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榕
摘 要:英語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重要體現之一,而英文繪本是用圖畫與英文來敘述一個外語故事,表達特定情感,通過精美的繪畫和英文兩種媒介互動來講外語故事的一門藝術。小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英文繪本能特別吸引小學生的眼球,因此,繪本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近年來,把繪本引入英語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新的教學熱潮。立足于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目標維度,討論繪本與小學英語教材的“互補式”融合教學模式。
關鍵詞:英語核心素養;繪本;小學英語課堂;互補式;教學模式
新課標下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然而,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如下現狀:(1)英語課程常常缺失語境,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2)在一節課中,教師往往更加重視語言知識的教授,而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3)教師常常把語篇切割成段落式,把對話分成句子,使單詞脫離了語境,即孤立機械地去教一門語言,對語篇的整體意義關注不夠;(4)教師更注重考點,更注重講解語法,而忽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英語核心素養強調的文化品格教育在實際課堂中并未很好落實。因此,中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從“知識教學和技能教學”轉向“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要求教師重新解讀英語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結合教材,切實從語言知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四個維度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綜合能力。
一、繪本教學能夠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本文結合小學朗文英語的實際課例來分析如何借助適當的繪本,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繪本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能力
英語繪本話題豐富,素材精美,在英語課堂上將繪本作為增補的閱讀材料,不僅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如在小學朗文英語1A Chapter 6 Look at me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學習有關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的詞匯,如:tall/short/fat/slim/thin/old/young,以及學會用She/He is____ and_____.的句型來描述一個人。為了讓學生對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甚至情感的刻畫更加生動,我挑選了有關人物的繪本進行課堂教材的補充。安東尼布朗的經典繪本My mom,是一篇適合中低年段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原汁原味的繪本,引導學生來賞析一位美好、機智、勇敢的媽媽,感受溫柔細膩的母愛,同時播放該繪本英語的原聲錄音,讓學生賞析經典繪本的韻律美,接觸英美純正語調,這有利于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
學生通過模仿繪本進行繪本的創編或仿寫,培養知識的運用能力。比如在教授小學朗文英語3A Chapter 1 Weather and seasons一課中,發覺學生在學習了關于四季的天氣詞匯,如hot/cold/warm/rainy/cloudy/windy等以及問答天氣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Its .后,學生寫出來的短文還是千篇一律,平淡無奇。我認為課堂內容的單調和輸入方式的機械性是影響學生輸出不夠豐富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學生的英文水平不好,而是在描述四季、天氣的話題上,“腳手架”的搭建不夠,學生腦海里無法呈現豐富的情境。因此,在學習完該單元之后,我及時引入美國著名插畫家Richard Scarry手繪的經典四季繪本I am a bunny。這本繪本以一只可愛的小兔子Bunny的獨特視角來洞察這個美好世界的四季美景。很明顯,通過融入繪本,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高許多,不僅更加了解四季的特點,也主動用連貫的、豐富的英文表達,還會主動挖掘以往學習過的舊知進行潤色補充。我還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頭腦風暴,讓學生創編一個新的季節繪本故事: My favourite season,讓學生細心回憶四季的美好,以及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描述一下自己眼中的大自然。同時,我針對繪本以及學生的水平,適當擴充句型如My favourite season is.I like in+季節等結構,提供一個語言支架給學生參考,鼓勵學生大膽發揮想象能力,進行簡單的繪本或短文創編。這樣通過“解讀—賞析—討論—創編—分享”的環節,不僅學生能充分感知seasons和weather的特點,而且滲透了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育,提升了學生學以致用的學習能力。
三、繪本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
