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清
摘 要:新課標注重核心素養培育,學生各種實用性的生活技能培養納入了教育目標范疇。估算,這項數學領域常用的基本技能,在新的教學環境下如何有效地實施其教學策略,文章將從其內涵的呈現入手,以學生、學校、教師等視角進行深入解析并提出相關建議,希望對目前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實施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估算;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教學改革背景下,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以使學生獲得個人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應用思維和基本數學能力等核心素養作為基本目標,其過程要突出靈活性與實用性。估算,是一種日常生活中頻繁使用且非常實用的計算方式,小學數學教學中估算課程的開展,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數感、空間意識、符號感以及運算能力。
一、 估算能力的內涵
估算,既是一種數學能力,也是一種數學思維。它是通過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對一些相對不是特別復雜的數量問題直接通過大腦進行觀察、分析、推理、判斷,最終形成一個概略化的結論。與精算不同,估算方法的采用更為開放,也更為快速便捷。估算能力的形成,一半來源于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一半來源于日常生活的日積月累。科學的估算,需要根據不同的問題而選擇最合適的運算、轉化和推理的方式,在此過程中不斷得到知識學習和經驗積累。估算,在數學思維上是屬于高層次的,既需要從問題中提取關鍵的數學因素,更需要以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對此快速做出科學的判斷,通過推理與演算,得出正確的結論。估算,是一個通過不斷探索發現,實現不斷提高完善的過程。
二、 估算應用的價值
估算雖然不是精確計算,但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充分體現出其自身價值。其一,通過估算,可以大概地檢驗出精確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的偏離狀態,是一種快速驗算的方式,廣泛應用于數學計算的檢驗程序中,控制計算誤差值。其二,通過估算,可以對數據情況做出整體概括,了解相對寬泛的計算范圍,進而進行有效的推演預測,拓寬解題思路。其三,通過估算,學生對數據的敏感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掌握了估算方法并廣泛應用它,學生對于數據形成條件反射式思維習慣,其準確性也在不斷的重復中得到提升。其四,通過估算,學生對于數量關系的觀察與判斷能力可以得到加強。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工作中,學生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之后,面對繁雜的數據(無論這些數據是學習題目還是實際事物),細微的觀察能力,直觀的判斷能力,都會較不會估算之前提升不少。比如,我們要去文具店買學習用品的時候,一看標簽價格,就可以通過估算來判斷隨身所帶資金是否充足。估算,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工作生活中,都具有廣泛用途和積極意義。
三、 實施估算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估算教學地位,加強估算教學實施
在很長一段時間,小學數學教育緊緊圍繞精算進行,力求于嚴謹的邏輯和精確的結論。估算在小學數學中內容松散而且所占比例較少,沒有納入考試范疇,屬于選學內容。老師不重視,不把它納入教學任務;學生不喜歡,認為跟考試成績沒關系。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深入落實,估算在生活學習中的積極意義和作用逐漸被廣大的師生所重新認識。估算以其豐富的創造因素和對學生智力開發、思維開拓等方面突出的表現而深受社會各界的青睞。以人教(2011版)新教材為例,第一學段(一至三年級)教學目的要求分別是:在具體情境中以某個適當單位進行估算,在生活中體會估算的應用以及簡單空間與圖形的估算等內容。在第二學段(四到六年級)估算教學要求為:理解估算的意義,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估算,從估算中探索規律,開拓邏輯思維能力。關于估算的教學內容,整個小學階段涉及243處。由此可見,國家教育管理部門,已經把估算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比重做了必要的調整。作為小學教育的實施部門,各小學也應對估算的教學地位做出相應的調整,重視估算教學,加強教學策略進一步實施。比如,在教學中深挖教學素材,讓每一個學期都充分貫徹估算教學;把估算充分融入統計與概率、空間與圖形等數學領域中去;鼓勵學生走出精算的小圈子,合理的選擇,靈活的運用各種適合的算法,以達到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二)充分突出估算意識,加強培養估算技能
估算技能是綜合運算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筆算有著密切關系,是精算能力的必要補充。估算與筆算相結合,先估算后筆算,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靈活合理應用多種方法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意識習慣。在筆算完成之后,再應用估算對筆算結果進行客觀評估,檢驗筆算結果是否正確,并以估算的角度查找錯誤糾正偏差找出緣由。要想估算結果正確,整個估算過程邏輯必須嚴謹,條理必須清晰,科學地運用推理,客觀地做出判斷。鑒于小學生現階段認知能力與特點,估算教學的加強,可以讓小學生充分認識到估算的意義。比如,讓第一學段的學生估算:一本30頁的作業本,寫了11頁,大概還有多少頁(30-10=20);讓第二學段的學生估算:一篇作文500字,全班有52名同學,每個同學每周寫2篇作文,老師一學期批改這些作文要閱讀多少字(2×20×500×50=1000000)?通過這些練習對估算意義有了進一步了解,估算意識形態和行為習慣才得以慢慢養成。
通過不斷地運算實踐,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各種運算方式之間的密切關系,并把對于多種運算有機結合的體驗融入日常習慣,從而達到估算能力提高和估算意識的深化。學生習慣于應用估算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就能深層次地去親身體會估算的作用與意義,感受到生活與學習對于估算的迫切需求。從而從心里去接受估算,喜歡估算,學習估算,應用估算。
由于人的潛意識里對周圍發生的事情更加容易產生興共鳴,日常教學中,老師要多以學生身邊的實例作為教學素材,教學內容與身邊實例緊密相連,這樣更加容易引導學生對估算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比如,進行加乘混合估算學習,以小強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小強)買衣服為例,價格分別如下:爸爸的衣服98一件,媽媽的衣服202一件,小強的衣服299一件。小強一家各買兩件衣服一共大概需要多少元?可以估算為:100×2+200×2+300×2=1200通過這樣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估算學習,可以讓學生逐漸形成估算意識,提高估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