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香
摘 要:歷史的知識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的,它是一個沉淀而深厚的積累過程,它所蘊含的知識量巨大。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初中生因為缺乏耐心而不能長期保持學習的濃厚興趣,特別是理論和故事很多,學生容易厭煩無聊的歷史課堂。在初中歷史教育中,根據教師的情境教學法,可以改善課堂活動,讓學生保持對學習的熱情,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提高初中歷史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論述了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情境教學法;策略
一、 引言
在傳統的填鴨式歷史教學模式中,課堂的僵化和復雜使得學生無法對歷史研究產生興趣,他們只能通過保留的記憶來參加考試。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歷史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歷史教學理念得到更新,傳統教學方法不再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的變化,改變他們學習歷史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
二、 情境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改善課堂
歷史課堂教學的特點是既有趣又實用。根據情境應用指導方法可以大大改善學生對學習歷史的熱情,刺激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發展必須是在和教師良好互動的前提下進行的,這樣才可以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
(二)使學生能夠迅速準確地掌握和理解知識
在完整的歷史課程中,必須實現三個教育目標:一是向學生傳達基本知識;二是向學生傳達學習知識的過程,掌握學習方法;三是培養和改善學生的態度、感情,使學生在理解知識和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獲得新的價值觀認識。
(三)對學生進行有益的思想和道德教育
真實鮮明的課程指導過程更可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接近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深入對話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真相和強化信念。通過意識形態教育和歷史知識教育的結合,通過師生之間的雙向情感交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四)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歷史課堂上情景教學法的正確運用,可以讓教師的有意識的語言設計與學生的個人感情真正融合,可以為課堂上教授歷史創造最有利的環境,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還能為學生今后學習更多的知識打下基礎。
三、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準確、不鮮明的語言
情境教學法是初中歷史教學中最常見和直接的指導方法。但是,隨著教學法的不斷充實,有些教師逐漸忽視了語言的重要性,其中一部分甚至認為有了情景教學法的指導,語言早已是過時的了。事實上,如果教師能合理使用語言創設情境,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結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歷史教育中,語言可以創造一些情境,這是其他教學方法不可替代的。
(二)問題的設定過難或過易
在當下歷史課堂上,教師經常會提出問題讓學生們解答,然而這些問題卻往往不合理,對初中生而言太難了,面對教師的問題學生總是一臉茫然,課堂上“冷場”現象頻出。相反,當設定的問題太表面,沒有深度時,往往翻看教科書就能找到答案。創建這種問題的情境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且會讓學生對長期學習歷史失去興趣。
(三)學生主體作用經常缺失
現在的初中歷史教育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通過角色扮演創造情境可以更好地滿足這個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歷史教育中,有些學生自律性很差,讓教師對于學生的能力充滿了不確定,于是部分教師不敢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作用。因此,多數教師包攬一切,幾乎不給學生自我開發和創新的余地。這樣,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要作用完全在學生之上。
(四)選擇的影像與史實不一致
影視資源的運用在當下初中歷史課堂中已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手段了。因其獨特直觀的形象,讓其非常適合教師創設歷史教學所需要的情境。但是,電影和電視的素材畢竟有特定的主觀顏色,也決定了不能完全客觀地反映歷史事實。教師無差別地使用電影和電視資料,必然會誤導學生。
四、 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使用的具體策略
(一)使用準確的語言建立情境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逐漸提高。如果只依賴直覺性的情境指導,就會變成簡單、表面的指導,對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培養和訓練沒有幫助,刺激不了學生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更別提對于學生更高知識水平要求的滿足。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必須注意語言教育的作用。教師必須在仔細設計課堂、制作情境的同時使語言變得藝術化。藝術語言結合歷史情境,可以產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共鳴現象,提升學生的感知效果,并引導學生把他們的感知知識改善為合理知識,以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學部編版《貞觀之治》時,為了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并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本章的學習。教師通過語言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他是英雄,齊家治國,禮賢下士善納諫,他是個雄韜武略的帝王;但玄武門之變他殺了自己的兄弟,在他輝煌的一生中,留下了無法抹去的污點。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這一語言情境不僅解釋了皇帝的生活,而且也使學生們順利地進入本章節的學習,使學生對本章的語境有了初步了解,從而可以更容易地走近課堂,開始新篇章的學習。
(二)合理創設問題情境突破難點
雖然歷史是在回顧過去,但是回顧過去的目的是解決現在和未來的問題,而要達到這個解決問題的目的,首先必須得理解歷史。當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理解歷史知識,學生很難明確理解和解釋的知識的要點被稱為教學難點。創造問題情境大大有助于突破教學的難點。問題情境是把問題隱藏在啟蒙的具體情境中。教師設計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
“撥開云霧見天日”的感覺,打開各種層次的思考鏈,取得理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