科患者急性腹痛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21):12-14.
[4]段發輝,劉偉東,張虎明.對以急性腹痛癥狀就診的急診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5):62-63.
[5]周思維,張曉微.急性腹痛的急診臨床治療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0):77-78.
[6]虞追波,陳婉婉,薛忠顯.鹽酸替羅非班聯合瑞替普酶聯合對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內皮功能、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2):1891-1895.
[7]劉偉,盧帝君.急性腹痛與腹腔實質臟器梗死的臨床診治[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