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秋芬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社會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質量的提高。語文在小學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內容既豐富又零散,所以老師要注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策略的研究。在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口語交際是現代社會交往的必備技能,所以要從小學開始就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怎樣在語文教學中促進口語交際課堂的發展?針對此問題,此論文將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近年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教育界逐漸加強了對全能人才的培養,在小學考試當中把對基礎知識的考查轉變為對綜合能力的考查。這就需要老師在語文授課的過程中不光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與講解,也要注重培養學生更多的能力和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口語交際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日常交際的基本能力,讓學生在各種交際場合中會聽、會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怎樣將口語交際教學貫徹到語文教學中呢?基于此問題,此論文將進行簡要的論述。
一、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都呈現著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為教學主體,老師只是將課本基礎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而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忽略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這就不利于學生口語交際技能的提升,會導致較多不樂觀的現狀。比如:上課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少,學生不想也不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低,與人交往過程中不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不能很好地領悟他人所要表達的意思。而老師的教學思維落后,古板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得不到根本的改變與創新,不能很好地活躍語文課堂氛圍,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口語交際教學的發展。這些問題的出現都需要教育者重視小學語文教學,并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有些學生從小學開始就不喜歡語文這門學科,認為這門學科晦澀難懂,學起來枯燥無味。這樣就不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老師應該研究方法,搭建起現實與課本知識的橋梁,拉進語文知識與學生的距離,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有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增加更多的能力和技能,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和語文成績,又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鍛煉表達與理解能力,提高綜合能力與素養。
例如:在學習《秋天》這課時,如果老師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將這課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并要求學生掌握,那么就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老師可以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一段兩只大雁對話的視頻。一只大雁說:“北方的秋天快要到來了,咱們馬上要去南方了。”另一只大雁說:“對呀,北方秋天的景色真好看,有滿地金黃的落葉和黃澄澄的稻田。”看完視頻以后,老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看完這兩只大雁的對話,你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信息?秋天有什么特點呢?”學生會從大雁的對話中得到北方秋天會比南方寒冷、葉子會落、稻子成熟的信息。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興趣,對課本知識點理解和掌握得更加牢固,讓學生在大雁的對話中理解分析有效信息,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二)小組合作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小組合作就是學習語文是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以小組整體成績作為評價機制而不是以單個人成績為準。這樣能發揮集體力量,讓學生在集體中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索、互動、交流,增加組內每個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的可能性。小組合作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學生為主體,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對語文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而小組合作中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傾聽他人的學習方法與技巧,讓學生在互助學習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學習生字生詞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來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與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記住生字生詞的方法,并一起研究分析組成一個生字的偏旁部首等探究巧記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要讓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的巧記方法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學習古詩時,小組長可以組織組員先一起朗讀,并可以讓組員兩兩一組進行檢查背誦,而且可以互相分享巧記方法。還可以在組內進行搶答游戲,一個人說出一句古詩的上半句,其他組員進行下半句的搶答,看誰可以先把下半句說出來。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組內學習完以后,各小組之間比一比在規定時間內哪個小組對古詩掌握得又快又好。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讓課堂氛圍變得更活躍,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解表達能力,提高口語交際的教學效率。
(三)通過角色扮演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角色扮演是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通過讓學生說著課本中角色的語言,做著課本中角色做的動作,做出課本中角色做的表情。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角色的內心情感與性格特點,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告訴我們的道理。角色扮演更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鍛煉學生的理解表達能力。
例如:在學習《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時,我們會學習到小馬因為牛伯伯、小松鼠的影響而對過河這件事情猶豫不決,沒有自己的主見不敢自己勇敢地嘗試,但是在媽媽的勸說下,小馬嘗試自己過河成功地到了河對岸。在學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老師可以找來幾個學生分別扮演牛伯伯、小松鼠、媽媽、小馬。在表演過程中,學生要將每個角色的性格特征表現出來。比如牛伯伯在談及小河深度時要表現得輕松無所謂,小松鼠談及小河深度時要表現得恐懼,小馬在聽完建議后要表現得疑惑,媽媽在勸小馬時要表現出鼓勵。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角色,將角色的性格內心想法表達出來,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束語:
教育者要加強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視力度,老師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探索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在小學就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將口語交際能力教學貫徹到語文教學中,既可以提高語文學習效率與水平,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有利于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提供更加優秀的人才,祖國的未來會更加充滿希望。
參考文獻:
[1]黃梅蘭.營造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1(12):55-56.
[2]李玉新.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課外語文,2021(12):45-46.
(浙江省金華市湖海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