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高效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初中語文課堂當中,滲透核心素養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增強本身知識的基礎上建立良好的品行與素質。新的教學改革目標要求學校以培養全能型人才為目標。這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本文將對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內涵與現狀,以及提高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高效教學導向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2-0081-02
【本文著錄格式】唐程娟.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高效教學[J].課外語文,2021,20(12):81-82.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的構建當中,有效融入核心素養,有利于培養出學生全面的性格特點,除此之外,在融入核心教學的基礎上,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能夠得到正確的指引。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僅僅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學生素養的提升,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語文本身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學好語文,對于其他各科的學習都會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一、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內涵與現狀
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作為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學生在初中階段所學到的知識對其將來的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課堂基于核心素養,對于提升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包括三個方面的特點。首先,語文是一門需要我們終身去學習的學科。我們的所作所為以及行為表現都在體現著我們的語文素養。因此,初中語文教學要在課堂中充分滲透核心素養觀念,以此來為學生提高審美水平、提升其素質起到輔助的作用。第二,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是一個動態學習的過程。語文本身就來源于生活,學生要學會在生活中不斷發現語文知識。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己的觀察來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提升自己的視野范圍。第三,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教學是有一定基礎要求的。這主要體現在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過程中,學生要先從漢字入手,其次到閱讀寫作以及口語表達等多個方面。只有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各項語文學習能力。當下,許多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忽略了融入核心素養這一要義。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僅僅局限于課本的內容,而不做過多的拓展,因此學生們學到的知識都比較局限,同時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方法落后,只是通過一味地反復灌輸來起到讓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的效果。這不僅會使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大大降低,還會使語文教學的質量水平增長緩慢。此外,絕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在開講的過程中,對于其課堂的主要內容以及教學目標不做過深的解釋與講解,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只知皮毛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高效教學導向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語言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從核心素養出發,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加廣泛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形成自己有價值的認知體系。此外,初中語文教師要在講授課堂內容的過程中,注重實踐與知識的相互融合,以此來帶領學生主動張嘴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大主要目標,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對于提升其語文水平意義深遠。
例如,教師在講解《背影》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基于核心素養來發展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前進行充足的備課,在PPT上準備有關《背影》的相關圖片以及音頻,在課堂進行時,首先為學生們展示出極為直觀的課堂內容,以此來帶領學生以更佳的狀態融入課堂當中去。學生對于圖片以及音頻的興趣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奠定了基礎。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文章中重點詞語進行注音以及領讀,以此來帶領學生開口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完成漢字的認識與發音這個環節之后,教師就可以點名個別同學來讀“頹唐,蹣跚,狼藉”等多個詞語,并指導學生向班里其他學生解釋這些詞語的含義。在學生開口說話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的一大重要體現。
(二)根植核心素養,提升理解能力
以往的教學內容非常單一,學生在課堂上僅僅能掌握有關課文的相關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貢獻很小。初中語文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在課堂上貫穿許多課外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熱情以及興趣,而且在大量閱讀課外資料的基礎上,學生能夠積累廣泛的素材,并且在閱讀大量文章之后,學生的理解能力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因此根植于核心素養,拓寬相關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蘇州園林》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開展之前向學生們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們需要在課堂進行之前了解有關蘇州園林的相關背景以及其歷史文化。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可以主要介紹蘇州園林與我國傳統文化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蘇州園林的歷史及其社會地位。在講解完主要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全班同學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取一名同學來代表發言。在進行相互交流展示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獲得關于蘇州園林的不同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合作交流,初中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以及語文閱讀能力都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從另一方面來講,這樣的課堂教學內容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它能夠幫助學生大大擴展自己的文學素養與視野。因此,根植于核心素養,拓寬相關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理解能力。
(三)指導核心素養,拓寬學生思維
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構建根植于核心素養,并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大量的課外資料,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文章,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思想,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一套認知體系。這個體系的建立以學生的思想為基礎。學生從核心素養的教學中能夠大大拓寬自己的思維,建立起批判性、辯證性等多種思維方式。
例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向學生提出各種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在文章當中尋找相關答案,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語文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根植于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首先將班內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在講解《紫藤蘿瀑布》的過程中,首先詢問學生們:作者書寫的角度以及順序是怎樣的?在描寫《紫藤蘿瀑布》的外觀時,作者又用到了哪些生動的修辭手法?通過這些手法的應用,文章的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這些修辭手法起到了哪些作用?文章在結尾的時候,作者又是如何深化其情感的表達?教師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后,每個小組內的同學通過積極交流和合作,結合其他人不同的思維,從而達到鍛煉個人思考能力的效果。因此,語文課堂中融入核心素養,對于指導拓寬學生思維有很大幫助。
(四)引領核心素養,提升審美水平
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的過程中,向學生們介紹質量較高的課外文章能夠幫助學生們培養出敢于探索的能力。創新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引領學生培養出創新的能力,教師可以大大提升其教學水平,而且學生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有效結合課本知識與實際鍛煉,并在二者相互融合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例如,在學習《故鄉》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有效融入核心素養,在解讀《故鄉》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的提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要求之一。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時,首先可以以核心素養為整節課堂的切入點,通過引入各種關于《故鄉》的情景動畫來生動呈現出《故鄉》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在故鄉”“離開家鄉”等多個情境中,作者表達出的情感是有所差異的。《故鄉》這篇文章中向學生們呈現出了許多人物的獨特性格以及特點。教師要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帶領小組內的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篩選出自己理解不到位的問題。面對這些思考問題,教師要做出針對性的對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每位同學的審美水平。
教師在基于核心素養下開展語文課堂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通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能夠使學生逐漸培養出自主的學習習慣來。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能夠培養出學生更強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發展個人思維,逐步提升審美水平。可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法寶。
參考文獻
[1]席軍孝.生本理念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考[J].科學咨詢,2019(20).
[2]何乃磊.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構[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9(7).
[3]屠麗娜.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
[4]李華.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
[5]鄧銀鳳.初中語文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2).
[6]高麗麗.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2).
作者簡介:唐程娟,女,1976年生,安徽六安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