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大多數農村出現了學校小班額化的新常態。多年前農村學生數量猛增和當前學校學生小班額化使廣大教師一時間找不到應對之策。分析當前農村中小學小班額教學,競爭意識的培養成為當前農村小班額教學的最重要內容。
關鍵詞:農村;小班額;競爭意識;培養策略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社會經濟經歷了迅猛發展和巨大變化。在改革開放之初,很多適齡兒童不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導致當時農村很多學校教學班級班額較小。在21世紀初,農村學校學生開始增長,并迅速達到了峰值。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農村學校學生數量銳減,很多學校因此而關門。相較過去僅存的零星幾個學校也存在學生較少,教學班級班額較小的現象。在農村中小學工作時間超過30年的老師基本上都經歷了從小班化到后來農村學生數量猛增和當前的學生數量銳減的小班額化三個階段。
一、農村小班額教學的新特點
當前農村的小班額教學,不同于十多年前的大班額教學,更不同于更早期的小班額教學。十多年前的大班教學和幾十年前的小班額教學都存在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特別強,教學中學生具備較強的競爭意識。在幾十年前學校的小班額教學中,能夠留在學校堅持上學的,都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有較強競爭力,更愿意讀書,并能從讀書中看到未來的學生,因此他們熱愛學習,也能夠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并能從考試競爭中獲得認可和自我價值。十多年前的大班額教學,由于學生數量猛增,班額較大。而大多數縣城高中教育發展還不充分,因此當時的初中和小學教育中學生升學壓力使學生為了爭取更好的教育機會而拼盡全力。因此當時的農村大班額教學中的學生競爭意識強烈,大多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當前農村大多數學校關門,甚至一些發展良好的普通高中因為招不到學生而關門。一些過去大家心目中的重點高中,也成為今天學生挑剔的對象,而農村“空心化”導致學生數目銳減。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農村適齡兒童家長也對教育有了更高的期待,將孩子送到城里上小學。在農村留下的兒童,大多是因為家長對教育不夠重視,導致孩子的學習主動性不強。
二、競爭意識培養成為重中之重
近年來,農村小班額教學中學生學習意愿低,同時,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推行,在實際執行時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在考試中,各學校在命題考試中都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目標,學生僅僅與自身比較時,可以看到不錯的考試成績,然而這一做法淹沒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當學生與教學發展較好的學校在同等難度的試卷考試中進行比照參與升學考試時卻難以取得理想的成績。教育主管部門為了促進薄弱學校教學的發展,給薄弱學校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設置“均衡生”政策,以讓薄弱學校的學生可以獲得去更好的學校接受教育的機會,這當然是良策。但當學生走向社會,面對真正的競爭時,社會和既有機會卻不會給任何人照顧的機會。因此,農村學校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是當前農村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農村小班額教學競爭意識培養策略
新課程理念提出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課堂教學,關注學生自身的成長。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全面理解并全面貫徹該教學理念,不僅要在考試和教學中追求學生在最近發展區進行提升和發展,同時更應該讓學生通過橫向比較認識自己的真正水平和能力。農村中小學在開展教學的同時,應該鼓勵學生參與全國的各類競賽活動,認識到自己與優秀學生之間的差距,或在全國競賽活動中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學校還可以通過主動與全省或者全國知名學校進行聯考活動,讓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認識到差距,發現問題,并積極應對。近年來,在教學管理中存在著用在考試中不允許公布學生成績的辦法來維護學生自尊心的現象,然而這種做法并不科學。與其不公布成績,讓學生失去比較,倒不如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成績,找準差距并奮起直追。中小學生可塑性強,也比較在意他人的評價,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動引導對于學生看待問題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存在于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如果教師不能做到在平時的教學中給學生積極的鼓勵和正面評價,僅僅隱藏學生的考試成績,只能給學生留下自己考試成績“難以見人”的印象。與其給學生制造絢爛的幻境,不如讓學生認清形勢,努力直追,并對未來充滿向往,對外界充滿期待。
四、結語
相較過去,當下的教育理論極為豐富,教育管理也細致入微。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信息和知識的快速傳播,這一切都對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并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這些優勢條件同時也帶來了在教育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中的“一刀切”現象。在教學中過于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和實際水平的認識,過于強調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自我調節和自我適應。這樣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廣大教師有責任全面理解和深入解讀以學生為中心的真正意義,并在教學中認真、全面地落實。
參考文獻:
[1]郭佳碩.淺談農村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0(9):40-41.
[2]劉善槐,張雪,朱秀紅,等.指向科學決策的農村教育實證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9):103-118.
[3]金剛.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2):188.
[4]賴金華.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J].教育家,2015(12):88-89.
作者簡介:董菊香(1964—),女,漢族,甘肅定西人,畢業于天水師范學院,大專,現為定西市安定區新集初級中學教師,高級職稱,研究方向: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