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小偉
摘 ?要:在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只關注基礎理論知識的講授,所以學生在課程教學階段很難認識到生命的真正意義,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因此在現代教育革新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找準生物與生命之間是否存在特定的關聯,讓學生在生物學習階段能夠掌握更多與生命教育理論有關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生物學科視野,由此,本文談談生命教育在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滲入。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1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087-02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Permeating Life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QI Xiaowei ?(Caiji junior high school,Sucheng District,Suqian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process,most teachers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refore,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and they are not very interested in studying biology. Therefore,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education innovation,teachers need to find out whether there is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y and life,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more knowledge related to life education theories during the biological learning stage,and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in biology. Therefore,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effective penetr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Biology teaching;Life education
對于大多數初中教師而言,在教學中主要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可以順利地通過考試,所以教師每天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不同的理論知識點,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概念知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完全沒有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學生們在學習了一些基礎的知識之后,很難合理地進行應用。因此,為了進一步保障當前的教育質量,教師需要讓學生正確地認識生命、守護生命。
1.生命教育概念及重要性論析
生命教育強調了生命的來源以及人從生到死這一過程之間的問題。在學習這一理論時,我們知道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不同的生命活動,我們只有重視每一次的生命活動,才能夠找準“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實現生命的價值。在現代社會快速進步的背景下,教師發現青少年開始追求物質,每天只重視物質的享受,而沒有找準自己生活的意義。還有些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想法極端,選擇極端的方式來解決,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們沒有珍愛生命,也不理解生命的意義,甚至不知道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發展之間的重要性。因此,為了守護學生健康成長,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大力倡導生命教育的展開。生命教育的基礎內容是讓學生們學會愛惜自己的生命,只有自身存活于世,才能夠進一步創造更大的價值。
2.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研究
基于生命教育對學生成長發展所產生的重要性,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開始積極地滲透生命教育。但經過觀察發現,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一些教師在滲透生命教育時大多會采用理論灌輸的方式,他們會反復地為學生們強調生命的重要性,讓學生們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會產生明顯的厭倦心理,他們很難被教師所講授的這些理論知識所吸引,在這種情形下,會導致大多數學生們仍然無法了解到生命教育的真諦,也無法增強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導致當前的教育狀況不甚理想。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對于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高,他們認為生物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他們仍然會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重點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會下意識地忽視生命教育的展開,沒有合理地引導學生們。所以在教師的這種觀念影響下,無法進一步展現生命教育的價值,也無法讓學生們真正地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內涵。
3.如何在生物教學中有效滲透生命教育,提升教育質量
由以上可見,雖然近年來生命教育得到了重視,但是教師在具體的實踐階段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導致當前的教學狀況不夠理想。所以在現代化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立足于自己在滲透生命教育時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地分析,尋求合適的滲透策略,以保證當前的課堂教學質量。
