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霄羽 裴佳勇
摘 要:文章立足“十四五”時期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導向,綜合運用文獻調研、網絡調研和比較研究法,歸納出蘇州市檔案館立足館藏特色檔案在服務理念、手段、內容和目標等方面的特點:思維前瞻、善用社媒、突出中心、目標高遠;基于蘇州實踐,結合其他檔案館經驗,提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我國綜合檔案館特色檔案服務的實現路徑——加強特色檔案資源建設;打造特色檔案品牌符號;融入地方發展大局。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特色檔案;檔案服務;絲綢檔案
分類號:G273
Advanced Model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Serv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uang Xiaoyu , Pei Jiay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Based on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undertaking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zhou Archives in terms of service concept, means, content and objectives: forward-looking thinking, making good use of social media, highlighting the center and aiming at high goals; Based on the practice in Suzhou and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archiv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service in Chinas comprehensive archives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resources; Creating the brand symbol of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Integrating in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local development.
Keywo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Archives; Archives Service; Silk Archives
202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國家檔案局局長陸國強在2020年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上指出,2021年全國檔案工作要以推動檔案事業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補短板、強弱項、破難題、提質量。可見,高質量發展將是“十四五”時期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主基調和總導向。
筆者在調研綜合檔案館利用服務的先進典型時發現,蘇州市檔案館(下文簡稱蘇州館)自2017年,館藏29,592卷近現代蘇州絲綢樣本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之后,高度重視并深入挖掘絲綢檔案資源,開展了一系列成效卓著的特色檔案服務,契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備受業界關注,由此引發筆者研究興趣。
2021年3月10日,筆者以“特色檔案”+“服務”為檢索詞在知網、萬方、維普、人大文庫做主題檢索,命中254篇論文,僅7篇直接相關。筆者以TI=(“Special Archiv*”)And TI=(“Service*”)在中國人民大學外文發現平臺(含Web of Science、ProQuest、Springer、EBSCO等數據庫)檢索,未命中文獻。可見,國內外學界特色檔案服務的成果不夠充足。
細析國內文獻內容,朱靜等提出地方特色檔案資源服務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的策略——開發地方旅游檔案、名人檔案和企業檔案[1];湯萌等以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為例,探索高校圖書館名人特色檔案資源創新服務的方法[2];鄢嫦探究紅色檔案融入高職紅色基因傳承教育的路徑[3];程棟梁從內生型建設、外向型傳播、效能最大化等方面提出特色檔案服務高校建設的方法[4];石廣海闡釋地方特色檔案服務鄒平縣發展的路徑——整合地方旅游檔案、利用地方名人檔案、開發企業特色檔案、開發對外開放檔案[5]。已有成果雖能初步總結出特色檔案服務的方法,但研究較零散,關注主體多為高校而非綜合檔案館,既缺乏聚焦地方特色檔案服務的典型研究,又缺乏將特色檔案服務與高質量發展結合的案例。
