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在小學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聽說讀寫作為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基礎培養途徑,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隨文練筆能夠有效地對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進行聯系,加深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能力。教師應當注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筆機會,讓學生在聯系中提升自身的讀寫能力,從而達到提升語文能力的最終目的。本文從隨筆練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入手,為隨文練筆的教學方案制定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隨文練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134-02
O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actice Teaching Research Driven By Writing Practice
CHEN jing ?(Moling Center Primary School,Jiangning District,Nanji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as a basic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writing practice with the text can effectively relate to the students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deepen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book.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writing,so that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in contact,so a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improving their language abilit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ssay practic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and provides some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plan of writing practice along with the text.
【keywords】By practicing writing;Primary school Chinese;Project teaching
小學階段是人生中對于知識積累的基礎階段 ,但是由于小學生特殊的年齡階段和生理、心理因素,造成小學生喜歡玩鬧,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因此教師需要走出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以科學有效的策略進行習作教學,教學的首要目標是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是整個小學教學當中極為重要的基礎語言類學科,習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當中的基礎,但是大部分教師設計的習作教學模式通常氣氛過于枯燥,導致學生無法沉浸在習作氛圍當中,學生無法從習作當中找到學習的趣味和魅力,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培養。隨文練習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完全的解決習作練習無法解決的問題,其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當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隨文練筆能夠對于課本中優美的詞句和寫作方式、經典的主體案例進行具體的應用練習。
1.隨文練筆在小學語文習作中的應用背景
(1)隨文練筆應用的意義。對于練筆,大多數的教師會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以掌握內容為前提進行操作。練筆的實踐不僅減小學生學習難度,還可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主要的作用如下:首先練筆能夠彌補基礎訓練活動中作文訓練量的匱乏,水文練筆的存在增加學生作文訓練量,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知識;其次練筆能夠強化文章作文手法,在教學之后,要求學生參與對應的模仿與寫作活動,使得學生深層次分析課文,強化學生閱讀質量;再次練筆能夠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對不同的事物進行練習,吸引學生注意力,逐步樹立學生觀察意識,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找到美妙之處,陶冶學生情操,加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最后練筆可給作文活動的進行提供準備,對于文本層面,教師關注引導學生練習與寫字,在基礎的寫作訓練中,作文和課文之間并不存在較大的關系,隨文練筆應用過程中,幫助學生把語文知識進行遷移,強化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2)隨文練筆表現形式。其一,填補空白。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諸多記敘文,涉及諸多的故事情節,教師可安排學生對情節內容加以補充。給予學生留下想象空間,促進學生整理語文知識,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其二,仿寫片段。語文教學中包含寫景的記敘文,以景色為主培養學生情感,教師引導學生仿寫優美的詞句,圍繞某個句式培養學生寫作思維,逐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通過師生之間的廣泛溝通與交流,教師動態掌握學生寫作情況,對學生書寫的內容進行針對性指導和完善,這樣學生及時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自覺擴展語文知識點,保證寫作內容更加具體與更加具備吸引力;其三,續寫故事。在隨文練筆過程中,教師給學生選擇文言文或者寓言故事,其中語言故事應該是簡短的形式,教師要求學生對對應內容加以續寫。比如《狐貍和烏鴉》文本教學,僅僅包含狐貍叼著肉跑掉的場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續寫烏鴉自身心理活動與行為假設,潛移默化的擴展學生語文知識面,訓練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2.隨文練筆在小學語文習作中的應用策略
(1)選擇能夠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主題內容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通常以教師主導的方式進行,對于學生的教學也大多為“灌輸式”,這種程度不僅缺少趣味性讓學生難以投入,同時也缺少靈活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因此,在隨文練筆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取向來選擇隨文練筆的主體,通過這種形式鼓勵學生參與隨文練筆的熱情,提升隨文練筆習作的效率。例如在課堂反響熱烈的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的組織隨文練筆,利用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的寫作練習記憶。
(2)設計過程需要結合教材中的關鍵知識點
