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翠柳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時期,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合理滲透德育教育,確保能夠實現學生道德素質的有效提升,強化整體教學效果,保證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推進學生發展。本文綜合探究德育教育滲透的具體策略,分別從教師言行,教材文本,課堂教學和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教育;滲透
引言:
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德育教育的合理滲透具有較高的價值,教師需要對其教學活動加強重視,確保能夠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德育教育,強化學生道德素養,為了進一步明確小學體育教學如何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特此進行本次研究。
一、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價值
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時,德育滲透的合理應用具有較高的價值,可以確保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狀態,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在具體實施德育教育時,體育具有較高的應用優勢,可以為德育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豐富的材料。在具體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時,德育滲透具體是指在體育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具有較高的優勢,通常情況下,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始終伴隨著體育教育,在體育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生涯中持續接收思想教育。學生的言行和思想意識會在其實際行動逐漸表現出來,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體育是通過各種練習活動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基于學生言行對其進行德育滲透,確保其針對性和及時性,具有較高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體育學科具有廣泛的教學內容,同時其教學因素也及其豐富,與學生意志品質,思想道德具有緊密的聯系。教師需要對其教學活動進行深入分析,確保能夠更為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保障學生在長期學習中能夠更為高效的接受德育教育,實現學生道德素養的全面提升,推進現代教育工作的有效發展。
二、德育教育滲透的具體策略
(一)優化教師言行
通常情況下,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的語言和氣質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體育教師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時,需要利用個人儀表對學生進行科學感染,確保學生能夠更為深刻的認識儀表美,同時,教師還需要確保其語言的簡練性,文明性,和邏輯性。通過個人語言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影響和感染,確保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其次,體育教師在具體實施教學活動時,教育人員之間還需要進行有效的配合,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教師在具體進行配合時,需要密切配合,互相幫助,相互尊重,對學生能夠學會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等優良品質。同時,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個體,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幫助。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習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創造更為豐富的鍛煉機會。例如在體操練習中進行講評時,教師不僅需要組織學習能力較高的同學進行示范小結,同時還可以要求雖然動作整體完成度較差,但是在某一環節具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對其突出環節進行示范,肯定學生的進步,要求其他學生對其進行熱情鼓勵,通過該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對完成體育動作具有更大的信心,同時還可以實現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有效增強。
(二)結合教材文本
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體育教材具體包括實踐和理論兩個部分,其中理論部分的思想性較強,例如體育的任務和目的,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課程,進而對學生體育思想進行合理優化,使其能夠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鍛煉身體的方法和原則可以啟發學生在不同環境下進行體育鍛煉,確保學生能夠高度適應各種自然環境,進而對其進行終身體育習慣的科學培養。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具體實施體育課堂教學時,需要對理論教材進行深入分析,確保能夠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思想教育。在具體實施體育教學時,實踐部分也是體育教材的重要內容,是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而每個技術動作都具有明確的特點,在具體實施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對可能會對教學活動造成影響的各項因素進行科學應用,確保能夠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思想教育。例如教師在進行跳躍項目和器械體操教學時,可以對學生勇敢精神進行科學培養。而排球和籃球等項目則可以對學生進行團隊合作能力的科學培養,使其能夠主動維護集體利益,長跑練習可以對學生吃苦耐勞精神進行科學培養。
(三)強化教學引導
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時,教材內容具體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內容,其中,理論部分具有思想鮮明的特點,例如開展體育活動的主要任務和目的,對其進行合理應用,能夠確保學生對體育具有更為充分的認識,進而實現學生鍛煉意識的有效增強。教師在具體實施教育工作時,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激勵,這某學生能夠在各種環境下堅持鍛煉,進而保障學生能夠更為有效地適應各種自然環境,實現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有效形成,所以,教師在具體開展體育教學時,需要利用理論教材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思想教育。與此同時,實踐活動也是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學生在具體參與體育運動時,不同技術動作都具有明確的特點,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需要合理應用各項教學因素,確保能夠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思想教育。例如教師在向學生進行各項跳躍,項目和器械體操的教學時,需要對學生進行勇敢精神的科學培養。通過開展排球項目和籃球項目,可以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進行科學培養意識,在活動中能夠自覺維護集體利益。例如教師在具體進行長跑運動教學時,首先需要向學生深入講解技術動作,并對其進行示范,然后提出明確的練習要求,對其思想教育因素進行科學強調,確保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克服怕苦,畏難和緊張的情緒,引導學生利用自我暗示法,對其情緒進行科學穩定。通過各種方式能夠確保學生更為高效的完成任務,并對其意志品質進行更為有效的鍛煉
(四)改進課堂教學
在具體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其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合理應用,確保能夠有效落實課堂常規教育,使其課堂教學實現更高的制度化和規范化,通過科學建設常規課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思想作風教育,紀律組織教育和文明禮貌教育,確保學生能夠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活動,明確指出,本次課堂的注意事項,要求和目的,在課堂結束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講評總結,通過動員活動,可以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具有更高的目的性,通過科學開展競賽活動和游戲活動,可以對學生集體主義精神進行科學培養,同時還可以使其養成頑強,勇敢,機智的思想品質。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組織開展隊形隊列訓練,確保能夠對學生組織紀律性進行科學培養,同時還可以實現學生動作協調性,準確性和反應速度的有效提升。值日生通過整理場地和借還體育器材,可以對其進行愛護公物,熱愛公益勞動,熱愛集體等良好品質的科學培養,通過該種方式,能夠確保有機結合體育教學和思想教育,不僅能夠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還可以對其思想教育效果進行更為有效的保障。
(五)改進教學評價
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確保能夠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表揚和鼓勵。在組織開展學生進行體育運動之前,教師需要科學應用語言激勵,確保學生能夠放下,進而確保更為高效的參與體育運動,實現學生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有效提升。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個體,及時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對其刻苦拼搏,自覺學習的精神和榮譽感,責任心進行科學培養,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心理需求進行深入分析,采取先揚后抑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評價效果。所以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合理應用評價語言,確保學生能夠主動接受批評教育,進而保障學生發展具有明確的方向。
三、結束語
總之,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通過優化教師言行,分析教材文本,強化教學引導,改進課堂教學,優化教學評價可以實現德育教育的合理滲透,合理優化學生思想品質,確保學生能夠得到更高的發展,強化整體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于雪微. 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9, 000(018):1-1.
[2] 李國順. 素養導向下小學體育學科德育實施的有效途徑[J]. 學周刊, 2018, No.366(18):171-172.
[3] 胡永. 匯德于行,融品于動——小學體育與德育教學結合問題思考[J].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20, 000(002):P.189-189,193.
[4] 黃油光.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德育功能探討[J]. 新課程(小學), 2017, 000(008):225.
[5] 李日輝. 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策略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9, 000(019):18.
[6] 謝綺荷.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滲透路徑研究[J]. 體育風尚, 2020, 000(002):P.295-295.
(湛江市二中海東小學?廣東?湛江?52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