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克思注意哲學大眾化的推進,是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必然的探索方向,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中,如同習近平總書記所講,大力推進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和通俗化,不能止步于照本宣科、尋章摘句。本文正是以此為角度,針對對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推進必要性進行了探討,分析了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推進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
1.新時代推進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必要性
1.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國發展的理論指導依據
系統化和理論化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關鍵部分,發揮了思想指引的作用,對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形成了有效的指導,也是人們改造世界活動的思想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逐漸推進,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被人民群眾所接受,這樣才能夠實現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合理運用,利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推進社會發展的作用,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發展,這是新時代中國發展中必須要落實的一項重要舉措。馬克思主義哲學早在革命時期就被作為主要的思想理論,得到了不斷的深入研究和發展,革命時期的中國在戰爭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社會正處于動蕩不安的時期,人們的思想在傳統封建觀念的禁錮下難以解脫出來。此時馬克思主義哲學發揮了對中國人思想啟蒙的重要作用,作為一種先進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得到了快速、長久的發展,經過長期的事實研究和實踐,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指引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將該理論運用到我國的革命時期和現代化社會發展中,推進了我國革命時期的勝利,同時也延續其有效作用,促進了現代化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是我國堅定不移的重要理論指導。
1.2馬克思主義哲學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需求
人民群眾始終是中國社會的主體,因此群眾路線和群眾方針始終是我國治國中堅持的一大原則,在中國社會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扎根于中國民眾的心中,落實人民群眾的思想建設,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將民眾思想充分地帶動起來,內化成人民大眾的自覺追求,帶動人民群眾對黨理論要求的落實。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占據了關鍵的指導性地位,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發展,使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得到了逐步的推進,是滿足中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客觀需求的必要措施。針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加強對國際內外發展形勢的全方位分析,由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理論支撐,使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性價值能夠充分的運用出來,加強對社會建設現實需求的了解和掌握,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新時代中國得到大眾化的發展,堅定社會發展的思想觀念,使中國社會的發展能夠依托馬克思主義哲學得到有力的保障。
2.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推進路徑
2.1實現理論原理和客觀實際的相聯系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的變化,此背景下我國的現代化社會建設進程正積極推進,應結合理論與客觀實際,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推進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理論原理和客觀實際的緊密相連,優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大眾化推進的路徑。作為中國歷史進程中的寶貴經驗財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發展必須要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立足于中國社會的現實條件,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發展。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發展的方向,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將其應用到中國社會的任何事物發展中,實現理論和實際的相結合,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強有力的指導作用和引導作用發揮出來。在現實社會中,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作用,使革命事業的發展得到有力的推動。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實際的物質條件之間相互脫離、分離開來,將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一種夸大主義,變成空想的哲學,甚至會對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與發展形成重重阻礙。以我國革命時期的發展為例,在中國革命這一特殊時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啟迪作用,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的民眾思想進行了引導和指導,啟示中國民眾思想的轉變,在中國共產黨優良的作風建設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起著規范和指引的作用,最終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民眾的力量聯合在一起,獲取了革命勝利。中國緩慢發展的時期,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當時的社會環境相偏離有著密切的關系,忽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甚至可能會出現社會水平降低、社會退步的情況。因此要始終將理論指引和現實實際相結合,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念的有效作用,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形成積極的影響和指引。
2.2與人民群眾相結合
人民始終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接受主體,因此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要結合人民群眾的實際情況與實際需求,優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推進路徑。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將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和國家的需求緊密關聯在一起,始終圍繞著以人為本這一理念,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發展,要將哲學的神秘感突破,強調通俗化和有效性。由于我國民眾的接受能力、文化水平各有不同,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發展中,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廣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提高推廣效果。例如結合民眾感興趣的中國傳統神話習俗,革命期間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推進中,將語言轉換成淺顯的話語表達出來,使人民群眾理解了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哲理與理論內涵。
2.3糾正錯誤傾向
中國理論思想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發揮了理論指引的作用,對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指導,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推進中,也有發生錯誤傾向的可能,因此應避免機械的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是要發現并解決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發展中的錯誤傾向問題。加強理論研究,糾正錯誤意識,避免發生錯誤傾向、錯誤引導人民生活和國家發展的情況,導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理論原則被破壞和違背,始終堅持對錯誤傾向的及時糾正原則,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新時代中國的大眾化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社會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影響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應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發展,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作用和價值能夠充分的運用到我國當代發展中。將中國當代民眾的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度融合在一起,扎根于民眾的思想觀念中。形成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人民群眾、黨的思想上的共鳴,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力,推進新時代中國的不斷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1):1-7+168.
[2]李永勝.從發展哲學視角看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哲學內涵及其重大意義[J].黨政研究:1-12[2021-01-29]
[3]田宇曦.創造性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暨紀念李達先生誕辰130周年、陶德麟先生誕辰89周年”高端學術論壇綜述[J].社會科學動態,2021(01):107-109.
[4]何鳴鴻.弘揚優良傳統 堅持守正創新 凝聚自然辯證法事業發展的時代力量——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八屆四次理事會工作報告[J].自然辯證法研究,2020,36(12):5-10.
[5]李俊文.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進程與思考[J].學習與探索,2020(11):1-9.
作者簡介: 孟楠楠(1986.2-),女,漢族,遼寧盤錦人,法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中共營口市委黨校? ? 遼寧營口? ? 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