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智恒

摘要:隨著教和學的關系不斷變化發展,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地理意識,使學生對地圖進行深入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地理水平,在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滿足對學生們地理學習的要求,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將自身的教學重點放在對教材內容的講述上,這導致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當中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不利于素質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階段;以圖導學;教學模式
引言:
在新課改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不僅要關注地理知識的講授,同時也要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當中提高地理知識,尤其是讀圖用圖的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采取以圖導學的方法,能夠令初中地理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構建更加高效的理論框架,不斷促進新課程改革工作的發展。以圖導圖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將學生們當作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以實踐為指導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理論,在教學內容發展的過程中,應用地理圖片能夠幫助學生們夯實地理基礎,解決在地理教學過程當中的實踐問題,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當中的需求。
一、初中地理中以圖導學教學方法應用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會發現地理這門學科的抽象性比較強,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選擇合適的方法,那么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在傳統地理教學過程,教師往往對于理論知識更加的重視,而忽略了融入地理學科的沖向性,沒有發揮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觀能動性,導致教學的效率得不到提高。但是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生動形象的圖片,能夠讓學生們對地理知識有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規律進行總結和探索,在這種情況下,既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也能夠使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充滿了興趣[1]。
(二)拓展學生們的視野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拓展自身的視野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階段進行地理學科的教學是學生們學習的必經之路,在上初中之前,很多學生對地理知識了解的非常少,由于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受到教材的局限,而采用以圖導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們觀察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的風土人情和習俗,了解我國廣闊的疆域以及世界的結構,通過這種圖片展示的方式,能夠令初中學生們的視野得到開拓,不斷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階段的地理教育應該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自身的教育目標,因此,作為初中地理教師一定要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自身地理教學的重點,在進行地理教學時,采用以圖導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根據地理圖像進行地理信息的分析,將地理這門學科當中的知識與生活當中的現象進行關聯,強化學生們識圖的能力,強化學生對于信息的獲取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看地理圖片,通過實踐與思考,幫助學生在學習地理過程中真正實現全面發展。
二、初中地理以圖導學的教學策略
(一)利用教材當中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地理情景
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可創設學習的節點,適當點撥;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們的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導入相關圖表資料,引導學生們進入地理情境。因此,合理的利用圖片,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所學習的知識結合,讓學生通過圖片進入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景內,從而使枯燥的地理知識以一個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望[2]。例如:我們講解“長江”一節時,除可運用《長江之歌》激發主題,贊美祖國山河外,講到長江水系支流眾多的特點時,可參照課文(地圖冊)找出其主要支流,如果教師可以導出“長江水系示意簡圖”(如下圖)。
那么,學生對長江主流及各支流不僅能一目了然,容易記憶,更能很快地找出其上、中、下游段的劃分,也能迅速掌握各河段的特征。這樣,相對課本上大篇幅的描述,效果尤佳。
(二)合理選擇教材之外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高學習興趣
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以圖導學的方式要求教師不僅要對教材理念的圖片進行一個更好的探索,也需要對教材之外的圖片進行整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如在講授“中國的鐵路交通”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加入鐵路沿線相關“名勝古跡”的圖片,也可以播放“青藏鐵路建設的背景和過程”等,提高學生利用圖片進行學習探究活動的興趣,在這一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合作與交流活動,學生們的分析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提高,通過合理選擇教材之外的圖片,能夠讓學生的學業得到拓展,視野得到開闊。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能夠獨立解決在地理學習過程當中的問題,提升地理學科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們的學習效果。
在學習氣候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選擇不同溫度帶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對比,找到不同的氣候類型,不同溫度帶的景色和特點的區別,進而對溫度帶有更好的認識。
(三)利用地理圖片夯實學生們所學的地理知識
地理教學著重以圖片與文字為基礎。因此,在講授過程中,可以利用圖片進行地理知識的夯實,通過圖片,加強知識的鞏固與復習,學生在掌握地理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對圖片有一個更深的把握,地理圖片形式多樣,在地理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選擇圖片,幫助學生夯實在課堂上所學習的地理知識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有關經緯度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用地球的整體圖片讓學生們感知地理知識,利用教材中的圖片為學生們展示地理知識。
三、結束語
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以圖導學的模式,能鼓勵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當中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得以調動,提升地理教學的效率和教學效果,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時可恰到好處的結合地理學科的特征,用以圖導學的方式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的熱情得以調動,起到“無聲勝有聲”的作用。同時,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究,夯實所學的地理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利用地理圖片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促進初中地理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邱青. 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思考[J]. 天津教育, 2020, 000(004):103-104.
[2]潘貴珍. 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初探[J]. 試題與研究:高考版, 2019, 000(033):P.135-135.
(廣州市白云區竹料第一中學?廣東?廣州?51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