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瑩
摘 ?要: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獨有的聯系方式,良好的溝通可以消除彼此的對立情緒,有效拉近兩個人的距離,從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班主任雖然是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者,但是在管理當中也要重視語言的藝術與溝通的藝術,與學生之間建立友好、融洽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為班級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帶來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運用溝通藝術的意義進行闡述,并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溝通藝術;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1-0160-0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LIU Tianying (Yucai School,Baiyi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Communication is a unique way of contact between people. Good communication can eliminate the opposition between each other,effectively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people,so as to maintain a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lthough the head teacher is the implementer of primary school class management,but in the management,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art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and establish a friendly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uarante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lass.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and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thods.
【Keywords】Communication art;Head teacher of primary school;Management work;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與互動不僅僅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每一位人民教職工的基本職責。班主任想要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成效,定然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互動,需要注意的是,溝通并不是單純的與學生展開對話,而是通過更加完善的溝通方式與表達技巧,向學生傳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只有這樣,才可以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明白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從而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思想指引,進而為綜合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1.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意義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傳統教學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學生對于班主任帶有敬畏感,遇到事情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主動的溝通,同時,教師也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成績上,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無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對于學生的管理僅止于成績和紀律方面,無法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獨特個性,相互之間也具有差異性。班主任是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教師,在管理工作中科學應用溝通藝術,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平等、友好相處。在如此和諧的師生關系中,班主任不管是開展日常管理工作還是教育教學工作,效率與質量都可以獲得明顯的提高。
(2)有效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班主任溝通缺乏針對性,傳統教育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通常是教師單方面的表揚或者批評,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部分學生有逆反心理,教師越嘗試溝通,反抗越嚴重,學生在班集體中缺乏對于集體榮譽感的感知,無法積極的融入到班集體的教學活動當中,同時班主任缺乏溝通的藝術,也讓學生無法意識到班集體的重要性。
班主任應用溝通藝術可以有效掌握學生之間的性格差異與個性差異,從而使師生之間的相處變得更加融洽,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養成互幫互助的習慣。另外,班主任應當應用溝通藝術,給學生強調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而有效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3)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對于小學生而言,除了基礎知識的學習需要被教師重視外,其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才是小學階段的教學重點,教師在互動溝通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發展方向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整體水平的有效提高,同時,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開展中,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一定要合理的應用溝通藝術,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性格特點與個人特長,然后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來展開針對性的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4)有助于學生激發學習潛能