因此,筆者根據學界論述和政策規定,輔之以蘇州館(含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立足絲綢檔案提供特色服務的工作實踐,對蘇州館的特色檔案服務進行典型研究;在歸納蘇州館特點優勢的基礎上,綜合其他檔案館的服務經驗,提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檔案館特色檔案服務的實現路徑作為文章內容的創新點。
據所查文獻,國內學界并未界定“特色檔案服務”概念,只解釋了“特色檔案”概念。陳子丹認為,“特色檔案是記錄和反映本地區、本民族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文化等方面特點的,具有重要影響和利用價值的,經過科學整理的各種載體的原始記錄”[6];顏湘云指出:“特色檔案指在本地區、本行業、本部門具有一定特色和代表性的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形成的檔案。”[7]以上定義的共同點是突出特色檔案的內容特點,卻未指出其形成主體,且定義要素不夠完整。筆者基于新《檔案法》(2021年實施)中的檔案定義,吸取以上解釋中的合理之處,將特色檔案定義為: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從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動直接形成的,具有地區、民族、行業、部門或人物方面的獨特性和代表性,且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
依據特色檔案概念,特色檔案服務可被定義為:檔案館對館藏中具有地區、民族、行業、部門或人物方面獨特性和代表性的檔案進行開發,以滿足社會各界利用需求的行為活動。此定義界定了服務主體(檔案館)、服務客體(特色檔案)和服務對象(社會各界)。
高質量發展作為近期一種政策提法,檔案界暫未研究其內涵,也未進行概念界定。王春新認為,高質量發展即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綠色低碳和協調共享[8];朱啟貴認為,高質量發展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9]。綜合以上觀點,筆者參考經濟學研究成果的解釋,認為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即檔案事業貫徹先進理念,提質增效、創新為先,實現質與量的平衡發展。
新《檔案法》規定:“檔案館應創新服務形式,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這表明“形式創新、功能強化和水平提升”即檔案館服務的評價指標。
遵循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結合《檔案法》對檔案服務的規定,筆者經文獻研究、案例分析和網絡調研認為,蘇州館立足絲綢檔案開展的服務正是綜合檔案館特色服務的先進典型,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依據服務要素,筆者提取蘇州館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提升,將其特色服務的特點優勢歸納為以先進服務理念為指導,借助高效服務手段,提供優質服務內容,實現助力地區發展、城市建設和國家大局的高遠目標。
3.1思維前瞻——用戶培育的未來觀
蘇州館的先進服務理念首先表現為思維前瞻,呈現用戶培育的未來觀。蘇州館通過與學校合作,充分發揮絲綢檔案的教育功能,著力培育絲綢檔案的未來用戶。
(1)館校聯動宣傳絲綢檔案,廣泛培育青少年用戶
蘇州館積極與本市中小學校合作,面向學生開展絲綢檔案宣傳教育。如2019年在市一中舉辦展覽,展出絲綢樣本、商標、工藝單、婚書及貿易檔案等[10];2017年邀請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及其家長來館參觀絲綢檔案、吳門珍檔等展覽,互動交流[11]。以上案例表明,蘇州館將中小學生作為用戶培育的重點對象,向其宣傳絲綢檔案,幫助青少年了解特色館藏,增進對絲綢檔案的關注。
(2)定向出版編研成果,針對性培育青少年用戶
蘇州館勇于探索,出版特色檔案編研成果以培育絲綢檔案潛在用戶。2019年編寫的“我是檔案迷”叢書以對絲綢檔案的發現、申遺、發展為主線,采取故事書、漫畫書、游戲書的編寫形式,成為國內首套面向青少年的檔案類書籍,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贊賞。[12]蘇州館針對青少年定向出版檔案編研成果,幫助青少年接受絲綢文化的熏陶,激發對絲綢檔案的興趣。
從館校聯動到定向編研,體現出蘇州館服務理念的長遠開闊,把青少年作為用戶培育的重點對象,讓蘇州的社會記憶和絲綢文化得以弘揚和傳承。
3.2善用社媒——館藏宣傳的倍增器
蘇州館的高效服務手段主要體現在善于利用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作為館藏宣傳的倍增器,將絲綢檔案的獨特魅力不斷放大,不斷增強絲綢檔案的品牌影響力,取得了在傳統媒體時代無法實現的效果。
(1)巧借社會熱點宣傳館藏
蘇州館善于把握社會近期熱點,撰寫微信推文以及時宣傳絲綢檔案。如以2020年下載榜第一的熱門古風模擬經營類手游《江南百景圖》為主題,將游戲中“蘇州府”的蘇州元素與現實世界中的蘇州絲綢緊密關聯。[13]又如以2020年熱播劇《三十而已》女主角顧佳的穿衣打扮為切入點,介紹絲綢品種及專業術語,宣傳絲綢檔案。[14]以上案例表明,蘇州館對社會熱點事件觸角敏銳,擅長挖掘社會熱點與絲綢檔案的關聯開展宣傳。這既打破了政務社媒的刻板印象,又巧妙“蹭熱點”,將絲綢檔案知識寓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2)開展檔案“微編研”宣傳館藏
