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艷
摘要:在不斷改革的過程中,教育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從而更好地發揮了價值。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政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適應新的教育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在數學領域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204
教育是一個雙向配合的過程,教育過程中,不僅僅是老師對學生進行教導,還需要學生能夠吸收老師傳授的知識。因此,若想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性,需要老師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技巧,為了讓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還需要老師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開展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以此達到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教學目的。
1轉變教學觀念
進行新課程改革的第一步就應對以往傳統的教育觀念進行轉變,只有摒棄了那些傳統的教學觀念,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新課標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當中,一般采取學生分數至上的教育模式,學校的教學目的往往只有一個,即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
教師上課采取填鴨式的方法將知識僵硬地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死記硬背這些知識.教師對于這種填鴨式教學也會感到疲憊,并且課堂教學的氛圍也總是十分的壓抑,讓學生提不起積極主動學習的興趣.而進行新課標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局面,引導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我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和改革下,我們需要進一步扭轉課堂教學局面,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加強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綜合學習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同時,作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指引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學習,體驗自己思考獲得知識的那種快樂,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2加強學生練習,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
教學反饋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習表現、探究結果給予的一種評價和總結,是一種積極的動機導向,可以激發學生產生新的學習動力和欲望,提高學生自信心,也可以讓學生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審視自己的表現,查看自己的學習進度,以及最后的學習成效等。教學反饋可以激發學生產生新的學習動力,對學生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反饋,讓學生看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教師也可以通過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或者語言肯定和表揚學生作為反饋,讓學生正確審視自己的錯誤,及時改進,提高學生的上進心。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督促、提醒,讓學生及時看到自己的學習進度,保持一定的解題節奏,高效率、高質量的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保持專注力。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知識消化和利用情況利用課后小測驗和課堂小測驗進行教學反饋,將學生思考方式、學習效率、知識點的擅長點和不足之處都容納進測試之中,促進不同學生共同進步。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隨時保持反思,通過及時的反饋讓學生主動嘗試、探索,逐漸提高自學能力和水平。
3突出多元化教學評價
教師要降低對筆試成績的依賴,給學生更加客觀公正的評價,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掌握自己學習的真實情況,教師也可以從中分析自己的教學手段,是否科學有效,是否符合學生的基本學情,鼓勵學生勇于突破困難,敢于挑戰前方的瓶頸,消除消極的學習情緒。對于那些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來講,教師不應當給予批評或者是責罵,而是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熱情,給予他們鼓勵,并及時的點撥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豁然開朗之感。例如,在學習與平面的基本性質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情景,小明的父親是一名木匠,他經常觀察爸爸工作,發現爸爸經常用一把直尺來檢查桌面是否平?那么小明的爸爸為什么要這么做?如何根據一條直線上的兩個點在同一個平面內,來判斷這條直線就在該平面內?
4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數學教學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老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數學教學。例如,在講《集合論》這章的內容時,老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能夠更直觀的理解集合論中的各種性質,并通過不同的提問方式與分組方法讓學生理解集合論中的互異性與無序性。
老師也可以使用實踐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有更深刻的學習印象。例如,在講解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的時候,老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充足的學習素材,根據余弦定理與正弦定理的特性,針對設計相關問題事例,然后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學習素材使用正弦余弦定理不斷進行推理計算,發現其中的規律,理解性記憶其公式,就算忘記了,也可以通過老師講解的例子推理出正確的公式內容。
5結合信息技術以增強教學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學科的教學方法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和有效改進教學方法是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教學理念。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結合信息技術,并利用微課堂、多媒體等渠道開辟數學教學的新局面。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增強教學效果,為學生帶來完美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課程時,為了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演示"剪切,修補和拼接"的過程,以便學生以動畫形式證明勾股定理。然后,為了擴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了解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勾股定理的理解,可以介紹一個微型課程視頻,向學生介紹勾股定理。該視頻介紹了證明勾股定理的多種方法,并附有生動的圖片,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聽課的效果。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適當結合信息技術是創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課堂仍舊存在理念落后,方法單一等問題,這些都是阻礙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因素,正因為如此,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才顯得更加迫在眉睫。本文通過以上這幾個角度,論述了提高高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充分結合了高中數學教學的相關內容,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楊忠強. 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173.
[2]戶燕. 論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教育教學論壇,2014(07):133-134.
四川省鹽源縣中學校 四川 涼山 6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