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婉如
摘 要:對于在啟蒙教育時期的孩子來說,他們識字量的多少會對日后學習產生很大影響。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識起字來會有難度。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輕松識字,快樂地學習漢字呢?在教學中做出了大膽嘗試,在課上設計了多元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輕松識字
在小學時期,識字是開啟閱讀大門的關鍵,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及性格特點,通過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最終幫助學生打好識字基礎,養成良好識字習慣。
一、在游戲活動中識字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喜歡各式各樣的游戲,在游戲中學生的注意力會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于是我抓住了學生的這一喜好,把要學習的生字融入游戲中,讓學生在娛樂中產生識字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識字《口耳目》這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我導入了這樣的游戲環節:小朋友們,你們猜猜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學生搖了搖頭,之后我把一個“美羊羊”的毛絨玩具展現在學生面前,并讓學生細致地觀察它,我引導學生在“美羊羊”的五官上分別用紙片標上拼音,并讓學生大聲地拼讀,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用心感受“口”“耳”“目”的音和義。借著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我又組織學生跟隨我一起來做五官操,讓所有學生都站起來,跟著音樂的節奏一起做:“我們一起張大嘴巴,來說一說呀;我有兩只耳朵呀,兩只耳朵,我們來摸一摸;我們來看一看,我有一雙眼睛呀,一雙眼睛,我們一起來眨眼睛。”此時,班級里熱鬧起來了,有的學生情不自禁地開始主動地為生字組詞、造句,如此教學,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輕松地認識了生字。
識字教學中融入猜謎語游戲,也可以變教師給出謎面學生猜的方式為學生根據要認識的字自主編寫謎面,在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之外,也能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意識以及創新能力。如教學“全”時,學生自己編出“一個人姓王”的謎面;學習“員”時,學生自主編出謎面“寶貝頭上有個口”;學習“主”時,學生隨口說出“王上一點”;學習“晶”時,學生說出“三個太陽”“三個日”“三天”“天上一個太陽,下面兩個太陽”等。學生編寫謎面,發揮想象力,突出主體地位。
二、在多媒體圖畫中識字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被廣泛應用到各學科的教學中,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中缺乏專注力,而多媒體圖片色彩艷麗、生動、形象,能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可以使課堂氣氛更活躍,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而且使學生快速掌握了字詞的意思。
例如,在學習識字《大小多少》這節課時,我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兩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看圖片,想一想在圖片中發現了什么。之后,有的學生說:“上面的書包要比下面的書包大。”還有的學生說:“左邊的蘋果要比右邊的多。”還有的學生說:“我看到左邊的皮球多,右邊的籃球少。”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多媒體屏幕的圖片上,接著,我引導學生用“大、小、多、少”來說一句話,比如,有的學生說:“我的文具盒大,他的文具盒小。”還有學生這樣說:“我們班的男同學比較多,女同學比較少。”
新課標提出,要求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由于學生在學前階段就有了一些識字基礎,所以在這節課上利用多媒體圖畫來激起學生的識字興趣,學生識起字來并不是難事,有了興趣以后,就會有學習自信心,也能為日后識字做好鋪墊。
三、在語言情境中識字
很多漢字都需要在語言情境中才能領悟出含義。在過去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常常把識字這一教學環節建立單獨的模塊,然后單獨講解生字,這種生硬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深刻理解字的意思,很多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識字。基于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語言情境中識字,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胸、贊、振”等生字時,教師可以把這幾個生字放在一個語言情境中,比如說:“少年周恩來從小努力學習,有博大的胸懷和遠大的志向,他那種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人們稱贊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來識字,學生會更容易理解生字的含義,同時也有了文字解讀能力,提升了理解能力。
再以識字《日月水火》這節課為例,我們可以將要學習的生字融入語言情境中,比如說在課上由我來說,然后讓學生補充:每天太陽升起來,如果讓你用“日”這個字來組詞,你會組成什么?學生告訴我是“日出”,那么晚上太陽落山了,我們用“日”怎么組詞?學生說:“很簡單啊,就是日落唄。”接著,我給學生出示這樣的課件:孩子們,你們知道月亮在什么時候是最圓的?有學生說:在八月十五那天是最圓的,古代人認為圓月是最美的月亮,人們還用花好月圓這個詞匯來形容家家團圓;在學習“水”字時,我們可以給學生列舉生活現象,世間萬物生存都離不開水,如果人身體缺少水,就會生病,動植物也離不開水,都需要水來延續生命;在學習生字“火”時,很多學生對“火”都很熟悉,人們常常用“水火無情”來提醒大家要注意防水防火,避免引發災害,同時也用火來形容狀態,比如說,過年了,家家貼著紅色對聯,預示著日子紅紅火火。可見,在語言情境中識字,能夠讓學生找到識字的樂趣,進而調動學生主觀識字的能動性。
總之,小學語文識字方法是多樣化的,教師不應該只把學生固定在課本生字上,應該引導學生多種渠道認字,比如說從電視、報紙、書刊、網絡中識字,增加識字量。同時,教師還要從小學生的年齡及興趣愛好方面出發,給學生設計出多彩、生動、能愉悅身心的識字活動,讓學生一邊玩,一邊認識漢字,這樣不僅使教師在課上教得輕松,也使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充滿快樂。
參考文獻:
[1]張麗.遵循規律 教給方法 立足生活 輕松識字:“小學語文原點識字教學”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9(18):15-17.
[2]丁志華.興趣為媒快樂識字: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淺略[J].中華少年,2018(16):5.
[3]邵小玲.游戲識字,妙趣橫生:游戲識字在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