蘇州館善于挖掘絲綢檔案背后的故事進行“微編研”,以契合新媒體環境下碎片化、即時性的閱讀特點。如2020年借助館藏絲綢商標檔案,推出《穿越!回到民國,看看蘇州絲綢老商標》等兩期推文,介紹民國時期蘇州私營絲綢企業商標。[15]又如挑選民國絲綢婚書、清代柞蠶蜀錦、真絲蠟染寒山拾得圖等珍貴檔案,2018—2020年撰寫《絲綢檔案背后的故事—一位來自蜀地的“東方美人”》[16]等系列文章。再如對絲綢專家范存良生平做專題介紹,幫助公眾了解蘇州絲綢發展史上的大師級人物。[17]以上案例表明:蘇州館借助社媒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群體廣的優勢,及時開展“微編研”,利于傳播絲綢檔案的文史知識并豐富市民精神生活,提升服務成效。
敏銳把握熱點,撰寫微信推文和開展微編研,體現出蘇州館的服務方式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社媒等先進手段宣傳特色館藏和特色服務,加深公眾了解,提高自身影響力。
3.3突出中心——服務社會的大局觀
蘇州館的優質服務內容體現在緊密結合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注重特色檔案資源開發,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1)發揮絲綢檔案資政功能,服務黨政機關的中心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蘇州館注重挖掘絲綢檔案中的紅色資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建國70周年紀念等中心工作服務。如2019年啟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讀檔演講活動,邀請職工品讀檔案、暢談檔案故事[18];2019年精選近百件絲綢檔案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尋找絲綢檔案中的紅色基因”主題展[19];聯合震澤鎮政府在吳江絲綢文化創意產業園再次辦展。蘇州館開展的讀檔演講活動和主題展覽,既體現了絲綢檔案蘊含的紅色基因,又展現了檔案部門履行“為黨管檔”政治職能、為黨的政治生活服務的創新形式,助力開展黨史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宣傳革命傳統文化。
(2)提供絲綢檔案應急信息,助力企業應對疫情的中心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對蘇州絲綢產業帶來巨大沖擊。蘇州館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絲綢檔案應急信息服務,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赴吳江高新區與紡織企業代表座談,企業家們對絲綢檔案中的技術檔案、營銷檔案、對外交流檔案等興趣濃厚,表示這些信息對出口產品結構調整幫助很大。[20]面對疫情影響,蘇州館主動助力當地絲綢企業渡過難關,彰顯了檔案部門的責任擔當和大局意識。
從發揮資政功能到提供應急信息,蘇州館的服務內容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體現出胸懷社會、服務大局的意識,以開拓創新的方式發揮絲綢檔案的作用。
3.4目標高遠——從地方走向全國
蘇州館既立足于檔案工作,又跳出專業圈,將絲綢檔案工作置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實施的宏觀背景下予以發展,最大限度激活地方特色檔案的價值,從文化、經濟、政治三方面實現“從地方走向全國”的高遠目標。
(1)打造蘇州城市文化的“嶄新名片”
蘇州作為久負盛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擁有諸多響亮的城市名片,如古典園林、中國昆曲、中國古琴、宋錦、蘇州香山幫等。蘇州館借助絲綢檔案成功申遺的東風,逐步將絲綢檔案打造成當代蘇州城的嶄新名片,為蘇州城發展注入濃郁的文化氣息。例如,2018年蘇州館參加由江蘇省政府主辦的江蘇書展,展出的《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檔案》一書入選“2017蘇版好書”[21];2016年蘇州館參加第五屆中國蘇州文創博覽會,推出絲綢專題展吸引6000人次參觀[22];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計劃于2022年開館,成為全國地市級第一家“中”字頭絲綢專業檔案館。以上案例均表明,通過參加書展及文創博覽會、建設專題檔案館等舉措,蘇州館積極塑造絲綢檔案的文化品牌,努力將其打造成蘇州城市發展的新文化標桿,也推動蘇州成為全國重要的絲綢文化中心之一。
(2)打造地方經濟復蘇興盛的“檔案引擎”
近年來,蘇州館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開發絲綢檔案的潛在經濟價值。與18家絲綢企業合作建立“蘇州傳統絲綢樣本檔案傳承與恢復基地”[23],取得年銷售額約2360萬元、凈利潤約420萬元的成績;與企業合作研發的宋錦,成為2014年APEC會議晚宴上各國領導人及其配偶身穿“新中裝”和2015年世乒賽頒獎禮儀服裝的面料[24]。蘇州館通過檔企合作,不僅使絲綢檔案的經濟價值得到體現,更有力地推動蘇州絲綢行業的繁榮,助力當地絲綢產業的技術創新與品牌塑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為產業發展賦予強大檔案動能,起到“檔案引擎”的驅動作用。
