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津津
摘 ?要:新課改下,教師要帶著學生充分掌握問題解決的方法,意識到問題解決的使用技巧,體會到問題解決方法的廣泛運用,從而形成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法。小學數學教師要推行新課改的理念,探索出適用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們提供問題解決的技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114-02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blem solving" teaching strateg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AI Jinjin ?(Huotian Xilin primary school,Yunxiao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eachers should take students to fully grasp the problem-solving methods,realize the use of problem-solving skills,and realize the extensive use of problem-solving methods,so as to form correct problem-solving metho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explore teaching strategies suitable for students' learning,provide students with problem-solving skills,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Problem solving;Teaching strategy
新課標中指出,教師要培養學生從數學角度發現并且提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應該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點解決生活當中所碰到的問題,進而增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這樣一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目標。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經過解題獲取正確答案,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由此,下面將具體探討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
1.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
傳統的教師們評價學生的學習都只是從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情況出發,未能充分對學生的其他方面進行重視?,F如今所提倡的教育是推動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成為了比較重點的問題,也變成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能力對學生來說非常關鍵,現如今不再一味地關注一個人的學歷,而是要看一個人的能力。數學是一門較難的科目,如果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那么將會讓學生更加輕松的學習數學知識。新課標背景下提出問題解決法,問題解決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觀察能力,還能讓學生在溝通與解決問題方面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樣一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成為了較為關鍵的事情。
2.小學數學問題解決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們過分依靠教材內容,在課堂教學當中所提問的問題也一直與教材相聯系,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學模式單調,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
(2)教學過程傳統化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師未能真正意識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意義,始終沿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與學生之間并未展開深刻的合作。在這個背景下,學生無法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對解決數學問題缺乏主動性,也不能正常展開數學教學活動。
(3)缺乏師生互動
當今時代下,推行“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始終緊緊圍繞學生們的發展需求展開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有效的互動教學良好的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真正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主動性??赡壳暗拇蟛糠中W數學教師無法深入展開互動教學,無法良好掌握互動教學的技巧,造成教學效果并不樂觀。
3.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出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化的情境當中意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從而不斷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良好的運用多媒體或者實物演示的方式,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激起探索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欲望,容易被一些新鮮事物所吸引,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有針對性的展開引導。例如,教師能夠給學生們創設出具有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小夏每一個小時騎自行車十五千米,從家到學校距離3千米,那么小夏騎自行車到學校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解決時間問題,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速度、路程以及時間的關系,精準的意識到速度與路程的差距。教師通過運用生活化的案例,創設出問題情境,讓學生可以在這種教學形式下進行問題解決,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2)搭建學習平臺探究問題解決
新課改的最大特點是需要學生親自經歷思考,經過合作、交流以及探究的方式展開學習,在整個的學習當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更加歡迎新課改,在新課改當中獲得進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真正意識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進而增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要有意構建起問題解決的平臺,充分運用這一平臺來完成學生的訓練,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講解小學數學“四則運算”的內容時,我們會了解到學生會從自己的實際生活與學習經驗出發,從多個角度獲取多種問題解決的方法。這時,若是教師未能給學生們建立起交流學習的平臺,那么小學生會糾結于哪一種方法是正確的,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深入進行合作探究。相反,若是我們在這時有機會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們表達出哪一個學生計算的更加巧妙,更加便捷。這時,學生們就能夠在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當中找到他人的優點,學習他人的計算方法,從而更好的彌補自己解決問題的不足,糾正自己在學習中產生的不正確的認識,加深學生的印象。
(3)培養問題意識啟發探究欲望
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上課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將課堂的教學時間運用好,綜合教材內容,科學合理設置教學方案,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到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來,樹立起學生的問題意識,促使學生更深入的對數學內容進行思考。例如,教師在介紹小學數學《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的內容時,能夠為學生傳授如下的兩種學習方法:找到問題與提問的方式。找到問題的方式有下面兩種:第一,從源頭上開始找,直角、銳角和鈍角有什么區別等問題;第二,從知識點中找。如果學生無法理解某一個知識點,無法講述清楚或者不能完整講述。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提問,如“直角、銳角以及鈍角中,角的大小與邊長的關系是什么?”提問的方法有如下的兩種:一是反問法。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教師所介紹的內容,從反向進行提問,包括:“所有的直角度數都相同嗎?”二是聯系實際法。根據某一個知識點,經過發現以及探究實際生活當中的某一個現象展開提問。“節假日,我們到商場去玩,商場的門的拉合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角度,那么同學們經過仔細觀察,看看商場的門的不同拉合程度所對應的都是什么角呢?”最后,經過教師的指導發現會出現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不同類型的角。
(4)發揮聯想培養問題解決思維
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屬于一種十分關鍵的思維模式,能夠讓學生理解有關概念,獲得新的認識。通過學生的聯想,開拓思維,巧妙運用問題解決。通過聯想,營造出逼真的氛圍,將相關的信息進行結合,探索出問題解決的良好方法。例如,教師為學生們介紹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知識點時,教師能夠讓學生們閉上眼睛聯想與想象,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四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構成一個長方形,聯想這幾個三角形還能如何進行組合?有的學生們會提出“將兩個小三角形的長邊進行重合,組合為一個小正方形,另外兩個三角形也是如此,計算正方形面積”。還有的學生說“將正方形沿著對角線分成兩個小三角形,將它們連接為一個長方形”;將四個小三角形聯想為一個大長方形,計算長方形面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適當引導學生聯想,利用學生活躍的思維,將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進行聯系,經過良好的轉化順利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良好思維。
(5)布置習題加強學生解題能力
一節小學數學課堂當中新課知識屬于重點,練習題才是一堂課當中的精華。大部分教師都會忽略練習這個環節,大多數的教師只是按照教材進行教學,讓學生做一做課后的練習題,做完一道練習題講解一道。然而大部分的數學教材當中的練習題都是比較基礎的題型,與教材當中的例題形式大概相同。面對這種形式的練習題,學生不用多加思考,只需要對例題當中所使用的方法進行套用就能夠理解解決問題。從而能夠極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短短的課堂教學時間里,精心設計好每一道練習題,通過靈活的練習題來發散學生思維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需要重視設計出逆向思維練習題。一般來說,平時教學中教師重視培養出學生的多種順向思維,忽視學生的逆向思維,長此以往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這樣一來,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經過精心設計練習題的方式來順利解決這個問題,順利培養出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6)反思評價提升學生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中反思評價屬于最后的一個步驟,科學有效的評價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獲得更好的效果。解決問題作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表現,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實踐,才能形成良好的解決能力。學生要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從而歸納出優劣勢,為之后有效學習帶來指導。因而,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問題解決的評價,讓學生掌握好數學解題思路,不斷提高解題能力。例如,解決問題通常會經過如下四個環節:題意解讀、思考解題方法、嘗試進行解題、最終檢查驗證。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具體表現情況來提供針對性的指導看法。與此同時,學生作為探究的主體,還需要自我進行反思以及總結,這樣一來,才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評價反思的作用。師生一同面對解題當中的薄弱環節,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推動學生成長,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因此,教師要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帶領學生自由表達看法,為學生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打好基礎。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高度重視問題解決教學,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搭建學習平臺、培養問題意識、發揮聯想、布置習題、反思評價的有效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技巧。
參考文獻
[1]謝淑美.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0(01):34
[2]茍紅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9(22):80
[3]梁英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9(42):70-71
[4]梁佳正.創新教學,引導探索—論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J].才智,2019(28):150
[5]童楊楊.淺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6):69-70
[6]黃弼迅.淺談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50-151
[7]賈重陽.探討農村小學高年級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