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君
摘 要:九年級數學在整個初中階段顯得至關重要,由于學生即將面臨中考,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給自己添加較大的心理負擔。同時,九年級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也有所增加,學生的課業壓力更大。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學生難免會分神。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九年級數學課程的難度較大,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但是微課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鑒于此,教師應當靈活地將微課應用到九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接下來,本文將以“有效利用微課,優化數學教學”為主題,對此展開進一步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幫助。
關鍵詞:微課;九年級數學;應用策略;意義;面臨問題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不斷成熟的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深刻地融入到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并且在各個領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教育教學領域當中同樣如此,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誕生了諸多教學手段,其中,微課由于其簡明扼要、趣味性十足的基本特征,廣受教師和學生的好評。在九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微課教學手段,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一、微課在九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并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微課的教學手段誕生。它將圖片、視頻、文字、音頻等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將課程內容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能夠有效簡化數學知識,將課程中的重難點內容更加合理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通過使用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有助于讓學生重新燃起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帶領每一名學生深入參與到課堂當中。不僅如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微課,還能有效提升教師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能夠在不斷搜集教學資源的過程中,輔助教師完成教學手段的更新,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提升九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推動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九年級數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壓力較重
九年級是初中階段的最后一個學年,在經歷了兩年的學習生活之后,課業壓力逐漸增大,同時,學生也逐步進入青春期,產生了叛逆心理,在這樣的雙重影響下,學生難免會因壓力而感到身心俱疲。與此同時,九年級的數學課程與七、八年級的教學內容相比,顯得更加困難,更加抽象,使本就學習吃力的學生更加畏懼數學課堂,導致學生產生不想學習數學,甚至放棄學習數學的想法。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為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練習,讓學生一頭扎進題海中,加劇學生的抵觸情緒,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過程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使學生的精神負擔進一步加重。
2.傳統教育觀念阻礙教學進一步發展
鑒于微課是一種與以往不同,且誕生時間相對較短的教學手段,很多教師還沒有切身參與其中,沒有牢固地掌握這種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依然習慣性地沿用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習慣,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輸出。在此期間,教師往往會沿用以往“以成績論英雄”的教學理念,而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長時間處在被動的狀態,缺少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思考,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甚至導致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在這些方面的綜合影響下,教學效率自然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滿足,阻礙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三、九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的具體措施
1.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束縛
要想讓教學成果更加豐碩,教師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并且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下的教學手段,轉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對知識進行探索。同時,教師也要堅持以新課程改革工作中滲透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的特點,發揚微課的優勢,將教學重難點用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微課當中,并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當中進行“體驗式”“探究式”的學習。
2.借助微課實現分層教學
每一名學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環境,受到的家庭影響各不相同。另外,每一名學生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也不能一概而論,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在多個方面呈現出個體化差異。鑒于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借助微課,去實現分層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明確的認識,從而為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同時,教師要建立一個微課資源共享群,方便學生下載教師所使用的微課課件進行復習。
例如,在教師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時,為了讓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同樣可以理解教材內容,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置一些簡化的知識內容,讓學生能夠初步認識重難點知識,并學會一些簡單的應用,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3.借助微課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才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數學課程當中,并在學習任務完成后產生強烈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鑒于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使用微課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執教“二元一次方程”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拿植物的枝丫、流感的傳播、計算機病毒的傳播等為例,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這樣出題:“一名黑客制作了一個‘木馬病毒,只要有一臺計算機感染了病毒,經過三輪的傳播,會有1400臺計算機受到影響,那么,每一輪傳播中,有多少臺計算機感染了這個病毒?”隨后,教師引出教學內容,便能夠引導學生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與學習任務。
總而言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使用微課,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彪.微課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85-86.
[2]羅鳳霞.初中數學微課程設計與教學應用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7(27):9.
[3]梁鳳高.初中數學“微課程”設計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8(22):50.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馮家鎮第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