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儀敏
摘 要:當前我國注重教育的廣泛性,試圖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到合適的教育。那么,弱智兒童作為我國青少年中的一個群體,也應該接受到適合他們學習的教育教學,以此來為這些兒童今后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時,必須關注弱智兒童的情緒和行為,選擇他們喜歡的生活繪本作為教學素材,關心、愛護這些兒童,為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生活繪本;語文教學;培智教育
培智教育屬于特殊教育的種類之一,教育的對象大多是智障學生,這些學生的智力發育落后于普通學生,因而常常表現出思想簡單、內心單純的特點。與此同時,正是由于他們思維簡單,所以對多彩的世界充滿了興趣,往往喜歡奇思妙想。因此,小學教師在實施培智語文教學活動時,就可以借助繪本來作為輔助的工具,幫助弱智兒童提高語言和文字實際應用的能力,最終達到提升培智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選擇合適內容,明確教學方向
即便是教授弱智兒童,教師也必須端正教學態度,在課前搜集和整理適合弱智兒童的相關教學內容,結合實際教學的需要,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運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及時感知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將學生的學習引到對生活繪本的思考上來,以便讓其通過課堂學習,找到更加適合學習和今后發展的方法,把握好培智教育的大體教學方向,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為提高弱智學生綜合素質的任務。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各種教材、教輔資料,對其中的內容適當加工,以此來跟生活繪本相聯系,讓整個教學的內容能夠更加適合弱智學生的理解和學習,為其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語文素養的培育提供有利的學習條件。比如,對于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首先會學習簡單的聲母和韻母相關的內容。那么,教師在講授聲母時,就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這樣一個更加具體化、通俗化的形式,來激發弱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通過適當選取相關的課堂教學內容,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日常生活的熱情,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性較強的語文基礎知識,為其提高語文素養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
二、適當組織活動,活躍課堂氛圍
對于剛進入小學階段學習的學生而言,其自制力和注意力往往都遠遠不及初高中學生,在學習抽象的理論知識時,效率難免不高。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就可以根據生活繪本的相關內容,適當地組織和安排一些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更加積極、活躍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吸收語文知識。且由于弱智兒童的接受能力要比普通學生差,在長時間的枯燥學習中往往收獲不到什么知識,所以課堂活動的適當開展,對于弱智兒童的語文學習而言,有著更為特別的意義。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聲調是必學內容之一,也是重點內容之一。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聲調相關知識時,就可以設計一些簡單、易于開展但是又有利于學生理解聲調的課堂活動,這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生活,特別是可以讓弱智兒童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獨特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更加活潑的方式來讓學生理解和學習關于聲調的相關知識。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堂時間,以知識為基礎來開展一定的教學活動,就能為弱智兒童的語文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且這一活動緊貼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將生活這一繪本的相關內容展現給學生,讓其在“繪聲繪色”氛圍中學習、掌握具體的語文知識。
三、鼓勵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情況
弱智學生相較于普通的學生而言,其反應能力會比較差,速度會比較慢,同時他們還時常會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意與其他人溝通和交流,而這反映到教學上,就會出現教師很難及時掌握弱智兒童的動態學習情況,從而難以將生活繪本上的內容與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掛鉤。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在日常的教學等一切能與學生打交道的時刻,仔細觀察和思考、分析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是否正常。當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時,教師就必須及時地提醒學生,以此來保證每一個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發展,為其了解生活繪本提供一個保證條件。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生活繪本了解需要掌握的語文知識,也可以適當地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給學生布置一些難度、數量適中的課外作業,這不僅能讓學生利用好自己的課余時間,也能將課外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鞏固。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述完生活中一些物體的拼音寫法后,就可以適當地布置這樣一個開放性較強、有實際意義的課外作業:請大家根據所學的關于生活中物體的拼音的拼寫方法,回到家后選擇自己家中的幾樣物品,進行拼寫訓練,在下一堂課上向老師和同學展示。當學生完成這個作業后,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展示,對其具體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及時找作業反饋情況不太好的學生進行單獨的談話,并為其找到具體的問題所在。由此一來,教師通過適當布置課外作業,不僅可以讓學生將在課堂上接觸到的內容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幫助學生理解繪本中的內容,也給了教師一個了解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的機會,讓教師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之后的教學找到一定的改進方向。
四、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當前我們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各種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層出不窮。小學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的腳步,掌握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以此來讓學生的課堂學習變得更加有樂趣。尤其是對于弱智兒童而言,豐富的教學手段,能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繪本中的知識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在向自己傳遞,從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這些內容。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不妨嘗試著將課堂教學的手段變得更加豐富一些,以此來讓弱智兒童感受不一樣的語文課堂學習。
例如,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一直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對于弱智兒童而言,學習識字要比學習拼音更有難度。那么,教師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幫助弱智兒童有效地學習和掌握簡單漢字的聽、說、讀、寫,就必須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一些圖片和視頻的展示,讓學生掌握簡單漢字的相關知識。由此一來,教師將繪本教學進一步發展為視頻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以更加直觀的形式接觸知識,更能讓弱智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為其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心理基礎。
綜上所述,以生活繪本為教學的基本素材,可以讓弱智兒童在自己熟悉的內容中,以有趣的形式學習和吸收其中的語文知識,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文學素養。但生活繪本教學并不僅局限于繪本,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適當地開展活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造性地提出一些更加有意義的教學形式。這一方面可以高效地完成培智教育的任務,另一方面,更能讓弱智兒童接觸到不一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激情,以此來幫助他們在積極、愉快的學習中,理解語文學習對于他們今后人生的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從而助力弱智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貴學.生活化教學與培智小學語文教學[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3):294.
[2]金東瓚.培智學校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探索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