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清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活躍而有氣氛,并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不斷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聯系于課堂,同時能夠在課堂中進行情境教學的展開,讓學生能夠發現數學知識學習的魅力。教師將生活化的教學探究策略進行有效的總結,讓學生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并能夠在自主學習環境中進行生活化學習情境的思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策略
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課堂中合理應用生活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具有發展性的情境教學內容;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加感興趣,能夠思考數學學習與生活的關系和自身數學學習的創新思維路徑,在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數學學習課堂中,能夠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思考
(一)教師方面
教學情境是教師在課堂上不斷采用的重要教學方法,教師在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的同時,要善于運用生活中的數學情境,讓學生能夠不斷將數學問題與生活問題相聯系,加深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水平,以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數學的多元化和趣味化。
(二)學生方面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應當發揮出重要的數學學習能動性,并能夠跟著教師的思路,逐漸探究數學情境中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在展開數學聯想、不斷進行數學知識總結的過程中,改變自身的知識結構。在應對數學難點和數學重點時,也能夠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指引,逐漸讓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
二、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數學問題,為了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形成重要的數學思維,需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善于將數學問題聯系生活情境,創設數學知識的聯想。在教師問題情境的帶領下,促使學生逐漸將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多元化,并能夠在探究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不斷地思考教師所創建的生活化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自主學習環境中也能通過對數學的不斷探索與生活進行聯系,逐漸讓數學學習路徑更加便捷。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存在著許多數學現象和數學元素,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數學相關理論和概念,找到與學習相關的重要數學問題。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正數和負數”時,教師在教學導入部分可以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問題情境教學法,讓學生真正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教師引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正數和負數就像一輛汽車從家出發,向東行駛和向西行駛所表示的數值,它們的符號并不相同,正數用加號表示,負數用負號表示。這時教師提問:“誰能說出生活中與正負數相關的問題?”同學們開始思考正數和負數在生活中出現的場景,有的同學聯想到了溫度變化,有的同學聯想到海平面基準的高低變化,這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連串的正數和負數,讓學生能夠將正數和負數進行集合的挑選,并說出它們所表示的意思。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開始對正分數負分數、正小數負小數進行不斷地歸集。這種在問題引導下的生活化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學習難題能夠迎刃而解,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聯想。
(二)創設現代化信息情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隨著科技不斷向前發展,視頻影像變得更加直觀,為了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逐漸對數學問題展開有效的解答,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引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法,逐漸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能夠通過感官刺激,引導學生逐漸接受數學學習的新內容,教師也能夠將信息化教學情境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斷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并能夠將數學學習中的不解部分,逐漸通過生活化的聯想,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廣泛性和層次性,以及數學學習的真正意義。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七年級上冊“合并同類項”時,教師應當將在教學設計中所作的重要教學生活化情景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播放信息化教學情境逐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合并同類項的實際合并意義。如果你是一個地主,有兩塊菜園,想要計算半個月時間內你的收成是怎樣的,那你就需要把每塊地的收成先計算再相加,而合并同類項就是能夠將兩塊地看作是一塊地,進行相同性質的系數加減法,從而在天數不變的情況下,計算出菜地的真正收益。學生看到教師所演示的動畫課件,逐漸增加了學習的欲望,并能夠不斷地向教師發出疑問,這種生活中常見的教學情境引入課堂中,復雜的問題變得更加直觀化,讓學生懂得數學學習的真正意義。在解答數學問題的同時,形成了重要的邏輯思維,這種更加便捷的現代化信息情境,加快了學生的數學解題速度。
(三)創設合作化生活情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隨著教學不斷向前發展,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能夠在合作學習中不斷地探究數學知識理論,增強學生的數學體驗,促進學生在感受數學樂趣的過程中,能夠發揮出自身特有的數學學習潛能。合作化生活情境的不斷展現,能夠讓學生在競爭、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感受生活化數學學習的真正目的;并能夠在教師所創建的情境中,逐漸將自身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化調整;學生在與其他伙伴進行共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借鑒經驗,取長補短,形成重要的數學學習思維。這種合作式的教學情境,能夠帶動學生加強自身的數學知識構建,并能夠在教師不斷評價和指導下,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學生在樂中學,在合作中形成辯證的數學學習理論,不斷進行數學更深層次探究。在生活實踐中形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解決問題的數學思維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并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無窮和震撼。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探索平行線的性質”中,教師列舉了平行線在生活中存在的方式,并出示兩條互相平行的線。當平行線被第三條線所截時,這時它們的同位角、同旁內角和內錯角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可以將生活聯系課堂、聯系小組學習過程。這時教師應當采用合作化教學情境學習,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共同探討角的關系。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是孤立無援的,而是在與教師增進情感和友誼的過程中,逐漸能夠感受到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并能夠在交流討論中逐漸讓學生形成探究、推理、總結和分析的重要數學思維。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應當不斷地解答學生的疑問,并能夠指導學生進行角的論證過程。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能夠形成良好的課堂交流氛圍,并能夠不斷向別人解釋自己的論證過程,也能夠加固對平行線性質的理解,逐漸找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的連接點。在不斷產生對數學知識的疑問中,在不斷求疑求異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找到了真正的學習方法,培養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自主學習中進行數學問題的生活化探究。
綜上所述,教師可結合創設合作化生活情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創設生活實踐情境,提高學生探究效果、創設現代化信息情境,通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等策略,開展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邱瓊妹.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20(07):39-39.
[2]汪善玉.基于問題學習的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法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08):73.
[3]張麗娟.生活化情境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9,16(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