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活方式的改變直接促進了人們體育意識的改變。終身體育教育為體育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對學校體育改革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因此,以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的中學體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學體育;終身體育;有效策略
引言
當前,我國的中學體育與終身體育齊頭并進。它是根據終身體育的概念進行體育教學。在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的同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這不僅保證了學生在學校期間的身體健康,而且還鼓勵學生在離開學校后繼續進行體育鍛煉以保持健康。因此,在中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具有重要意義,這對他們的未來成長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對于研究如何發展終身體育思想也具有現實意義。
1.貫徹終身體育概念的意義
中學體育鍛煉是對學生的最長,最豐富的體育指導,對這一時期個人體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施終身體育思想也是中學體育的主要目標。它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而且可以糾正學生的體育觀念,使學生養成鍛煉更多的良好生活習慣。在傳授體育鍛煉知識的同時,學生應感受到體育比賽的魅力,并了解體育精神。在中學體育中,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年齡和性別特點設計相應的課程訓練,以指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
2.終身體育在中學體育中的實施狀況
2.1學校單方面強調錄取率,學生承受巨大的錄取壓力
中學階段受到教育選擇制度的限制,中考和高考都引起了學校,父母和社會的關注。因此,提高學業成績已成為學生努力的方向,追求高分也是學校和教師的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形成了注重文化教育,忽視體育的氛圍,因此減少了體育課的上課時間。為了追求入學率,一些學校甚至取消了體育課。學校重視入學率,直接影響學生對運動的理解。導致學生面臨巨大的壓力。即使學生們有體育鍛煉的機會和條件,他們也沒有時間參加。即使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他們也必須放棄體育而致力于文化課程的學習。
2.2體育教學指導思想不統一,教學條件有待改善
體育活動是圍繞某些體育指導思想開展的。但是,隨著將多元化的體育思想觀念引入中學體育,中學體育的指導思想變得支離破碎,中學體育的目標也變得模糊。這使得很難統一體育教育的評估標準。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學體育的最終教學效果。體育的指導思想不統一,直接影響體育課堂教學。體育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特別是對體育文化的有效滲透。此外,體育資金不足和體育設施不完善嚴重影響了體育活動的發展。
2.3對體育指導思想的模糊理解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和創新,體育中提出和引入了許多新概念,如“創新體育”和“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這些概念的形成無疑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多樣化。但是,如果沒有統一,標準化的教學體系,這些概念將只會模糊教育和教學的概念,并使體育鍛煉的概念更加分散。中學體育應采用更多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明確的目標,同時統一多個概念,以確保教學質量。
3.終身體育思想在中學體育教育中的貫徹研究
3.1加強學校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提高終身體育教育的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身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科學的發展為人們帶來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并引起了許多健康問題。可以看出,終身體育的內容不僅限于體育的范圍,而且還滲透到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上。因此,有必要加強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將體育鍛煉,運動技能與健康理論相結合,開展體育健康教學,使學生學會掌握各種健康與健身知識和方法,積極參加健身活動,提高學生的終生身體素質。可以看出,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是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之間的根本聯系,是實現終身體育的關鍵。
3.2完善體育教學評價方法
教學評估是評估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為貫徹終身體育的思想,有必要進一步完善體育評估模型,將體育與學生評估相結合,以終身體育為基準,確保教學方法和教學目的的一致性,并建立終身體育的評估機制。使用多元化的評估方法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客觀地反映學生體育學習的現狀,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教師的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合理性。從而進一步完善體育教育體系。此外,體育教學評價不僅要著重于學生理論知識和體育技能的評價,而且要對學生素質的綜合評價,對學生健康知識,體育態度,體育參與的綜合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結語
簡而言之,中學階段是終身體育教育的重要時期。終身體育教育將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觀念。因此,我們應該對中學生的體育運動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深刻理解學生的體育技能,完善教學評價模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余貫中.對中學體育教育如何貫徹終身體育思想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 2014, 04( 01) : 74-75.
[2] 高英.初探中學體育教育如何貫徹終身體育思想[J].中國校外教育, 2015( 20) : 155.
作者簡介:藺少楠(1985.5-),男,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體育教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長春市晨宇希望中學? ? 吉林長春? ?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