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以往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來看,教師采用的大都是單篇教學,體現出了一定的完整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以此來達到期望中的教學效果。但是從實際教學來看,單篇教學很難使學生產生聯想性思維,大大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整體教學相較于傳統的單篇教學來說具有難以替代的優勢,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切實培養學生的自讀和自學能力。因此本文從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教學的意義出發,對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進行策略性探索,以供交流和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2-0037-02
【本文著錄格式】蘇英燕.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探索[J].課外語文,2021,20(12):37-38.
對于初中生來說,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傳授,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并在學習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學生一般需要經過教師的講讀,學生本身的自讀以及課外閱讀的方式來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單元整體中的每一部分都有其本身獨特的作用,相較于單篇教學來說,單元整體教學涵蓋的知識面更廣,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意義
在教育不斷改革的前提下,初中語文課本教材內容也跟隨時代的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單元整體推進課教學指的是以單元整體教學為語文課堂教學導向,改變了以往單篇課堂教學的方式,這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從改編之后的初中語文教材知識內容來看,其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注重對學生的閱讀教學與寫作方法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引導的方式,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能夠將初中語文課堂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對教材內容知識進行完整性的學習,以此來有效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在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中,教師應以教材內容中的單元主題為教學中心,通過整合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的方式,對語文教材內容中的知識進行深入性的挖掘,并以情感和學習能力為教學方向,使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的方式快速掌握語文教材單元內容中的知識。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教學,比較注重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性的學習平臺,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實際掌握能力,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目的
(一)對知識碎片進行整合構建完整教學內容
單元整體教學相較于單篇教學來說包含的語文知識更多,可以有效將被課堂教材內容打亂的知識利用組合的方式重新構建出來。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從教科書本身出發,明確其與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利用科學整合的教學方法能夠掌握語文學科的綜合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是一味地對考點知識進行講解,利用灌輸法來使學生產生一定的記憶,課后利用大量的習題進行鞏固,學生很難將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教師的教學很難達到預料中的效果,而利用單元整體的教學方法,則可以使學生將知識碎片拼湊起來,從而進行整合,使學生在明確語文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構建出一定的學習框架。
(二)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的課堂教學由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成為了素質教學,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也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學生來說語文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并不僅僅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文學素養,而且要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思想。教科書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而單元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單位,因此教師應貫徹德育的教學思想,通過單元整體教學對學生的整體語文學習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在綜合性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實踐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推進課的教學策略
從以往教學經驗來看,初中語文單元課程教學是鍛煉學生學習能力,但對于單篇教學來說其內容量更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種組合學習,有利于訓練周期的形成。
(一)單元整體教學提煉教學內容
從教材內容中可以看出,課本單元內容圍繞的都是同一個主題,具有整體鮮明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習目標。形式多樣,主要表現為中外文章結合、古今文章結合等等。在對單元整體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接觸到的作品一般都屬于不同時期的,因此有著一定的文化跨度,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有著明顯不同的學習感受,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在教學過程中,單元整體性教學具有系統性和實用性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內容,滿足了個性化以及差異化的教學需要。對于具有不同層次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說,教師利用階梯性的教學方式,滿足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要求。單元整體推進教學屬于整體性教學,即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零散知識進行整合,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語文學習框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弄清單篇教學與單元整體教學的聯系,單元整體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將同一類型的單篇教學進行疊加,而是應從各篇文章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出發,對其所具有的共性進行探究,在此基礎上對單元主題進行提煉,從而明確教師教學內容。例如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其中所包含的篇目有《沁園春·雪》《我愛這土地》《鄉愁》《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文章多以詩歌的形式開展,教師可以快速提煉出教學內容,通過對多篇文章的學習和鑒賞,使學生掌握詩歌的閱讀和學習技巧。
(二)單元整體教學連貫知識結構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利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方式可以是學生集中地對某一方面的語文知識和內容進行系統性的學習,以此來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整體的認識和積累,有利于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單元整體教學的知識連貫性,利用適合的教學環節將教材內容有效地銜接在一起,保證知識的連貫性與概括性,對學生的系統學習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以此來完善學生的語文學科知識體系,并使其快速地掌握語文課堂以及教材內容知識,以聯想的方式進行記憶,從而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例如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其中包含的篇目有《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文言文文章,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其中的文言文詩詞需要教師進行具體性的講解。教師在整體單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文言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總結相同字詞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義,對文言句式進行總結,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實際理解能力,使學生通過整體性的學習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學生對文言文文章的理解,分析單元文章所表達的作者思想,從而對文言文內容進行總結,以此來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的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素養。
(三)綜合實踐活動鞏固學習效果
單元性的整體教學可以有效加強語文課堂教學的連貫性,從而創建出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將單元內容中的文章進行整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綜合實踐性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感知能力。根據單元整體教學內容開展語文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將語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以此來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做出一個現實性的延伸,通過各種豐富的語文課堂活動,來對教師的課堂語文教學效果進行鞏固,從而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有效提升。例如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其中包含的篇目有《孔乙己》《變色龍》等等,文章內容對現實社會具有一定諷刺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從現實生活出發使學生對諷刺性文章進行深入性了解,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欣賞能力。根據整體單元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閱讀的綜合性實踐性活動,針對單元學習內容,對名著文章進行整體性的閱讀,最后組織班級學生進行討論,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語文課本文章內容的理解,從而加強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四、結論
總而言之,教師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單元的整體性教學,以綜合施教的教學理念來鞏固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利用提煉主題內容連貫語文知識結構組織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等方式,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以此來對初中生的語文思維進行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陳瑩瑩.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路徑探討[J].新智慧,2020(23).
[2]許金珍.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實踐與思考[J].課外語文,2020(21).
[3]郎俊文.立人為本的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19(25).
[4]盧立銀.單元整體教學的構建與實施[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35).
作者簡介:蘇英燕,女,1980年生,江蘇蘇州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材文本解讀與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