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萍
摘 要:不斷拉近課程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引導現代社會與學科學習之間的融合,鼓勵學科教育內容與當前科技發展形成交互,這是現代教育改革一直在關注的話題,更加是高中新課改的基本方向。從長期角度來看,教育的前瞻性關乎未來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人力資源是否夯實,而如果當前學科教育連生活化教學都難以實現,就難以步入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態,學生創新的素質自然難以達到預期,這將毒害的是未來的社會發展和進步。對于高中化學教育教學而言,就需要樹立生活化教育理念,將生活化理念滲透到教育教學行為的點滴,應當成為當前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務。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生活化教學;教學有效性
科學學科的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被不斷放大,基于觀察實驗發現猜想驗證科學邏輯的化學學科,自然會被界定為中心學科,無論從實現全民科學普及角度來看,還是從新技術革命中化學科學的巨大效益來看,都需要高度重視高中化學學科教育教學的有效性。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高中階段的化學教育難以擺脫“高考”這根指揮棒的效能,于是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是否有效,會以一張試卷上的數字來權衡,當學生想去探究化學現象背后的本質的時候,興致勃勃地拿起了實驗器材準備去探索化學世界,卻被教師簡單粗暴地批評一頓“你上周的試卷做完了嗎?”,類似于這樣的教育情境一定很常見,而這就是在蠶食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一、 高中化學課堂的生活化改造的邏輯起點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對于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實現教育思想塑造的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陶行知先生的影響。而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思想就是核心內容。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就是教育”,認為“社會就是學校”,提倡在教育教學中做到“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倡導無限地拉近生活與教育之間的關系,并且認為生活性應該是教育的基色,鮮活的生活注入學科教育,就如同一泉活水注入一般,使得整個教育生態處于“水循環”的狀態。高中化學作為科學基礎學科,其本身就是人們審視生活審視世界的一扇窗戶,該學科本身就有著實踐性和生活性的特點,由此關注學生生活知識,關注學生生活經驗,將各種生活社會科學現象通過進行設計滲透到合作探究的學習格局中去,可以使得高中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培育化學素養,由此步入到更加理想的化學生態系統。
二、 高中化學課堂生活化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從量的角度來看,人類化學知識的積累是有限的,也就是說高中化學學科中的知識儲量是一定的,而人類在化學科學方面的探究一直在進行,前沿的化學研究成果也在不斷出現,這些研究成果最終都將作用于人類的生活實踐。因此在教育環節就需要處理好這種有限和無限之間的關系,學習有限的化學知識,奠定化學學科基礎素養,探究化學科學中更多的未解之謎,這樣化學科學才能發展,人類社會實踐才會朝著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據此高中化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就需要有著更加宏觀的目標,思考著更加微觀的教學設計內容,繼而引導高中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得以培育。
(一)化學實驗教學的生活化改造
化學實驗教學作為高中化學科學體系中的重要版塊,其實踐性的特點決定了可以很好地與生活融合起來,繼而步入生活化的學習格局中去。綠色化學是化學發展的基本理念,其倡導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使用對于人類,對于環境危害最小的物質或者方案,達到人們預期的目標,確保社會實踐的方式展現出可持續性的特點。據此將綠色化學理念和環保意識融入實際化學實驗中去,就成為良好的生活化改造契機。以“四氯化碳”回收利用的實驗為例,高中化學的很多實驗中都會使用這種有機溶劑,尤其是在各種萃取實驗中更為多見,其有著耐生物降解的性能,有著水溶性、揮發性和溶脂性的特點,如果長期在人類機體內聚集就可能對于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已經被界定為致癌物質。那么問題就來了,在高中化學諸多化學實驗之后使用過的四氯化碳應該如何去處理呢?這可以鼓勵學生去進行實踐探究,比如某學生小組在進行交互探討之后,決定以鋅粉再生法為基礎制訂了回收方案,其詳細的操作步驟為:萃取完成之后,實際四氯化碳呈現出紅色的狀態,此時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進行充分攪拌,確保肉眼看不到對應的紅色為止,此時學生就可以得到沒有顏色的透明的CCl4,在實際實驗中為了確保實際效果,還可以適當地增加實際的鋅粉。學生在講述這樣的回收方案的時候,其他學生可以質疑,由此增強彼此的交互,確保更加多的學生參與到實際有害物質的回收利用實踐中去,這樣就可以將化學知識巧妙地運用到實際化學污染治理中去,也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樹立綠色化學價值觀,懂得妥善處理好化學實驗后的各種物質,塑造的不僅僅是環保意識,還有參與環保的實踐能力。當然也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回收方案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嚴謹的態度,不要出現過多使用藥品的行為,實驗程序要事先設定好,要在腦海中不斷演練,注重細節,不要出現掉以輕心的心態,這是確保實際化學回收實驗方案切實發揮其效能的關鍵所在。也就是在這樣的化學實驗生活化改造的過程中,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也處于不斷成長的狀態。
(二)化學習題教學的生活化改造
化學習題的初衷是確保化學知識進入更加理想的講解狀態,化學練習進入更具情境化的狀態,化學歸結進入更加頻繁的狀態,是實現學生化學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舉措。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從化學知識應用的角度入手去思考,題設牽涉哪些化學知識點,應該從哪些角度去思考,繼而制訂對應的解題方案。需要注意的是,缺乏生活化元素的化學習題,其構建的情境往往出題者的“一廂情愿”,未必可以起到知識鞏固,知識應用的效能。為規避這樣的化學教育風險,就需要將生活化元素滲透到習題設計中去。比如下列題設:
人們知道氫氧化鎳和氫氧化鉻有不溶于水溶于酸的性質,使用的電池中有一種就是鎳鎘電池,在使用該電池的時候,就是其放電的過程,在給予電池充電的時候,就是充電的過程。據此請判斷下面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