(3)打造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實施的“政治紐帶”
蘇州館緊跟國家需要,利用絲綢檔案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一方面,提升絲綢檔案影響力。從2011年起,將絲綢檔案從地市級逐步上升至省級、國家級、洲際級乃至世界級的檔案文獻遺產。另一方面,抓住申遺成功契機在海外宣展。2016年在第101屆國際世界語大會上布展[25];赴法、德、捷克、瑞士、芬蘭等歐洲多國進行檔案展覽;參與國家檔案局在聯合國教科文總部的展覽[26]。蘇州館敏銳意識到絲綢檔案的獨特價值,將其從偏居一隅的地方檔案文獻遺產上升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類共同記憶財富。這一價值的提升,其影響不僅在于檔案本身,更吸引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推行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在國外布展交流,講述中國絲綢的千年故事,為海外民眾展現中國絲綢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從檔案視角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文化詮釋。
從打造文化名片到促進產業復興再到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體現出蘇州館的服務目標具有格局宏大和不斷提升的特點,在這一過程中,地方特色檔案的價值得以逐步提升。
基于上文分析的蘇州館特色檔案服務的特點優勢,結合國內其他檔案館的服務案例,筆者從資源建設、品牌塑造、融入大局三方面提出高質量發展導向下綜合檔案館特色檔案服務的實現路徑。
4.1立足地域背景,加強特色檔案資源建設
資源建設是檔案館提供服務的基石,特色檔案的多寡直接影響其服務效果。我國各級綜合檔案館應立足所在地域,加強特色檔案資源建設,夯實資源根基。
特色檔案資源建設類型,可從歷史文化遺存、風景名勝、地方名人、名優特產、民俗文化、民間音樂、紅色旅游、歷史紀念地、宗教文化九大主題考慮。[27]特色檔案資源建設,可采取內外并行的方式加以擴充。對內,以系統思維為指導,積極挖掘并整合館內富有特色的檔案資源,借助數字化手段打破檔案實體的物理間隔,使其系統化、專題化,有助于發現不同檔案資源之間的關聯。據文獻調研,蘇州絲綢檔案的再發現就歸功于此。蘇州館20世紀末集中接收轉制、破產、關閉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檔案,涵蓋25個行業、582個全宗,從中整合41家絲綢企業檔案,使絲綢檔案由8萬余件增至30萬余件。[28]這批珍貴的絲綢檔案成為蘇州館的鎮館之寶及后來申遺的核心。對外,檔案館應建立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的特色檔案資源共建機制。特色檔案因內容豐富、類型眾多等特點,可能散存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藝術館及民間。檔案館應建立協作共建機制,建立地方特色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實現地方特色檔案資源共建共享,推動特色檔案資源種類的豐富及品質的優化。如蘇州館采取檔案系統內館際合作、系統外館際合作、館會合作、館政合作等7種模式面向全國征集絲綢檔案[29];江蘇太倉市檔案館與市攝影家協會、太倉日報、太倉電視臺共同搭建聲像特色檔案征集平臺[30]。可見,特色檔案資源的多主體共建機制在實踐中已有很多。
4.2挖掘檔案文化內涵,塑造特色檔案品牌符號
品牌是一種無形的戰略資源。品牌文化指通過賦予品牌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建立鮮明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內外傳播途徑幫助消費者形成品牌高度認同,樹立品牌忠誠度,最終具備品牌信仰。[31]特色檔案作為承載無形品牌發展的有形物質載體,蘊藏著濃郁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民間藝術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當前,檔案館在構建地方特色檔案文化品牌上面臨品牌建設體系化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宣傳推廣力度不強等劣勢。[32]對此,檔案館應著力挖掘特色檔案的文化內涵,借助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政務社交媒體,通過撰寫內容新穎有趣的推文、制作小視頻等形式,不斷擴大特色檔案資源影響力。通過溯源特色檔案所承載的地域文化,將其塑造成本地區特有的品牌符號,成為區域性鮮明的文化印記,為地區發展打上檔案“烙印”。
近年來,我國檔案館已嘗試通過利用特色檔案弘揚地域文化進而實現特色檔案品牌符號確立與固化。如蘇州館通過開設展覽、參加博覽會、編研等手段將蘇州絲綢檔案打造成城市文化名片;山東東阿縣利用阿膠檔案深入挖掘阿膠的滋補文化、美容文化和學術文化,助力東阿地域文化傳承和對外傳播文化價值理念[33];山東濰坊市檔案館利用濰坊風箏檔案為創新濰坊國際風箏會形式及政府決策、傳承濰坊風箏歷史記憶、傳播濰坊風箏文化服務[34]。上述案例表明,檔案館利用地域特色檔案,實現了從“特色檔案載體——特色檔案文化——特色檔案品牌——城市文化名片——地域文化傳承”的價值提升,這為各級檔案館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現實路徑。