隨文練筆的展開以及其核心內容,需要圍繞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是經過細心編排、層層篩選后編寫出來的,教師需要利用教材的工具性,發揮出教材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價值。在對于隨文練筆的內容進行設計時需要注意對于教材知識點的結合,同時需要在此基礎上結合課外的練習內容,讓學生能夠在充分掌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收獲拓展知識,通過練習優化自身的語文能力。教師在為學生講授教材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于故事進行續寫,以這種方式讓學生的隨文練筆效率有所提升。
(3)隨文練筆在小學語文習作中的基本原則
適度性原則指的是要對于隨文練筆的深度和難度有所把握,隨文練筆的內容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進行設計,內容過程要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的加深難度,讓學生能夠逐漸接受隨文練筆的內容。反饋性指的是教師需要學生隨文練筆的結果進行反饋,對于學生的不足及時給予意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語文寫作上的不足和需要進步的地方,推動學生語文能力的不斷提升,推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質量能夠不斷的進步。
3.隨文練筆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應用方式
(1)修辭練筆
小學課文當中能夠發現很多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例如比喻、夸張、擬人、排比、對比等方式,都是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修辭方法,教師需要將這些知識點從課文中提取出來并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并且對于修辭手法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講解,先根據不同的修辭內容進行專項內容的練筆,在掌握了多種修辭方法的使用能力后再進行綜合內容的練筆。
例如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中《大青樹下的小學》的一課中,課文中說到“這時候,窗外十分的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段內容中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將鳥兒、蝴蝶、樹枝比喻成人類,描寫他們正在聽學生們讀課文的場景,這種修辭方式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教師在進行此處內容的教學時,可以針對這段內容讓學生展開隨文練筆,為學生選定一個主題,讓其使用擬人的修辭方式進行練習,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練習給予評價和指導。
(2)寫作方法練筆
小學語文課本當中存在著很多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融合到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當中,通過閱讀讓學生學習這些技巧是閱讀本身最大的價值,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這些技巧方法之后,將其應用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提升學生練筆過程當中的有效性。
例如在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6課《秋天的雨》中,課文使用了對于場景的描寫技巧,將秋天的雨作為寫作的線索,串聯起了秋天里的諸多景物,描繪出了一個美麗、歡樂的秋天景象。課文整體的語言風格藝術化,抒情方式十分含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這種寫作風格進行模仿,開展針對性的技法練筆。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選取一個季節的景色作為主題內容,讓學生以模仿的方式進行寫作,完成一篇練習內容,通過隨文練筆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3)結構練筆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理解不同課文中的結構和文體的差異,課文從種類上氛圍記敘文、散文、抒情文、議論文等形式,不同的文體形式寫作風格和文章結構也不相同。教師在開展隨文練筆之前需要將不同文體在結構上的差異考慮進去,讓學生通過練筆的方式,最直接的理解到文章結構差異。
例如在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我家的小狗》的習作例文學習中,教師需要先為學生明確課文的類型為記敘文,然后帶領學生分析課文的結構,讓學生理解記敘文的結構特征,即需要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時間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生在明確了記敘文的寫作要素之后,進行隨文練筆,針對某一個特定的事件進行隨文練筆,教師在寫作過程中為學生進行指導,并進行分析評價,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記敘文的寫作結構。
(4)構思練筆
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在寫作之前,頭腦當中構思的能力,構思整篇文章的寫作類型,在紙上將內容做好提綱,為寫作做好充分的準備[8]。教師需要讓學生意識到,在動筆之前對于文章的構思,決定了文章的整體寫作思路和寫作水平。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帶領學生歸納文章中心思想,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習作者的寫作思路。
例如在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讀懂課文中每段內容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對于作者的寫作動機和中心思想進行梳理,然后理解文章的構思方式,理解作者的文章框架。教師指定隨寫內容進行訓練,通過寫作鍛煉學生的構思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4.結語
終上所述,小學語文進行隨文練筆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成長需要,對于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將隨文練筆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發揮出隨文練筆的教學價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寫作能力,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凱榕: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2020.17(25):71.
[2]李仁娟:妙筆生花—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隨文練筆淺析[J].語文課內外,2020(18):198.
[3]蔡海英:妙筆生花——淺析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隨文練筆[J].神州,2020(18):225.
[4]陳潔:隨文練筆,練出習作中的精彩 ——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J].語文課內外,2020(17):144.
[5]高揚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實效性提升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0(05):24.
[6]熊曉琴:小學中段語文單元整組教學中隨文小練筆的思考[J].考試周刊,2020(34):61-62.
[7]黃河,沈婕. 隨文練筆:統編版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讀寫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評論,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