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無法調動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改變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必須實施快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快樂起來,力求最大化的課堂教學效果。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變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的窘迫局面,營造愉快、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最大程度地掌握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素養。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快樂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努力地進行教學實踐,轉變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主動地探究全新的教學模式,實施具有學科特色的教學方式,有的放矢地設計愉快的教學活動,把快樂帶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取最大的教學效果和成效。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中實施快樂教學,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運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
教學方式沒有固定的形式,更沒有統一的標準。新課程標準倡導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實施生動活潑的教學策略,營造出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課堂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主動地進行學科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熱情。由于大多數教師對教法的兩重性沒有清楚的認識,所以不少教師在選擇教法上是單一的。哲學上常講: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教學方法也一樣,有利也有弊。如探究學習法,它雖然可以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造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有時耗費的時間過多,甚至造成“哄堂”現象。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努力學會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做到游刃有余。
例如,講解《日新又新我常新》時,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突破重、難點。在引導學生怎樣看待外在形象時,通過講述則故事,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認識到人的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在引導學生如何認識當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時,讓學生參與討論和交流。通過采用一些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大大促進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開展活潑有趣的教學過程,建立快樂的學習情境
素質教育倡導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建立溫馨、快樂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對課堂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必須開展活潑有趣的教學過程,融入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促使課堂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中,充滿著快樂,讓學生開開心心地學習學科知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有趣的手段,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記憶也比較牢固。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簡單重復的對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會遲鈍起來,難以產生心理反應;而新穎奇特的對象則會使人腦神經系統興奮,激發強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師在課堂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不能給學生“老一套”的感覺,否則就會削弱學生的注意力,甚至產生厭煩情緒,久而久之,原有的興趣也會喪失殆盡。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講課的類型有講授課、討論課、練習課、自學課,教學手段可采用錄音、投影、掛圖等多種輔助手段,努力創設教學情境。方法的設計思路可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在每堂課里應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節之間盡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這樣一來,學生覺得每堂課都有新鮮感,興趣自然也來了。因此,經常變換教學形式,滿足了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使學習興趣與日俱增。
三、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構建快樂的課堂環境
多媒體技術以其強大的優勢引入課堂教學中,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桎梏,致使教師主宰課堂的陳舊形式,無法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相融合。學生不再單純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探索未知的學科知識,從而構建出快樂的課堂環境。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借助多媒體,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相融的表現形式,把學生帶入一種心曠神怡的境界,有身臨其境之感,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如在教學九年級《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時,我播放了《別擠了》(錄制的是中央電視臺的“廣而告知”節目),學生們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眾多的乘客你推我攘地擠上公共汽車的場面時,情不自禁地說:“人太多了”。此時,教師點撥說:“大家都看到我國人口的特點之一就是多,這么多人在全國是怎樣分布的?我國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國策是什么?這些都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問題。”學生很自然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本課學習的重點上來。又如在講《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時,首先播放DVD,讓學生欣賞一幅生動畫面,聆聽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結合歌詞內容,充滿激情地向學生講述深圳那空前的改革舉措,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感性上體會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正確性。這樣輕松自然地把理論轉化為認知,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境界,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多元化,為實施快樂教學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最大化地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準備大量的工作,恰當地運用愉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實現學科知識與快樂教學法的融合,賦予課堂教學強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全面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一凡.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如何開展快樂教學[J].中國校內外教育,2016(08).
[2]張曉紅.初中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快樂起來[J].文學教育(中),2017(12).
作者簡介:姓名:張天才,出生:1970.11.12,學歷:本科,民族:漢,籍貫:山西省襄垣縣王橋鎮洛江溝村,現在職稱: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一線教師。工作單位:山西省襄垣縣古韓鎮中心校
(山西省襄垣縣古韓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