4.3打破思維藩籬,有機融入地方發展大局
綜合檔案館可借鑒蘇州經驗,勇于打破固化思維,樹立立新求變的新思維,展現新時代檔案館新形象。既立足檔案工作本身,又不囿于檔案圈,以更宏觀的視角、更廣闊的視野思考特色檔案對本地區發展的服務力與貢獻力。馮惠玲教授早在十幾年前就指出:“檔案信息資源可以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作出貢獻,這些貢獻力之間具有并存、融合、疊加的關系。”[35]這一理論判斷已為諸多實踐所證實。檔案館可從契機意識和服務成效兩方面著手融入地方和國家發展大局。
第一,強化契機意識,以特色檔案服務重大事件。
機遇可遇而不可求。檔案館應強化契機意識,對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保持密切關注,把握重大政策、重大活動、重大項目等契機,以特色檔案資源服務地區和國家重大事件。尤其應關注地方出臺的全局性政策方針,如產業發展規劃、五年計劃等。如2012年蘇州市政府下發《市政府關于印發蘇州市絲綢產業振興發展規劃的通知》,蘇州館發現絲綢檔案在其中大有可為,遂將其列入工作重點;河北青龍縣檔案局以承辦第二屆秦皇島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為抓手,將青龍地方特色照片制作成旅游宣傳專題片等,受到好評[36];湖南湘西土家族歷史檔案在推動湘西永順老司城遺址成功入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起到重要作用[37]。由此可見,檔案館通過特色檔案為地方重大活動提供服務,效果顯著。
第二,拓寬服務對象,提升特色檔案服務成效。
檔案館應以服務為導向,拓寬特色檔案資源服務對象,因地制宜,大膽探索,激活特色檔案資源的經濟價值、資政價值、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等,著力提升特色檔案服務效果。如蘇州館將絲綢檔案服務對象從黨政機關延伸至絲綢企業和社會公眾;湖南漣源市檔案館建立“藥物標本圖解及處方秘方”特色檔案43卷,全面記錄漣源中草藥狀況,為該市民族醫藥研究提供重要文獻資源[38];浙江富陽市檔案館利用“富春山居”特色檔案資源,參與該市新農村精品工程等重大活動,弘揚富陽人文精神[39];太倉市檔案館建立“名、特、優”產品檔案資源庫,為推介太倉地方特色產品、服務太倉制造業發揮積極作用[40]。上述案例均表明,檔案館依托特色檔案,起到了對地方絲綢產業、中醫藥產業、制造業等經濟活動及文化教育活動的支撐作用。可見,只要檔案館服務意識強烈、服務手段先進,便完全能借助特色檔案取得良好的服務成效,實現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
注釋與參考文獻
[1]朱靜,楊大慶.地方特色檔案資源服務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研究[J].檔案時空,2019(2):14-15.
[2]湯萌,郭晶,袁繼軍.高校圖書館名人檔案特色資源創新服務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1(1):63-68.
[3]鄢嫦.紅色檔案教育價值的實現路徑研究[J].山西檔案,2020(6):158-163.
[4]程棟梁.談高校特色檔案功能的發揮[J].北京檔案,2019(1):28-30.
[5]石廣海.做好地方特色檔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J].山東檔案,2010(4):53+60.
[6]陳子丹.建立民族地區特色檔案[J].云南社會科學,1996(3):59.
[7]顏湘云.加強特色檔案管理,走活檔案工作這盤棋[J].檔案天地,1997(2):27.
[8]王春新.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及目標[J].金融博覽,2018(5):42-43.
[9]朱啟貴.建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N].文匯報,2018-02-06(012).
[10]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喜迎國際檔案日 絲綢檔案文化進校園[EB/ OL].[2021-01-31].https://mp.weixin. qq.com/s/MDpwhbkHnauytA5faNbt8g.
[11]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童眼看蘇州 遇見古城記憶[EB/OL].[2021-01-31].https://mp.weixin. qq.com/s/j3tDkzlQFUShEM1ul-ZG8g.
[12]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穿梭古今,嬉游蘭臺:國內首套青少年檔案類讀本“我是檔案迷”叢書面世[EB/OL].[2021-01-31].https://mp.weixin. qq.com/s/CadL1BRYrRgshjIOD19Ybg.
[13]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二次元里的蘇絲、蘇繡[EB/OL].[2021-02-07].https://mp.weixin.qq.com/s/ ma-LJQ4nmLn_RWpt9ZBkRg.
[14]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被顧佳種草后發現,原來真絲分類這么多……[EB/OL].[2021-02-07].https://mp.weixin.qq.com/s/ NbgYKPBCr5eJ0b_qXmYgfQ.
