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學習在第二語言習得中占據著重要位置,而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影響最廣的是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目前,外語詞匯教學存在教學模式單一、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手段現代化程度較低等問題。為此,在外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造全外語學習環境,在講解詞匯時注意詞匯項目的形式、意義和功能的結合,同時應重視語言材料的輸入,在糾正學習者詞匯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學習方法時要注意適度,此外可以嘗試以小組協作學習的形式來指導學習者的學習。
關鍵詞:克拉申;二語習得;外語詞匯;教學策略
詞匯教學在傳統的語言教學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但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習者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并不高,學習效果也不明顯,外語教學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問題,迫切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改革??死甑亩Z習得理論是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理論,能否將其作為教學實踐的指導,有效應用于外語詞匯課堂教學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
在傳統的詞匯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講述—接受”這一教學模式。傳統的詞匯教學是以教師為主,教師是主體,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中心展開的。學生在該模式下,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掌握詞匯。這種詞匯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有一定的效果,但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再者,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課堂學習氛圍較為枯燥,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缺乏文化知識導入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由語音、詞匯、語法三大要素組成,其中詞匯承擔了文化傳承的主要任務。學習一門語言實際上就是在學習一種文化,對語言的理解也就包含著對文化的理解。教師進行語言教學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的導入。首先,任何一種文化在其特定的社會中會有一些避諱的詞匯,應該對學生進行介紹,引導其了解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和環境中需要避免使用的詞匯。再者,不同的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會有不同,詞匯不同的使用方法也是文化表現的形式之一。此外,由于文化的影響,某些英語詞匯的使用方法是約定俗成的,需要專門加以記憶。但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正是因為缺少文化知識導入,使學生雖然能記憶一定數量的詞匯,但卻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啞巴英語的現象嚴重。這種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學大綱要求不相符合,也影響到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手段單一
在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中,教學手段通常是書本、粉筆、黑板。即便現在教師開始把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到語言教學中,但教師制作的課件形式單一、內容簡單,不能把知識與教學手段很好地進行融合,不足以提起學生的興趣,教學的效果不佳。在新形勢下,我們應當重視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運用,以讓它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二、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綜述
20世紀末影響最大的二語習得理論當數克拉申的監控理論,克拉申的監控論包含以下五個假說。
(一)習得與學得假說(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克拉申認為第二語言習得涉及兩個不同的過程,即習得過程和學習過程。“習得”是一種與兒童獲得母語過程相類似的潛意識過程,是指學習者在自然環境中通過意義交流無意識中正確而流利地掌握該種語言。語言習得者不會意識到自己在習得一種語言,而只會認為他們在使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皩W得”是指有意識地學習語言規則來理解某種語言的過程。“學得”則是一種有意識的過程,產生于課堂環境。學習者知道他們在學習一門語言,因此注重學習目標語的語言形式、規則等,從而得到語言知識。Krashen聲稱只有“習得”過程才能產生語言運用,通過“習得”過程獲得某語言的人,才能輕松自如地進行交流;而通過“學得”方式掌握某語言的人,不能把此種語言轉變成為一種實際的交際能力,“學得”得到的語言知識只能幫助人們有意識地監控這種語言。
(二)自然順序假說(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這個假說認為語言的發展有一個自然的、能預測的順序,這種順序與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的順序無關,它具有普遍性。這種順序同第一語言習得順序不同,但也存在某些相似的地方。
(三)監控假說(the Monitor hypothesis)
監控假設認為,通過“習得”能夠有流利的話語產生;通過“學得”能夠對話語進行檢查、修改。“學得”會起到監控或編輯的作用,當使用者關注的是語言形式而不是語言內容時,此時監控系統就會發生作用,它會有助于提高說話者話語的準確性。
(四)輸入假說(the Input hypothesis)
輸入假說被克拉申看作是二語習得理論的核心部分。輸入假說認為學習者是通過可理解輸入而逐步習得第二語言的,只有當學習者能夠理解超出其語言水平的語言輸入時,才能產生習得。這就是人們熟知的i+1公式,i表示學習者現有的語言能力,1表示略高于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材料。如果輸入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都不利于二語習得。當語言輸入剛剛超過學習者現有的能力,學習者能夠理解一部分,剩余的需要做出努力才能理解時,這才是最合適的語言輸入,這種輸入才會產生最佳效果。
