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福
摘 要: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不能僅通過正向的語文知識傳輸,同時還需要逆向的思維引導,否則難以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本文即是從問題引導要具有趣味性、問題設置要具有邏輯性以及問題設計要具有發散性三個角度出發,對于小學語文問題引導教學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引導;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小學生的問題思維能力逐漸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教學老師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其需要通過向學生進行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維,從而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有效性的引導的方式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借此加深學生對于所學文章內容的認識和理解。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小學語文問題引導教學的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問題引導要具有趣味性
趣味性是有效引導學生展開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方法。很多教學老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都極為重視語文知識教學的趣味性,想要以此作為契機,注重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進而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但是,想要提高學生的趣味性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實現的,教學老師需要對問題進行仔細設計,否則難以起到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趣味性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大自然都有哪些聲音嗎?”學生:“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有什么聲音?”老師:“大家認為都有誰可以發出聲音?”學生:“我們人可以發出聲音。”“動物也可以發出聲音。”老師:“其他的還有嗎?”學生:“其他的好像就沒有了。”老師:“下雨的時候,大家能不能聽到瓢潑的聲音?”學生:“能。”老師:“刮風的時候,大家能不能聽到呼呼的風聲?”學生:“能。”老師:“這是不是大自然的聲音?”學生:“原來這就是大自然的聲音呀。”老師:“是的,而且包括剛才同學們所說的動物的叫聲,同樣屬于大自然的聲音。”學生:“大自然的聲音有很多,而且還比較恐怖。特別是晚上刮大風,特別害怕。”老師:“對,但是有時候的風聲卻并不是令人害怕的,而是令人溫暖的,比如春天的暖風,對不對?”學生:“是的。”老師:“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講述的就是大自然的聲音,它能夠改變你們對于大自然聲音的認知,讓你們對于大自然聲音的認識煥然一新,大家想不想知道?”學生:“想。”老師:“很好,現在大家請閱讀課文,好好讀一讀這篇文章。”接下來,教學老師即可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學習和探究。
二、問題設置要具有邏輯性
所謂邏輯性,指的是教學老師在進行語文問題的設計時,其要注重具體教學問題的邏輯性設計。課文問題的設計并不是根據著教學老師的思維進行隨意性的設計,而是需要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進行逐層設計的。因為通過邏輯性的設計,才能夠很好能鍛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一文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先從文章題目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老師:“通過閱讀這篇文章的題目,你們有什么發現?”學生:“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就是裁縫和顧客之間的故事,而且他們之間故事的主要內容就是急性子和慢性子的問題。”老師:“很好,那么你們說說是急性子好還是慢性子好?”學生:“都不好。”“也都好。”老師:“這是為什么?”學生:“因為太著急容易辦不成事。”“不著急有時候反而不誤事。”/“不著急最后肯定有著急的時候。”“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老師:“很好,同學們說的是頭頭是道。那么咱們就以這篇文章的內容為學習對象,看看究竟是急性子好還是慢性子好,好不好?”學生:“好。”接下來,教學老師即可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思考,看看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在學生閱讀結束之后,教學老師即可引導學生針對于急性子好還是慢性子好展開辯論,從而以此作為切入點,展開問題探究和思考,如此便能夠和好地鍛煉與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
三、問題設計要具有發散性
發散思維就是非定向思維,它的題目條件不完備或結論不明確,從而蘊含多種可能,而要求學習者發散思維自行推斷。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從多種角度去思考,尋求答案,答案具有不標準性和不唯一性。教學中應盡量避免聚合式的提問,尤其是那些只需用“是”或“不是”來回答的問題,要多采用諸如“如果……那么……”“你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你認為應當怎樣做?”“關于這個問題你還有其他看法嗎?”等形式的開放性問題的提問,允許學生做出多種可能的解釋或回答,促進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注重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及思維發展的廣度與深度,逐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我覺得只要他們的想法是有見解的,是符合文本的價值取向的,老師都應給予肯定。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問題引導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開展并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要注重問題設計的趣味性,這是有效開展語文問題教學的基礎。同時,教學老師還要從問題設計的邏輯性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以及發散思維能力,進而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彩華.論問題驅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7(14):62.
[2]劉春梅.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7(09):3.
[3]劉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驅動式學習活動實施[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33(01):47-50.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九江小桂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