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明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特定情境中閱讀課文,理解重點難點,產生深刻記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強化情境,以生為本,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語文教育獨具特色,閱讀教學工作也將走向新的成功?;诖耍疚奶匾夥治隽诵W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合理運用,希望能為其他語文教師更好地優化教學設計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教學法;運用分析;對策研究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重新構建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模式,創新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來滿足不同學生的認知需求,使他們愛上閱讀、主動學習,順利實現個性化的發展目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實施情境教學法,進行生活化情境、直觀化情境、多媒體情境的有效創設,小學生主動閱讀的熱情高漲,語文思維更加活躍,將在后續的學習活動中更好地表現自己,學科成績隨之進步,視野范圍隨之開闊,一舉多得。筆者就此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1、導入環節的情境創設
課堂導入環節進行有效情境的創設,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語文教師應該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直接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變得集中,進入理想的學習狀態。課堂導入環節創設了教學情境,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及教學任務的完成可以變得異常順利。語文教師對此做出充足的準備,善于搜集豐富的素材,將為小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提供強大助力[1]。如教授《鯨》一課時,建議教師這樣導入:前幾天動物王國里舉行了一場比賽:比比誰最大?鯨也來參加了,它剛剛從課文《鯨》中學到了一些介紹自己的說明方法,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向評委來推薦自己的吧!同時給學生們播放鯨的圖片,播放圖片的時候還可以配上大海的聲音。教師創設出相關的情境,帶領學生走進鯨的世界,并且給學生以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圖片,讓學生在感嘆鯨之大的同時走進《鯨》一文。從而使他們在情境的引導下主動發現:要想使自己的觀點有說服力,運用一定的說明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運用不同的說明方法,把鯨“大”的特點表達得具體生動,讓我們真正體會到鯨真是太大了。
2、構建直觀的閱讀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一個通病,就是不能很好地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即使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時間也非常短,很容易走神,這就使得其在閱讀的過程中無法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思考。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有效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直觀化的閱讀情境,將文章中的故事情節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相應的畫面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借助這樣的畫面,就能激發起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并以教師所創設出來的圖畫為基礎探索相關的文本知識,從而豐富自身的閱讀體驗[2]。如教學《太空生活趣事多》時,由于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對于文本中所描述的在太空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學生根本無法理解。因此,教師就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體手段,將文章中所提到的趣事進行直觀的展示,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思索,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比如文章中所提到的,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宇航員在睡覺時必須將自己綁在袋子里,走路的時候要穿著那些帶鉤子的鞋,甚至連洗澡也不能和我們在地球上一樣,要使用特殊的沐浴器。由于這些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就會感到十分好奇,被這些內容所吸引,從而聚精會神地觀看這些畫面,以此為基礎來探究文章內容,就能夠對文本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質量,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在太空中會發生哪些趣事,從而理解宇航員的不容易。
3、實施生活情境教學法
語文閱讀教學范圍非常廣泛,它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實施情境教學,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如學習《大自然的聲音》時,文章所描繪的情境和內容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所體驗到,那么,學生就能從課堂中逃離出來,親自去現實生活中體驗文章所描述的內容,讓學生把現實生活與文章內容相結合起來,就能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有效地調動學生對閱讀文章內容的興趣,這樣的情境教學會讓學生更清晰真切地體會到語文閱讀的樂趣。
4、運用互聯網+教學手段
小學語文教師可將興趣和教學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如利用語文情境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語文角色,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識,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所在。也可以通過繪圖的形式,將每個語文模塊的知識體系整理出來[3]。如教學“神話故事”單元時,為了加強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在理解神話故事的體系之前,教師可用“互聯網+”的手段,或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在課下觀看一些神話故事影視資料,像是《精衛填?!贰侗P古開天地》等神話故事,做好對于這一模塊的課前導入,讓學生主動預習一些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性和主動性,構建自己的預習知識體系。教師通過呈現一定的教學材料,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結構與新的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循序漸進地引導知識的自然過渡,適當的引導性材料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學習更有效,更容易保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圖文資料,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核心概念,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專業素養,同時,教師也應做好指導工作,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價,在活動中老師還要控制好課堂秩序,保證活動的科學性。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情境的有效創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既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他們的語文思維,還可以使學生真正熱愛閱讀、熱愛語文,更好地實現個性化發展目標。因此,語文教師必須通過情境教學,幫助小學生學好知識、學以致用、全面發展,促使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最終成為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韓曉峰.小學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20(01)99-100.
[2]曲優良.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9(08)75-76.
[3]李朝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實施對策[J].長江叢刊,2019(22)44-45.
(廣西省欽州市靈山縣檀圩鎮見田小學?5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