(五)情感過濾假說(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克拉申認為,情感因素如態度、動機、自信、焦慮等,會影響語言習得的效果。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對語言輸入有著過濾作用。持消極態度的學習者,不利于語言輸入的吸收,會過濾掉很多語言輸入;而持積極態度的學習者,會吸收更多的語言輸入。
三、基于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一)將“習得”和“學得”相互結合
大學英語課堂長期應用傳統教學模式,突出對語言規則、語言基礎知識的分析、解釋,卻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因此,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難以解決,如何將“習得”與“學得”有機融合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死暾J為“習得”與“學得”是不可轉化的兩個階段,但是人們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兩者之間其實有著可以相互轉化的基礎。雖然“習得”在大學英語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沒有“學得”對其加以監控、編輯及修正,習得的知識就會缺乏必要的系統性。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大學生已經對英語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倘若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多加入一些情境教學的模塊,并且盡可能真實地營造語言習得環境,那么就能夠將“習得”與“學得”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既能在有意識下掌握基礎英語知識,又能在無意識下掌握應用技能。
(二)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
依據克拉申輸入假說理論,大學英語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語言輸入及語言輸入的可理解度。與此同時,需要重視語言輸入的量與質。首先,在語言輸入方面,教師應做到在了解學生基礎英語水平的基礎上,選擇最為合適的語言材料,選擇的內容盡可能豐富、合適、形式多樣,并能夠通過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盡可能多地進行可理解性口語輸入。這樣一來,第二外語的學習不再停留在“學得”上,而是不斷地往“習得”上靠攏。
(三)促進詞匯教學中形式、意義、功能的結合
在使用第二語言表達時,學習者往往會不自覺地留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這種“注意”或“留心”就是監控的過程。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若時刻用學到的知識來“監控”自己的語言輸出,過于關注語言形式的正確性的話,就會影響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死甑谋O控假說認為學習者的語言輸出主要來源于“習得”的知識,“學得”的知識只是用來監控學習者的語言輸出,由此可知,“監控”之所以會發生作用是因為學習者并沒有做到“習得”。基于這一原理,在詞匯教學中應盡量去規避學習者這種“監控”作用的發生。傳統的詞匯教學過于重視學習者詞匯使用的正確性,而忽視了向學習者傳達在何時、在何種場合、出于什么目的等與詞匯功能相關的信息。這種只重視形式的教學,雖然有助于學習者對詞匯的記憶,但對培養學習者的交際能力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在二語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培養交際能力的目的,就要促進詞匯形式、意義、功能三者的結合。要想降低監控作用帶來的消極影響,首先,教師應想辦法促進學生的“習得”,當“習得”發生后,“監控”作用的影響也會隨之變小。促進“習得”的方法除了上述的給學生提供全外語的學習環境之外,我們還應改革教學方法,應把教學重點聚焦在形式、意義、功能三者的結合上。比如,在學習新的詞匯時,教師可將一定量的含有目標語言形式的語言材料提供給學生,或者通過視覺或聽覺的途徑來吸引學生的注意,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形式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語言的規律,最后教師再加以提示,來加深學生對該語言形式的印象。教師也可以通過設計一些任務給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并加以分析和處理,以達到促進學生對該語言項目的消化和吸收。
(四)重視語言材料的輸入
傳統的詞匯教學一般會先講解詞匯,接著向學生展示例句,最后通過學生造句、寫作等來達到教學目的。語言項目包含“形式”“意義”“功能”這三個要素,傳統的詞匯教學更注重語言形式和意義的傳達,而在使學生習得語言功能方面作用較為微弱,以至于經常出現學生在進行大量的句型練習后,即使在課堂上能夠正確使用該句型,在實際交際中也不能自然、正確運用的情況??死甑妮斎爰僬f認為,理解輸入的語言材料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因此,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給學生提供的輸入上多下功夫。這種輸入應是可理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選擇語言材料時不能太難,難度應比學生現有水平略高一點。此外,這種輸入還應該是有趣的、有關聯的語言材料。其次,克拉申的輸入假說認為語言習得關鍵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輸入。要習得新的語言結構,僅僅靠幾道練習題、幾篇文章是不夠的,它需要連續不斷地接觸內容有趣的閱讀和大量的會話才能形成好的語感,從而產生習得。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從不同的途徑來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輸入量。課堂時間有限,可以通過課外的時間來實現這種大量的輸入。比如,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相關的學習資源,推薦一些好的外語學習網站等,方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滿足學生輸入量的要求。
(五)適度糾錯
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認為,學生的情感因素會影響語言習得。影響語言習得的情感因素有三個:(1)動力。學生的學習目的是否明確會直接影響語言學習的效果,目的明確則動力大、進步快,反之則收效甚微。(2)性格。較為自信、性格外向、樂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學習環境、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在學習中進步較快。(3)情感狀態。在學習中焦慮感較強者,其情感過濾就會相對突出,從而在學習中被過濾掉的信息也會相應地增多,獲得的輸入變少?;谶@一理論,教師應在教學中多采用鼓勵性言辭,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特別要注意進行適度的糾錯。通常,在課堂上學生面對全班同學與教師互動時,情感過濾屏障較厚。在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可避免地要對語音、口頭表達和詞語等進行糾錯。適度地糾錯有利于學生及時發現并糾正錯誤,但過度的糾正則會加強學生的情感過濾,挫傷學生的自信心,降低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利于語言教學的推進。教師應靈活地采用糾錯方法,并給學生提供較充分的時間對錯誤進行分析和反思。這樣不直接指出錯誤,而是給學生提供正確輸入的方法。
