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瑞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最為基礎的一項教學內容,對今后的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由于識字教學相對枯燥,對于身心發展尚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講,很難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情境化教學的意義以及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通過實施情境化識字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實現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情境化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8-00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37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新型教學模式的不斷涌現,其中情境教學模式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為學生營造生動、形象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也能調動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強化學生學習效果及記憶效果??梢娗榫辰虒W模式是符合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及學習規律的。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性地將情境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過程中,實施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以此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
一、情境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教育意義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進行識字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在動力。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身心發展及認知規律方面有顯著的特點,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與實施教學策略及教學模式。情境化教學模式是將教學內容與相應教學情境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將圖片、聲音、視頻及角色的體驗進行融合,對于喜歡趣味性事物的小學生來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學生產生情感轉移,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語文是一門具有高度綜合性、人文性的學科,其教學過程也是一個相對系統的過程,對于學生的素質以及能力都具有全面的鍛煉以及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通過情境化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對于學生智力、記憶力的開發與培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將漢字的音、形、義與學生的個性化體驗進行結合,深化了學生對漢字的理解。使學生智力、思維、理解等各方面素質能力得到全面的培養與發展。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模式單一,對學生缺乏吸引力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以偏旁、部首的講解入手,讓學生在教師示范下,通過仿寫、反復抄寫、機械記憶的形式學習漢字,整個學習過程單一、乏味,對于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具有抽象性,不利于學生對識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導致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低下。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目標功利性強,缺乏實效性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大一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常常會在具有功利性教學目標的指引下,設計與安排教學活動。這種不正確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目標也會對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產生一定影響,使教師只注重學生對具體漢字的學習與記憶,忽視對學生進行漢字內涵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生漢字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實效性較低,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實施策略
(一)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開展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一座巨大的資源庫,蘊含著異常豐富的教育資源。漢字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是漫長的歷史生活中勞動人民智慧及辛勤勞動的結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之間有不可割裂的聯系。因此,在實施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將識字教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挖掘與利用生活中的識字資源,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具有生活化特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自己熟悉的場景中學習與理解漢字,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既有的生活經驗,還能將漢字放置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在教學情境的引領下,更深刻地了解漢字的產生背景、形成過程及深刻的內涵。其次,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事物與相應的漢字構建一定的聯系,使學生將日常的事物與漢字相互聯系、轉換、延伸、拓展的過程中,通過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認識,促進識字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學生在看到書時,腦海里自然閃現出“書”的漢字,這樣就強化了學生在生活場景、生活化教學情境中進行漢字學習的效果。
(二)通過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好玩好動,對于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更容易產生興趣。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及學習規律,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趣味性教學情境的引領下,對識字教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到識字教學的活動中。
首先,教師可以融合學生普遍喜愛的游戲形式,創設具有游戲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在歡快的教學氛圍內學習、理解與運用漢字,實現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其次,教師可以引入謎語的形式,通過創設謎語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下,更加積極地學習與理解漢字。再次,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故事情境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漢字博大精深,每個漢字都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和意義,教師可以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相關成語故事、歷史典故的講解,為學生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情境,使學生在精彩故事的引領下更加深刻地了解與理解漢字的音、形、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最后,教師還可以在識字教學中創設具有競賽性質的教學活動,如識字比拼、漢字書寫大賽等,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參與積極性,在為學生營造良好識字學習氛圍的同時,充分滿足學生被認可、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三)通過創設直觀性教學情境,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人的認知能力與思維方式具有密切的聯系,小學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占據主體,認知能力相對欠缺,對事物的認知層面也相對淺顯,這種思維、認知的規律,決定了小學階段的學生更適于接受一些直觀、形象的事物。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具有直觀性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具有直觀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將抽象的漢字與具體的事物進行聯系,從視覺、觸覺等多方面感知與理解漢字的音、形、義,使學生在抽象向形象過渡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提升對漢字的學習和思維能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動態的教學情境。現代信息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教育輔助技術,集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為一體,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能夠產生更加深刻、直觀的學習體驗,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而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直觀的識字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對漢字演變過程、構成規律以及漢字內涵的深刻認知中,取得良好、高效的教學效果。
(四)通過自然情境的有效利用,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自然情境主要是指周圍的環境,既可以源于大自然的引領,也可以是人為創建的場景,都能將靜態的漢字與動態的自然情境進行結合,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也能使學生在對自然情境的觀察與體驗中激發識字的好奇心,實現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
首先,教師可以將課堂識字教學的場所轉移到課堂之外的自然環境中,使學生在與自然環境中具體事物的觀察與接觸中,進行漢字的對應學習,使學生結合具體的實物進行漢字音、形、義的學習與理解,同時實現學生學習情感、價值觀的形成。其次,在進行自然情境的識字教學中,教師還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通過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結合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能力的培養,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目標的實現。
(五)通過多元化識字活動的組織,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開展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形式完全突破了以往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實現了有效的拓展與豐富,而識字教學活動的開展則是現階段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應積極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識字教學活動。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具有參與性、競賽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進行自主識字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地通過閱讀、自主學習等方式加大自己的漢字儲備,獲得良好的識字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通過科學健全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師的激勵與引導下,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識字活動,實現高效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綜上所述,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于人類歷史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都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作為最基礎的一項教學內容,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為實現學生高效的識字教學,教師可以進行情境化課堂識字,使學生在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中深化對漢字的學習、理解與記憶,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雷有梅.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9(21).
[2]楊慶華.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J].文學教育(下),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