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小學生,繪本為他們提供了“自然習得語言”的情境。在教授小學朗文英語3B Chapter 2 Helping others這一課中,我不僅引導學生認真學習了有關家務的短語如:wash the dishes/sweep the floor/water the plants/make the bed等,以及引導學生學會運用How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型:How do you help at home? Iand.學生懂得了應該主動分擔家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愛家庭的責任感。但是課后,我發現有些學生跑來問我:“老師,那學校也是家,班上的衛生工作,如何用英文表達?”我才感覺到學生“吃不飽”,不應該局限在小家,而應該在“樂于助人”“熱愛勞動”這些話題上多擴充一些知識。于是,我通過查閱,給學生補充了兒童英語繪本故事Pigs to the Rescue,這則故事教會學生如何樂于助人,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學生讀了故事后,我提問孩子們:Do you want to be the pig?Do you like the pigs in the story?等問題,孩子們樂于助人的思維品質和學習雷鋒精神的文化品格被激活,課堂氣氛特別熱烈。
基于繪本教學對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有積極的意義,為了彌補主教材語境創設的缺失,蘇州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英語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戈向紅老師在2020年“外研社麗聲英語閱讀教學專家微課堂第21期”中指出,英語繪本可以和主教材融合進行教學,把繪本放入主教材,和主教材單元的其中一個板塊相融合,共用35分鐘,即“互補式”的繪本教學模式。優點在于繪本可以和單元某一個板塊相銜接,解決不增加課時的困難。戈向紅指出,我們在“互補式”的繪本與主教材的融合教學模式中,利用“三明治形式”,可以先教主教材,再教繪本,也可以先引入繪本,再進入主教材,還可以把繪本的內容放進主教材里面去教。但無論如何,繪本與小學英語教材的“互補式”的融合教學模式,正解決了英語課堂語境缺失的問題。
以小學朗文英語1A Chapter 4 My pencil case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抓住文具這個話題,巧妙選用關于文具的繪本,如《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一級上第一冊My noisy schoolbag中,通過介紹一只躲在書包里的吵鬧的松鼠不斷地將文具往書包外丟的繪本故事,我們可以設計“讀前—讀中—讀后”的環節,采用“互補式”的融合教學模式。
1.閱讀前:我們要達成三個教學目標
(1)激活舊知:羅列出孩子們已經學習的文具名詞pen/eraser/book/ruler和句型結構I have a/an.
(2)解決部分閱讀障礙:新詞匯pencil -case/pencil-sharpener/schoolbag,復數句型I have two/three/some.
(3)引起閱讀期待:如果你書包里藏了一只吵鬧的小寵物,你會放什么文具在書包里?每種文具只放一個嗎?從而引起學生對復數這個難點的學習期待。
2.閱讀中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教師要立足于新課標提出的以“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為活動設計理念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將教學目標素養化、教學方式活動化、教學活動情境化,引導學生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習得語言知識,運用語言技能,闡釋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評析語篇意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積極的情感態度,進而嘗試在新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表達個人觀點、情感和態度。因此,在設計閱讀中,教師應該思考3個問題:
(1)應該從什么元素或角度切入閱讀?如小學朗文英語1A Chapter 4 My pencil case和繪本教材《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一年級上第一冊My noisy schoolbag,共同的元素是stationary,那么就可以采用戈向紅老師提出的Five Fingers Rules ,結合圖表來解讀繪本和主教材的Setting -Character- Beginning- Middle- End。
(2)如何以大問題帶動小問題?如在這個課例中,一個是在pencil case里擺放整齊的文具,一個是在Schoolbag里被小松鼠不斷翻出來的文具,總而言之,都是以stationary為大方向,然后發散問題:Whose?Whats in it?How?這樣,學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閱讀,更加快速有效地提取閱讀信息。
(3)如何綜合前后文本理解繪本內容?如這兩本教材讀完之后,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進行詞匯和句型的總結,互補詞匯:關于文具的詞匯;互補句型:I have______;甚至互補語法:I have two/three/some+復數。
3.閱讀后:用concept questions開展思辨
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教師要運用遷移創新的方法,以應用實踐為目標,不斷地鼓舞學生走出文本,讓學生說自己的話。如在此課例中,我們不妨最后向學生拋出開放性的問題Do you like the squirrel?If you were Tom,will you be happy or angry?Why?從而引發學生的熱烈討論,將課程推向高潮。
因此,基于繪本教學在提升英語核心素養中的積極作用,針對現階段英語課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教師對語境創設不充分,對語篇意義關注不夠,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未能落到實處,以及很少引導學生發展運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現狀,我們更應堅信,將繪本融入主教材,不僅可以擴充學生的詞匯、句型知識,還可以有效彌補主教材情境的缺失,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用能力,培養閱讀素養。本文以小學英語朗文這套教材為探討對象,結合具體課例,闡述了“互補式”的繪本融合主教材的英語教學模式,分析了重要意義、概念和具體實施方法,對從事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章策文.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內涵、特點與和價值[J].教學與管理,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