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冉靜 余麗萍
摘要:目的:通過對重癥天皰瘡患者進行藥浴治療的臨床觀察,探討重癥天皰瘡患者的臨床特點及有效護理對策。方法:對我科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4例重癥天皰瘡患者實施藥浴治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通過對以上患者實施藥浴治療、責任制整體護理后,患者均治愈出院,無并發癥發生而致死亡。結論:對重癥天皰瘡患者住院期間實施有效的藥浴治療、心理護理、精心的創面護理、嚴密的保護性隔離、合理的飲食指導和健康教育,加強綜合護理對控制患者病情,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獲得康復,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天皰瘡;藥浴治療;臨床觀察;護理對
天皰瘡是一組由表皮細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皰性皮膚病。特點是在皮膚及黏膜上出現松弛性水皰或大皰,皰易破呈糜爛面,棘細胞松解征陽性。重癥患者可因并發感染、敗血癥而危及生命,而繼發感染、出現激素副反應或全身衰竭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1]。我科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治重癥天皰瘡患者74例,經精心治療和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析了74例重癥天皰瘡患者,其中女42例,男30例,年齡25~81歲。主要表現全身及口腔黏膜可見大小不等的水皰、大皰,伴糜爛、結痂、疼痛,其中有40例皮疹面積達到30%以上,15例皮疹面積達50%以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5例,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有10例,合并其他內科疾病的5例。患者入院時均由于水皰破潰或在院外用藥不當繼發感染伴有難聞的腐臭味Nikolsky征(即尼氏征)陽性。均經皮膚組織病理、直接免疫熒光或間接免疫熒光檢查天皰瘡抗體陽性,確診為天皰瘡。
1.2 方法
入院后均及時予以糖皮質激素靜脈輸注,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皮損的面積遵醫囑予以1:9000的高錳酸鉀藥浴治療﹑加用免疫抑制劑、抗感染、控制血糖、血壓,給予免疫球蛋白靜滴10g~20g/天等綜合治療。并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精心的創面護理、嚴密的保護性隔離、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合理的飲食指導和健康教育。
1.2.1 皮損護理:①清創:大多數患者入院時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臭味,而且大部分皮損上覆蓋有不明藥痂,入院后一般采用藥浴浸泡:即將一次性塑料薄膜袋套在橢圓形木桶上,用1:9000高錳酸鉀溶液(用溫開水配制)倒入桶中,水量以患者將整個身體泡入其中,不超過胸前區為準,水溫35~40℃,讓患者進行藥浴,藥浴時間為15~20min為宜。在此期間責任護士將患者腐肉或藥痂去除,清洗創面,對直徑>1cm的水皰,如果皰液混濁,或位于身體長期受壓部位的大皰,則應按照無菌技術原則消毒后,使用無菌注射器沿皰壁下緣將皰液抽凈,抽液時應盡量保持皰壁完整,以減少感染[2]。對頭部有皮損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用無菌剪刀剪去皮損部位的毛發,后用上述清創液進行清創,如果無明顯滲出,用復方紫草油(本院自制)外抹,促進創面的收斂。冬天清創時應使用取暖燈,防止患者受涼,并由2名醫護人員同時操作,盡量縮短清創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②貼敷療法:清創后,遵醫囑用1:2000小檗堿無菌紗布一層與皮損大小緊貼于皮損,若皮損部位無滲出,紗布干燥并緊貼于皮損,直至愈合,自然脫落。若有滲出,紗布會與皮損脫離,清創后再遵醫囑用1:2000小檗堿無菌紗布一層貼敷,直至皮疹愈合自然脫落。皮損愈合期一般為2~3周。對糜爛、滲液及膿性分泌物多的皮損進行濕敷清創:即用0.1%依沙吖啶溶液浸濕無菌紗布6~8層緊貼于患處(紗布以不滴水為度)20min,每天濕敷3~5次。③涂藥法:部分皮損上覆蓋厚層藥痂,短時間內無法清創或部分干涸結痂皮損,用凡士林或紫丙冬青油膏外涂,將厚痂軟化并使其脫落,同時能使創面收斂,減少滲出。
1.2.2 口腔護理:對口腔糜爛患者每日3次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口腔黏膜,注意動作要輕柔,同時觀察口腔糜爛的部位、大小、有無膿點或白膜及有無念珠菌或真菌感染。如有念珠菌或真菌感染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并根據分泌物培養結果遵醫囑選擇漱口液,鼓勵患者多飲水,以起到口腔自潔的作用。
