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莉莉
摘 要:在現代教育改革機制下,國家對初中地理教育開始越來越重視了。在當前教育中,基于現代教育理念,地理課堂教育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依據現代教育理念,初中地理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應該認真落實教育部門的建議,立足于學生的學科特點和學習情況,采用研學旅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授課,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提高,讓學生更加真實地學習地理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文章就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在課堂教育中采用研學旅行提出相關的策略,希望能夠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研學旅行;初中地理;課堂教學
一、 引言
中國研學旅行政策是2016年由教育部提出來的。在初中地理教育中采用研學旅行教育能夠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更好地奠定知識基礎。同時,將研學旅行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對促進課堂教育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能夠積極利用這一教育政策,提高學生的課堂地位,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全面落實對學生的全方面素質的培養。
二、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采用研學旅行的教育價值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在現代教育中,采用研學旅行教育,能夠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親身經歷,這比任何一種課堂教育方式都直接、有效。同時這種教育方式突破了課堂教育的限制,讓學生能夠零距離地接觸知識,使得課堂知識向自然環境、生活領域和社會互動領域延伸。對提高學生的區域認識水平和綜合思維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研學旅行是一種促進地理課程“知行合一”的有效方式,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可以在實踐中進行培養,但是需要一定的途徑來實現。而研學旅行就是利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去思考和學習,讓學生走出課堂教育,從而打破課堂教學的常規模式,這種教育方式對促進學生區域認知和思維能力有著顯著的效果。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人地協調觀念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教師要能夠深入課堂教育中,依照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育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研學旅行有助于教師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立足于活動區域對地理活動進行全方位的設計,并對活動所涉及的地理知識和內容進行重新構建,引導學生真正投入地理學習中,促進學生情感和知識的提高,同時也起到豐富學生見解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人地觀念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實際問題,從而重構自身的知識體系。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與傳統教育方式相比,采用研學旅行教育方式,更能夠起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效果。讓學生滲透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從而產生創新意識,同時在經過實地學習之后,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而且這是傳統教育所不能與此相比的。在傳統教育中,教師需要著重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成績,部分教師哪怕有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表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研學旅行中,教師可以通過更為具體、詳細的教育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從而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在旅行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并在常規的教育中,起到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 初中地理教育實施研學旅行教育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研學規劃,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在研學旅行教育中,學生作為旅行教育的主要參與者,應該讓他們了解研學規劃及旅行相關的內容,以便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如旅行路線、交通方式、目的地等,學生會根據這些線索去提前了解相關的環境以及所需要帶的東西和設備等私人物品,同時教師也應該給學生一些建議。例如,在教學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到鼓浪嶼研學,讓學生去那里感受一下當地的氣候環境,還可以讓學生傾聽有關的人文歷史等。在出發之前,教師需要做好相關的指導和引領工作,向學生說清楚研學的地點、目的、時間等;其次要讓學生事先查找相關的書籍和資料,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這樣學生在研學的時候才會更加深入,也才會更有方向和目的。在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要對當地的名人故居、建筑群、海盜文化等進行專門的講解,這樣才能夠保證研學活動的有效性和整體性,從而實現研學的真正意義。
(二)鼓勵學生多思考,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地理知識有著很強的學科性,由于地理環境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研學的時候,教師要能夠以實際情景為教學案例,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感知能力,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研學中,教師要注意抓住機會,對學生以往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幫助學生解決相應的問題,從而使得學生深入地理學科的學習中。尤其是要對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區域特色等進行分析,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例如,在教學新湘版初中地理《世界的聚落》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北京遠古人生存過的地方,讓學生去真實地感受,同時在研學時候,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教育,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還要讓學生認真思考古代猿人是如何生活,如何交流,如何捕獵的等。激發學生的智慧,通過提出相關的問題和最后分析問題,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開展多種樣式的研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深入到教材,挖掘相關的知識,并將其作為教學的常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這樣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才能夠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根據當地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找到教材與本地知識的切入點,并發揮本地資源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提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善于發現和利用本地資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研學旅行的地點。讓學生不單單是在教材中了解相關的知識,還能夠在實際場地去學習和體驗。這樣更能夠讓學生接觸到具有相關文化背景的知識,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凝聚能力都能夠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