(1)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可能生物教師會采用理論灌輸的模式,幫助學生們了解生命教育概念,但實際上這種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們對教學產生反感和排斥,因此,當前教師在滲透生命教育內容時可以選擇更多新穎的技術手段。比如,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出現了一些新興的互聯網技術,那么教師如果在教學中能夠將互聯網技術運用于其中,就能夠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深化學生的學科認知。大多數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少會了解到生命的由來,所以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會尊重生命,也不會熱愛生命。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階段,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加快速地了解到生命教育這一概念,教師需要先幫助學生們認識生命。比如,在初中教學中,學生們會學習到“生物圈的人”這一單元,這一單元的前兩節里面講解了“人的由來”以及“人的起源和發展”,那么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需要選擇更多詳細的影像資料來幫助學生們了解到人類演變的特征。如在分析“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類是從猿逐漸開始進化的”等概念時,教師可以先導入一個小視頻,在小視頻里面詳細地論述了人類的進化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們認識到生命的進化特征,讓學生們能夠正確地了解到生命的誕生和發展,感受生命的來之不易。在完成了視頻內容的引入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圖片展示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圖片,讓學生們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能夠對這些不同類型的生物有更加感性的認知,增強他們尊重生命的意識。通過圖片、視頻等技術手段輔助,可以讓學生們更加快速地了解到生命的誕生和發展,讓學生們能夠了解到生命的不易,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會讓學生們在生活中更加主動地去關懷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尊重生命。
(2)轉換理論灌輸模式,開展實地探究活動
理論灌輸的教學模式在現下的初中生物課堂中仍比較常見,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升學考試的壓力,教師們會更加傾向于利用“理論灌輸”方式向學生教授更多內容,部分教師甚至會認為開展新型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方式會浪費課堂的時間。這些教師的觀點和教學做法是不利于學生理解課程內涵,在生物教學活動中體味生命意義的。從滲透生命教育的角度來看,對于大多數生物教師而言,在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就是為學生們講解一些基礎的概念。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根本不會耗費時間帶領學生們展開實踐探究。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們對生命教育的了解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無法了解到生命教育的具體意義。因此,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們切身實際地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不同生命,體會生活中的美好,在當前的生物教學階段,教師還應該設置相應的實踐探究活動,讓學生們在學習了書本知識之后去進行實地考察。對比以往的教學實踐活動來看,以前學生在認識生物多樣性時,往往是根據教師給予的材料來進行的。但是不論是圖片還是視頻模式的材料展示,學生透過二維材料對生物多樣化的認識仍是刻板的。在部分學生的認知里,各類生物甚至不過是一個個名稱和圖象的簡單組合,在此情況下,由于他們對生物存在的真實度感知非常有限,他們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理解也就變得十分有限了。利用實地探究實踐的方法,學生可以見到更多真實存在在三維世界的生物,各類生物在學生印象里將不再是呆板的書本信息,而是真實存活的獨立個體。這些必要的實踐探究活動會對學生理解生物知識產生重要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充分地去了解大自然中所存在的不同生物,進一步深化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在學習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這一單元之后,學生們在第一章節中會學習到“動物的不同類群”,如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等,那么在學習了這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到野生動物園進行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親身看到不同的動物類群,在這種情形下,可以加深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在學生們參與實踐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有些珍稀動物在世界上的所存數量并不多,那么學生們在親身見識了動物的可愛之后,他們會產生一種惻隱之心,會下意識地想要保護這些動物,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可以讓學生們進一步學會尊重生命。同時在這一實地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僅僅只是讓學生們充當游客的角色去欣賞動物,在具體的實踐階段,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們進行分類,如在課堂上講述了動物類群,也分析了不同動物之間的差異,那么在具體的實地探究階段,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們對自己所見過的不同動物進行分類,讓學生們能夠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感受不同生命的美好,愿意去保護不同生物,與自然和諧相處。
(3)合理選擇生活例子,理解生命教育意義
教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現實生活。合理選擇生活中例子進行教學活動是培養實用性人才的常用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利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例子作為教學材料,是將理論引入現實的一種有效方式。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會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科知識的實用性,比如,教師在講解了一些概念之后,告訴學生可以運用自己所學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教師講解的重點通常在概念的功能性上,向學生展示概念是具有“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這一能力的。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卻沒有運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來幫助學生們理解概念。也就是說,教師僅僅向學生展示了生物概念具有解決問題的這一功能性,卻沒有向學生提示這些功能在實際生活中該如何具體操作。所以就當前的教學過程來看,為了在突出教學的實用性的同時,讓學生可以真正把知識運用于生活,教師可以利用生活教育的理念展開教學。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向學生講解生物知識是如何被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把講授的重點放在知識應用的實際操作層面。通過生活化實例的講解,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生命教育的真實意義,讓學生們具備更加強烈的生命意識。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的滲透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時期下,教師在生物教學階段需要以生命教育內容作為核心要點,讓學生明白生命教育和生物學科是無法分割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展開對生命教育的研究,讓學生對生命予以尊重。
參考文獻
[1]邢玉玲.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與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42):1-1
[2]周云芽. 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與研究[J].數碼設計,2017. v.6(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