[15]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穿越!回到民國,看看蘇州絲綢老商標[EB/OL].[2021-02-07].https://mp.weixin.qq.com/s/jsFBTm54-B8FfV7Ck2Jerg.
[16]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絲綢檔案背后的故事|一位來自蜀地的“東方美人”[EB/OL].[2021-02-07].https://mp.weixin.qq.com/s/ 2TdMCaAnBE8jv_j5PeYlO.
[17]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匠心筑夢 花開晚照—館藏名人檔案之絲綢印花專家范存良[EB/OL].[2021-02-07].https://mp.weixin.qq.com/s/ YKcdMAS91JKzRYhZBwZ9lg.
[18]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讀檔歷史頌中華 永葆初心譜新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讀檔演講活動正式啟動[EB/OL].[2021-02-06].https://mp.weixin.qq.com/s/ t9lkkbTi1NnQyWW427Uajw.
[19]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主題教育進行時:重溫歷史 感悟初心 這場紅色展覽你不能錯過![EB/OL].[2021-02-06].https://mp.weixin. qq.com/s/GFeItICvHO-lDN-5nbrxqQ.
[20]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推動六穩六保,檔案“賦能”絲綢紡織企業發展[EB/OL].[2021-01-31].https://mp.weixin.qq.com/s/ g8lEPfMwcWmtv6PzLhVWfg.
[21]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近現代中國蘇州絲綢檔案》亮相第八屆江蘇書展,獲評“2017蘇版好書”![EB/OL].[2021-03-07]. https://mp.weixin.qq.com/s/MT3J_ s7OB6UOR2O-upqYnQ.
[22]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絲綢檔案亮相第五屆中國蘇州文化創博會[EB/ OL].[2021-03-07].https://mp.weixin. qq.com/s/-U2cZBOQNhYL4zm7OdLH9A.
[23]欒清照,陳鑫,楊韞.激活檔案資源 賦能產業發展——開創絲綢特色檔案收、管、用新模式[J].檔案與建設,2018(11):74-77.
[24]陳鑫,程驥,楊韞.地方檔案文獻遺產保護開發研究——以蘇州絲綢檔案為例[J].檔案與建設,2020(6):42-46.
[25]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絲綢樣本檔案亮相國際世界語大會[EB/OL].[2021-02-07].https:// mp.weixin.qq.com/s/g1TqBQZb1XNvjDGl076_w.
[26]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蘇州絲綢檔案成功申遺三周年|用絲綢檔案講好中國故事(上)[EB/OL].[2021-02-07].https://mp.weixin. qq.com/s/K2RXt_GbRtPYOjQyerk07w.
[27]李曉靜.整合特色檔案資源 促進區域文化傳播—以北海(濰坊)文化為例[J].檔案,2010(3):48-51.
[28]陳鑫,卜鑒民,方玉群.柔軟的力量—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搶救與保護絲綢檔案紀實[J].中國檔案,2014(7):29-31.
[29]周玲鳳.檔案資源征集實踐與探索—以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檔案征集工作為例[J].檔案與建設,2017(11):82-84.
[30][40]王敏紅.挖掘地方特色資源 探尋檔案征集路徑—以太倉市檔案館開展地方特色檔案征集為例[J].檔案與建設,2017(4):83-85.
[31]黃霄羽,張云.檔案支撐企業品牌建設的表現和實施路徑[J].檔案與建設,2018(1):12-17+92.
[32]黃程平.地方特色檔案文化品牌構建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9:28-29.
[33]于睿智,王云慶.地方特色檔案開發與區域性文化傳承的研究——以東阿阿膠檔案為例[J].山東檔案,2019(3):7-10+15.
[34]馮恩杰.地方特色檔案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研究—以濰坊風箏檔案為例[J].人文天下,2019(17):67-73.
[35]馮惠玲.檔案信息資源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綜合貢獻力[J].檔案學研究,2006(3):13-16.
[36]劉水英,王賽春,張艷娟.特色檔案增加文化底蘊 魅力山城開啟旅發新篇—青龍檔案人工作側記[J].檔案天地,2020(8):7-8.
[37]石敏,趙局建.土家族歷史檔案保護研究—以永順老司城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例[J].蘭臺世界,2017(23):8-12.
[38]陳海玉.少數民族特色醫藥檔案資源庫建設芻議[J].蘭臺世界,2011(21):12-13.
[39]俞紅芳,錢云祥.深挖“富春山居”特色檔案資源 推動檔案文化建設[J].蘭臺世界,2012(S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