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月萍
摘? 要:在新課改的時代浪潮中,我國教學方法正在不斷創新,如何實現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實際運用,是現代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闡述,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并對其具體運用方法進行了探討,旨在切實提高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6-0129-02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JIA Yueping? (Dongguan primary school,Huining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tid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eaching methods in our country are constantly innovating. How to realiz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eaching activities is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s,aiming a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China,cultivat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learning thinking,and giving full play to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Key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Mathematics teaching
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現代數學教學革新提供了方式方法,也對教學的價值、目標、內容及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應重視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推動作用,將其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有效工具,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我國當下小學數學教學普況
我國常規的小學數學教學課程設置因為傳統教學的影響,雖有改革但是還是難以跳脫,? 例如,知識點關聯模糊,教材知識點的難度水平無法衡量,學生的理解能力進步的速度不能很好匹配教程進度的時候,學生就無法將學習過程中課本知識與生活融會貫通,所以才會經常出現“翻書全會,合上就忘”的常見情況。學生如果對教材內容只存在于淺顯認知,這樣不僅沒有對數學知識內涵的理解,更無法達到應用中運用自如發揮的水平。教學方式存在著知識承載量有限的弊端,對于數學實際應用原理變化表現不透徹,學生的理解壁壘依然存在。
教學質量一直都是教育的難點,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興趣點相較于其他學科,本就研究較少,如果教師都不能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有所創新,那學生們的興趣點就更難調動起來。傳統應試教育的重點,往往專注于教材考點的解答,這是長時間的歷史遺留問題,同步存在的客觀情況就是大環境下課程目標的設定還是有繁重的教學任務的,長時間的堆填式教育,不僅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還容易出現討厭數學,放棄數學的偏科現象。其更壞的影響是,許多學生會失去對數學的客觀理解,以致于放棄了解其在未來生活、工作中的應用,這樣的惡性循環極大的影響了我國國民的整體數學素養。
2.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當下小學數學的核心教學任務,早已經從分數上轉移到實踐中。教師在課程中要積極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養成孩子們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學習數學自被動轉為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一定需要學校和教師的配合,例如,靈活運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展數學為主的其他學科為輔的多元化活動競賽,還可以利用信息化資源以增加課堂趣味性。教師也應當在和學生的日常交流溝通中,主動摸索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傾向,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練習,使數學練習層次化,從而達到強調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的目的
3.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重要運用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主體是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便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自主學習。但傳統應試教育使小學數學教學專注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一方面,小學數學是以圖形基礎、數量關系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在學生數字計算及抽象理論認知中存在一定枯燥性。另一方面,教師常以解題為主作為主要教學手段,但是一味地灌輸數學技巧以及得分知識點,不僅很難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滿足感,更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最終還容易造成學生對于數學的抗拒。數學教學工作主體是人,所以其關鍵是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多媒體技術在經濟發展快速的當下,靈活多變,可與數學深度結合的地方很多。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枯燥的定義講解轉化成動畫教學,利用圖像畫面演示增加互動式教學環節的比重。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加速引導學生完成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體系框架,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主性。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說拓寬了小學數學教學教案的可能性,形象化教學一直是學生直觀感受學科的強有力途徑,多媒體技術滿足了學生合乎年齡的學習需求。數學知識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大眾理解的分數,讓學生能夠自主構建數學思維模式,才是學好數學的奧秘。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初期就應該讓數學的思維性、創造性以及趣味性綜合在一起,激發學生自主構建數學思維,在反復的思維導圖的練習下,學生才能真正的做到融會貫通。
(2)探索形成過程。數學一直都是化抽象為具體,用具體解決抽象問題的學科。這樣的解決問題過程,其實需要學生,尤其是低年段的學生有較好的轉化能力,而傳統教育下
僅僅是釋義的知識講解方法,根本無法解決學生轉化中的實際困難,更不用說將數學運用到生活當中去。反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實體化”,通過具體的教學模式,將數學知識抽象化的形成過程演示出來。幫助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探索數學知識的應用意義,豐富數學學習經驗,并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提煉知識主體,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特征理解。
(3)攻克教學難點。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一定的數理基礎,認知能力與原理分析應用能力還有待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無法深入理解數學重難點的應用意義,缺乏對某件事物的正確思考判斷能力。小學數學教師要基于學生有限的理解分析能力,為學生構建引導式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數學知識中的重難點。數學的學習目的,是通過對某一現象的理化分析,探討其數學解決方法,實現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就目前教學情況而言,小學數學中所講解的數學知識或數學方法,大都是數學運算過程中的基礎知識鋪墊,如何降低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理解難度,攻克教學難點,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環節中的重大難題。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對于某一堂課、某一個知識點的講解教學,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目的性,且表達形式簡單,能夠幫助教師克服教學困難。在教學環節,模型展示直觀高效,對學生理解實際應用的問題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解答的過程中,學生能較快通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有效降低問題的理解難度上,模型展示能切實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進行“利用排水法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難點教學時,學生對于排水法這一陌生概念理解困難,難以發揮空間想象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利用排水法進行物體體積計算的過程做成動畫,配以文字講解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知識點含義。
(4)揭示定理關系。小學數學知識教學大綱中包含著各種數學性質,以及由數學基礎性質衍生出的數學定理。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更能探討不同數學定理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實現數學知識體系構造。小學數學定理教學環節,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定理成立的條件及其對應的結論,更要明白定理的由來及證明方法,分析與其相關的定理聯系及區別,實現數學知識系統化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發現與思考能力。
在現代化課堂教學改革浪潮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及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目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情境建立,通過動態手法展示數學知識,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魏世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分析[J].學周刊,2020(12):132-133
[2]張萬太.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2):147-148
[3]白光宇.教師視角下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0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