現階段的小學教育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成績只能作為輔助的教學評價標準,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必須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班主任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天賦與潛能,并幫助建立符合學生需求的教育機制,透徹的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為后續的深入性發展與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2.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1)融入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充分掌握學生情況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想要促使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應當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深入性分析,建立融洽、友好的師生關系,積極主動的加入到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當中,根據自己對學生基本學情的把控,幫助學生去解決日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感,時刻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視與關心,自然而然消除對于班主任的排斥與恐懼心理,從而為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帶來保障。班主任只有發自肺腑的去關心與愛護學生,切實為學生考慮,才可以逐漸縮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和學生以朋友、家人的方式友好相處。
例如,班級中常常有一些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班主任應當及時且主動的參與到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查找學生不遵守紀律的真實原因,并且通過適當的方式與方法幫助學生改掉這一不良習慣。班主任通過與學生親切的溝通與互動,能夠有效把控學生的心理,他們之所以不遵守紀律,是因為想引起教師對自己的關注,所以,班主任對于這種學生,不應當進行冷嘲熱諷,相反應當利用藝術的溝通方式逐漸引導學生“步入正軌”,促使學生能夠端正態度,改正錯誤,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2)一視同仁,發揮溝通藝術的重要意義
在現階段的小學教學中,不論是班主任還是教師,大多會根據學生文化課成績的高低,區別對待學生。 甚至在平常上課安排座位時,都會讓學優生坐在離黑板近的前方,讓學困生坐在班級的最后方。基于此,班主任應當摒棄以往陳舊的管理理念,對待全體學生做到平等、公開且一視同仁,不可以將成績的高低作為辨別好壞學生的標準,因為這樣不但可以讓學優生產生自負且傲嬌的心理,還會讓學困生對班主任產生厭惡與排斥的情緒,甚至是直接拒絕與班主任溝通交流,從而對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帶來嚴重影響。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中,應當利用一視同仁的管理模式,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對于學困生要及時的進行關懷與幫助,幫助學生解決一切學習上與生活上的難題;對待學優生則需要正常相待,從而真正實現一碗水端平。
(3)創新管理模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每個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工作的方式迥然有別,有的班主任考慮的是學生的綜合素養,有的班主任考慮的是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興趣愛好,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溝通方式。故而,班主任要認識到溝通藝術的價值與意義,優化與完善以往的管理模式,并與學生展開親切的交流,利用相互溝通的方式,促使學生感悟到班主任的關心,并在班主任的殷殷期盼中而更加努力學習。同時,班主任在師生友好交談中可以有效把控學生的實際狀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擾,從而有指向性的幫助學生遠離困擾。
班主任對于學生來說意義深遠,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影響。以往的管理觀念與模式,都是以班主任為核心的,而班主任卻忽略了對學生的關注,班主任的所想所做,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學生內心會覺得班主任討厭自己,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班主任都不會關注自己,從而促使學生慢慢磨滅對學習的興趣,甚至對學習嚴重排斥與抵觸。對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應當利用幽默搞笑的語言與學生交流互動,在無形之中消除學生的防備心理,從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與學生交流與溝通時,應當對語調、語速進行注意,有關原則性的問題,教師應當擺明自己的立場與態度,帶領學生在正確道路中不斷進步。
(4)尊重學生的想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要求班主任應當及時更新管理觀念,在日常管理與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使學生的學習潛力獲得充分挖掘,在實際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中,班主任應當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轉變傳統以試卷分數評定學生的評價方法,保證評價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班主任要從整體出發,考慮到每個學生在課堂與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掌握每個學生的長處與優勢,并給予學生高度的評價與贊許。同時,班主任根據學生的特點與個性,有針對性的展開教育、實施幫助,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其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在對學生開展評價時,班主任要利用激勵性、贊美性的話語,讓學生切實感悟到班主任對其的尊重,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例如,班級中有一位學生美術造詣極深,畫畫興趣也較為濃烈,每天除了在美術課上畫,其他文化課上也會畫。對于學生特長的教學,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一味地注重特長與優勢的發揮,不重視文化課知識的學習,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還是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對此,班主任應當對該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并和學生展開溝通與交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其他學科就是提不起興趣,只對畫畫感興趣,只要能畫好,就可以提高學習成績。”學生表明內心想法之后,班主任可以對學生想要提高學習成績的想法進行鼓勵與贊許,并且對學生說:“老師發現了你的美術造詣很深,但是你的文化課成績卻不夠理想,即使藝術成績滿分,只要文化課不理想,那么綜合成績還是無法得到有效提高的,老師可以給你明確一個學習方案,畫畫可以留在美術課堂、課后時間、家庭時間進行練習,而畫畫的內容可以是今天課堂中難忘的一件趣事。”班主任給出的方案,讓學生知曉了文化課的重要作用,還沒有讓學生放棄自己的愛好的特長。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向教師表明想法,而班主任對學生也給出最正確的學習方案,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溝通是一門管理藝術,對于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具有促進作用,班主任必須要摒棄傳統陳舊落后的管理理念與模式,密切重視溝通藝術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當遵循小學生心理需求與認知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溝通方式來和學生展開友好交談,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溫馨、友好的班級氛圍,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凝聚感,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孟麗麗,彭曉春.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18(19).
[2]嚴雪.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8(13):87-87.
[3]王海燕. 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20(0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