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要求老師在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育改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融入更多新型的教學理念,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其中,數學教學任務相對來說比較重要,而且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老師在學生數學思維培養這個方面應該進行深入探討,重點關注教學方法。所以,從數學模型教學思想融入小學數學教學這個角度進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模型;融入策略
為了響應新課程改革,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融入更多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
力。在教學過程中,把抽象的概念通過數學模型展示出來,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論知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模型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在融入的時候要講究一定的策略,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接受更多的模型思想教學方法,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一、小學數學課堂融入數學模型思想的意義
小學數學模型思想就是通過模型的建立,讓學生對抽象的概念進行具體的理解,進而在生活中能夠發現更多的數學知識,通過生活的建模或者是更多具體化的建模理解更多的數學難題。其實數學相對來說是一門比較枯燥的理論學科,要求學生具有更強的邏輯思考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建立數學模型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值得老師借鑒的教學方法。現階段的教學工作要求老師在培養學生的時候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對于老師來說,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建立數學思想模型都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有著重大的實施意義。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教育行業中確實采用了特別多先進的教學理念,老師的教學模式也根據相關的教學要求進行更改。在教育事業大力發展的今天,學校引入了高端的教育人才,引入了先進的教育技術,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教學問題。
(一)不注重營造數學課堂氛圍
數學相對來說是一門比較偏理論且枯燥的學科,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沒有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很容易讓學生僅僅是學習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并不能把這些理論知識活學活用,這是一種常見的弊病。在傳統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僅僅掌握了解題思維和解題方法,但是不能舉一反三。在課堂中,老師應該懂得通過數學建模思想,引入更多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學習數學,通過活躍課堂氛圍,引導一部分學生積極思考和發言,進一步使全體學生積極發言,這樣便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老師也能在課堂中及時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問題和難題,這樣就能夠幫助老師充分進行課堂教學方案的調整。
(二)數學模型思想運用效果差
數學模型思想的教學方式是迎合現在相關教育改革提出來的新型教育方式。在教育過程中,通過數學建模這樣的思想,把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引入,能讓學生通過數學模型進一步了解數學理論知識,這是現階段非常不錯的一種數學教學模式,是每一個數學老師應該追求的新型教學方式。這需要老師從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找到不足并進行數學教學思想的改變,讓更多新的數學教學方法和思想融入現代化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舉一反三,綜合運用。
但當今很多數學老師數學模型思想運用的效果相對來說比較差,甚至有一部分老師完全不知道怎樣在課堂中引入數學模型思想,覺得數學模型思想在教學的時候并沒有太大的幫助,特別是因為小學老師的教學水平存在差異,有很多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的效果,這都給數學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學生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也沒有太高的積極性,給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現在很多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時采用的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僅僅是給學生講解基本的解題方法,講解的內容僅限于書本中的內容,相當于是把課本中的文字照著讀了一遍。這對學生理解數學思維來說起不到多大作用,而且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并不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發展,這是現今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現在新課程要求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斷改革,為了響應新課程的相關要求,老師也應該引入更多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懂得采用數學模型這樣的思想,懂得改變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這樣才能讓整個數學課堂更高效,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小學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
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老師應該懂得引入更多的教學思想,其中數學模型這樣的教學思想就非常重要。數學模型是通過數學建模這樣的方式讓很多抽象化的概念變得更加具體,而且這種模型也能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數學更多的魅力,這為提升數學課堂效率做好了鋪墊。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模式能夠緩解數學學習疲勞,而且在學習理論基礎之上,學生能夠開闊自己的視野去探索更多新的知識,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幫助。下面從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這個角度進行淺談。
(一)結合生活進行模型建立
對于小學數學老師來說,在小學數學日常教學工作中,想要建立數學模型,就應該結合更多的生活實踐。數學本來就是一個和生活比較貼近的學科,在生活中也能看見很多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案例,如果能夠結合生活實踐,就能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兩者結合的地方找到最適合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就應該結合更多的生活知識,培養更多的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生活技能,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所以老師可以在生活中融入更多的建模知
識,把生活中的一些物體進行具體化的數學建模,為學生理解更多抽象化知識提供幫助。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這一節課的講解中,老師講解三角形的邊長測量時,就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建模思想,進一步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老師可以結合太陽之下的木桿、木桿影子和地面三者形成的三角形進行建模。這其實就是生活中的一種建模方式,然后讓學生去測量木桿的長度以及木桿影子的長度,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結合更多的生活實踐解答出三角形另一邊的長度,這其實就是三角形的一種建模,也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發現生活中的三角形,能夠認識到有關三角形的更多數學知識。
其實和生活緊密相連的數學知識比較多,相信這樣和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現在教育改革的一個主要方向,也是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內容。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就應該緊密和生活連接起來,通過建模思想進一步理解更多抽象的內容,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學知識,這樣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能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二)調動學生課堂建模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課堂建模積極性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使建模思想快速融入數學教學的策略和方式。很多數學課堂都有這樣的情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愿意舉手回答問題,也不愿意自己思考問題。在這個時候,如果想要進行課堂的建模,就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數學建模知識,在參與課堂教學的時候也應該讓學生進行建模的實際操作,只有當學生真正動手操作之后,才能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在建模的過程中也學習相關的建模方法,通過建模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數學能力培養,才能夠達到一定的學以致用的效果。所以,對于小學數學建模來說,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節課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講一講小數在自己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小數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哪些幫助,這樣就能夠讓學生聯想到相關場景,在課堂中勇于發言,能和其他的學生進行數學思維上的交流和溝通,這樣就能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種積極氛圍影響下,學生在理解小數及其意義上也能夠進行數學模型建立的溝通與交流。比如有的學生就認為小數可以理解為日常交易過程中的貨幣,3元5角就可以認為是3.5元,這其實就是一種數學建模思想,小數也可以理解成商品打折的折扣數,八五折就是0.85乘以商品原價等,這些都是不同的建模角度和思維,都值得認可,所以,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這種課堂的營造就很有必要。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課堂教學要求越來越嚴格,老師應該在課堂中懂得采用數學模型這樣的教學思想,并且現在很多數學課堂中依舊存在問題,通過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能夠結合生活建立更多的模型,能夠調動學生課堂中的模型建立積極性,進一步推進高效率的數學課堂的構建。通過高效數學教學課堂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上掌握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湯玉鳳.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探討[J].好家長,2015(3):94.
[2]李波.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J].考試周刊,2018(14):97.
[3]王海燕.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研究[J].教育,2016(8):61.
[4]藺菊玲.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策略[J].數學大世界(小學三四年級輔導版),2020(2):52.
作者簡介:林素白(1980—),女,漢族,福建廈門人,小學數學一級老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