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教育階段作為連接中學階段和高等教育的橋梁,對學生今后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高中階段也是學生正確三觀樹立的黃金階段,為此必須高度關注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語文教育教學階段,突出傳統文化的滲透現實意義明顯,是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需要,也是學生正確三觀形成的需要,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為輕松、理性地應對西方文化的沖擊。因此,合格的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站在學生健康成長的層面,關注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對此本文以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作用和滲透方法為研究話題完成了對應討論。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作用;滲透;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2-0105-02
【本文著錄格式】王明明.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作用和滲透策略[J].課外語文,2021,20(12):105-106.
前言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海量的優秀文化,這些文化正是古人智慧、底蘊的整合體。優秀傳統文化不僅不能被遺忘,還必須被進一步學習和弘揚。高中學生多接觸和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其智慧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其精神世界朝著更加豐富的方向發展。語文屬于人文性質的學科,傳統文化在其中的滲透,讓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實現文化的有效弘揚。保障這一教學目標的高效率實現,需要一線教育工作者認清現狀,發揮語文學科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語文作為傳統文化傳播介質的優勢,實現傳統文化的高效率滲透。同時教師熟悉把握教材,深挖其中的傳統文化元素,讓學生被傳統文化的魅力折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促進傳統文化滲透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
正確三觀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教師在實施教育活動的時候,都有義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做人原則和方法。高中語文教學結合教學內容,實現傳統文化的高效率滲透,在對學生進行耐心引導和感化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例如在學習《沁園春·長沙》的時候,在正式授課前,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毛主席在創作這首詞的時候的相關革命運動,可以為其播放相關的革命紀錄片,再加上教師對應的講解,讓學生全面了解大革命。學生在紀錄片的引導下,感受革命英烈的愛國情懷,也被我國傳統文化深深折服,愛國主義熱情提升,從而樹立正確價值觀、世界觀。高中語文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的高效率滲透,幫助學生找到更多處理瑣碎繁雜事情的處理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
(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得以全面提升
高中語文授課環節,將傳統文化全面滲透于其中,為學生學科素養的進步增添助力。新課程改革工作火熱推進,課程改革對語文教育的要求更為嚴苛,格外注重高中生學科素養的進步。所以使得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是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多重水平高效提升的核心保障。例如在學習《雨巷》這篇文章的時候,完全可以在正式授課前,為學生耐心講解古代油紙傘的來歷、特征等,讓學生了解油紙傘的演變過程,感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實現自身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引導學生正確認知西方文化的沖擊
高中學生被我國優秀傳統熏陶、感染,有助于民族自信心的樹立,有助于其正確文化意識的樹立,不容易被西方文化侵蝕,面對西方文化沖擊能夠有正確的認知。社會環境朝著全球化方向演進,西方文化逐步傳播到我國,從而不同程度地沖擊中國傳統文化。高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所以很容易被西方文化影響,不少學生沒有把握好分寸,往往過分崇尚西方文化,面對西方文化失去應有的理智,而我國傳統文化往往被他們直接“拋棄”。所以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不僅僅是教學需要,還是一種歷史使命、歷史擔當。身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培養學生成才、成人,讓學生在西方文化面前鎮定自若,始終擁護熱愛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例如在開展《祝福》這篇文章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中國傳統節日的紀念價值以及紀念方式,使得傳統文化得以高效率滲透,學生深深認識到這些傳統節日正是我們應該擁護和傳承的精神寶藏。
二、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現狀不容樂觀
(一)沒有注重情感方面的教育
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單純地讓學生熟練背誦古人名句或者詩詞名篇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熟練背誦的基礎上對古詩詞的含義有全面理解和把握,從而產生情感層面的共鳴,針對性地吸收傳統文化精華。但是當前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于其中的目的僅僅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考試分數,所以將注意力放在翻譯以及文言文的結構分析上,忽略了思想情感的傳導,使學生根本不能全面把握好其中的思想內涵,也自然不會感知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滲透價值也隨之消失。
(二)過分依賴工具書
從當前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現狀來看,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語文教師對古詩詞的傳授,在實際教學環節,高中學生學習古文的時候過分依賴古文工具書。借助這些工具書來理解古詩詞,而自己對古詩詞的品讀、感悟顯然減少許多,傳統文化研究和鑒別環節受到極大忽略,高中語文教學中古文詩詞實際價值的發揮受到影響,想要借助傳統文化滲透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目的難以高效率實現。高中學生鑒賞傳統文化的能力也得不到切實提升,使得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化底蘊構建面臨的阻礙重重。
三、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對策
(一)發揮古詩文的教育優勢,提升傳統文化滲透效率
古詩文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高中語文教材中涉及很多古詩文學習,這正是實現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好時機,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將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挖掘出來,明確其中的精神內涵,感受其中傳達的高尚情操,為傳統文化在其中的有效滲透增添有力保障。高中語文教學重點把握好,從翻譯技巧的傳授轉移到文化理念及文化意蘊的傳達領悟中。注重古文詩詞創作背景,全方位把握作者的詳細資料,明確古詩詞的語言結構,察覺其中的傳統文化,促進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水平的顯著提升。
(二)致力于和諧人文教學氛圍的營造
語文本身就是傳統文化傳播的載體,當然也是傳統文化的直接外在表現。所以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恰當的學習氛圍,強化對高中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的時候,借助《愛蓮說》《蓮花》等與荷花相關的詩詞名篇展開教學,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歌頌荷花的名曲,將荷塘月色的情景真實地再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景,熟悉把握這篇文章,深刻了解文章想要傳達的精神內涵,增強高中學生的文化素養。
(三)開展高中語文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在課外學習中的有效滲透
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需要課堂內外有機聯合。實現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還需要將其有效地滲透于課外學習中,合理篩選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引導學生閱讀國學經典,促進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國學經典所蘊含的傳統文化豐富,閱覽國學經典有助于學生思想情感的豐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增添動力。語文教學環節,安排學生閱讀經典,保障閱讀的內容與教材有密切的聯系,配合閱讀活動的開展,使得傳統文化的滲透水平大大提升。其次,引導學生背誦古文詩詞名篇,強化提升其古詩詞解析能力、鑒賞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課前賞析,以增加閱讀量。提升傳統文化感知水平,高中學生在不斷累積的過程中形成的傳統文化底蘊越來越豐厚,這對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高效率滲透十分有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和傳承過程發揮著重要作用。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的教育問題受到人們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滲透問題成為現代教育界研究的課題。為此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積極性,保障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道路暢通無阻,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形成情感層面的共鳴,在此基礎上全面把握語文學習內容,提升語文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陸紫秋.關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15).
[2]蘇朝暉.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中學教學參考,2012(25).
[3]王珊珊.論如何推動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0).
[4]李曉偉.論如何推動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3).
[5]王翠紅.芻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6(3).
[6]呂萍惠.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4).
[7]陳蜀黔.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文存閱刊,2019(2).
作者簡介:王明明,女,1979年生,山東德州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