(六)倡導小組協作學習
外語學習焦慮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情感因素,外語學習中的焦慮主要指學生在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外語或第二語言進行表達時所產生的恐懼或者不安的心理。在外語教學中,外語學習焦慮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壓力和緊張,是制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和運用學習策略的一個重要原因。外語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很多學生不敢在課堂上發言,他們在面對很多人的時候會感到緊張,害怕出錯,害怕被同學嘲笑,這樣不利于他們口語能力的提高?;诳死甑那楦羞^濾假說,要克服學生在學習外語時的消極情緒,可以嘗試采用小組協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小組協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通過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就成了學習的支持體系,同時也是個人的情感支持體系。在小組活動中,學生會有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他們的學習焦慮,能夠提高學習效率。
四、結語
以上通過對外語詞匯教學現狀的分析以及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的闡述,探討了如何在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的指導下制訂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克拉申認為,第二語言習得的實現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必須聽懂可理解的輸入,二是學生在情感上必須處于低屏蔽狀態。只有可理解的輸入加上低屏蔽效應、低焦慮環境,才能習得第二語言。因此,外語教師應高度重視二語習得的這兩個重要因素,并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教學措施來提高外語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習得第二外語。
參考文獻:
[1]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Oxfo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
sition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3]Krashen S, Terrell T. The Natural Approach: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 Oxford: Pergamon, 1983.
[4]戴煒棟,陳莉萍.二語語法教學理論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92-99.
[5]董建明.二語習得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9(15):120.
[6]董佩佩.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與我國的外語教學[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2(4):44-48.
[7]谷金枝,李政銑.外語學習焦慮的成因及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10(7):98-100,103.
[8]胡志紅.“二語習得”理論在現代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教育創新,2008(9):211-212.
[9]林立.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0]孫志楠,郭晶.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9(16):63-64.
[11]王麗萍.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與外語教學[J].理論觀察,2006(12):122-123.
[12]熊仁芳.基礎階段的語法教學方法初探[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2):81-84.
[13]尹枝萍,郝興躍.明示語法教學與暗示語法教學討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2):119-123.
英文題名:An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作者姓名:Wang Hong-wei
單位: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作者簡介:王宏偉(1967—),男,遼寧寬甸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
An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WANG Hong-wei
Abstract:Vocabulary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such as the single teaching mode,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and low level of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in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make efforts to create all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form, meaning and function. Beside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language materials input, moderate in correcting error learning, and try guiding the learners learning in the form of group cooperation.
Key words: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Teaching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