1.2.3 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防止繼發感染是保證重癥天皰瘡患者康復的基本措施。天皰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水皰易于破潰,繼發感染,加上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誘發繼發感染。因此要限制人員的探視,將患者安置于單人病房,醫護人員進入病房要戴好口罩、帽子,各種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發生醫源性感染;病房空氣每日消毒,60分鐘/次;地面、床頭柜、病床每天用含氯(500 mg/L)消毒液擦拭;保持床單元的清潔、干燥。
1.2.4 飲食指導:向患者家屬講解營養的重要性,因皮損面積大,滲出多,致蛋白質的丟失,因此,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多種維生素、低脂、低糖、低鹽、少量多餐易消化飲食,避免進食辛辣、酸冷等帶有刺激性的食物,如濃茶、咖啡、酒類等。如口腔黏膜受損,飲食應從流質、半流質逐步過渡到普食,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必要時靜脈補充營養及水分。
1.2.5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及家屬堅持正規治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囑患者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特別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千萬不能因病情好轉而自行減藥、停藥,以致病情反復。告知患者皮膚瘙癢時,不可搔抓、搓、擦,可適當外用潤膚及止癢藥,指導患者出院后應酌情選擇合適的運動方法,避開人多的公共場所,以免交叉感染,并叮囑患者按時復診。同時指導家屬督促、提醒患者,共同參與疾病管理。
1.2.6 心理護理:由于皮膚大面積的水皰破潰使許多患者在心理上出現沉重的思想負擔和壓力,甚至出現絕望厭世的想法。因此,我們在做好基礎護理的同時,還需耐心細致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講清病情發生、發展以及病愈后的情況。不能因為患者身上帶有難聞氣味而遠離他們,采用鼓勵、對比、開導、安慰等方法,幫助患者從自卑的心境中解脫出,同時要求患者家屬參與進來,給患者以精神支持,在生活上給予充分的關心和照顧,用他們的親情與醫療護理相結合,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和對病痛的憂慮,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2結果
對74例重癥天皰瘡患者住院期間實施有效的藥浴治療、心理護理、精心的創面護理、嚴密的保護性隔離、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合理的飲食指導和健康教育,從而預防或控制各類感染的發生,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獲得康復。
3討論
天皰瘡大多伴有大面積皮膚剝脫,容易并發感染,病死率較高,糖皮質激素用于治療該病以來,其病死率較以前明顯下降[3]。然而應用激素可誘發高血壓、高血糖、電解質紊亂、繼發真菌感染、消化性潰瘍,低血鉀、精神神經癥狀等不良反應。所以加強病情觀察、預防創面感染是天皰瘡患者護理的關鍵,也是提高療效,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障[4]。在護理方面患者經正確的清創、藥浴,祛除天皰瘡患者皮損表面的分泌物、血痂、偽膜,達到預防感染的作用;對糜爛、滲液及膿性分泌物多的皮損進行濕敷清創,能起到止痛、收斂消炎、吸附分泌物、縮短滲出期的作用。采用貼敷療法貼敷,能保護皮損,減輕疼痛、患者易于接受。在患者住院期間,實施了有效的心理護理、精心的創面護理、嚴密的保護性隔離、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合理的飲食指導和健康教育,從而預防或控制了各類感染的發生,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獲得康復。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增強用藥的依從性,確保療效,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為今后的護理工作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經驗。
參考文獻
[1]申屠紅英.重癥天皰瘡患者的護理體會[J].大家健康,2015,9(9):206.
[2]張晞,王嶺梅.濕性愈合理論及新型敷料在重癥大皰性類天皰瘡的護理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431-432.
[3]潘玉梅,孫家萍,封常霞.重癥尋常型天皰瘡繼發皮膚細菌感染的護理體會[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4,30:306-307.
[4]宋燕萍.42例天皰瘡患者的綜合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4,17:123-124.
[5]梁五愛,朱曉虹,黃燕貞等.一例重癥尋常型天皰瘡患者的護理[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7):866-869.1B7CB290-21F6-4747-A092-4D6A15BB37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