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摘 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轉變過往的講授制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學手段,結合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物教師要通過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從生活入手,激發學生們探索能力;結合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多樣性進行評價,實施因材施教這幾大關鍵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他們的探究熱情,以此為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初中生物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學探究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主要就是生命現象以及生命活動規律,而在新時代信息化到來,生物教學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緊跟社會前進的步伐,做出相應的提升和發展,能夠盡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生們生物方面的知識以及自身全面的發展。
一、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更好地實施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學,教師應該學會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展開相應的教學,根據附近所了解到的幾所初中,大部分學校在初中生物階段不太注重實驗,這是極為不可取的,教師在講授相關的實驗內容時,都是在課堂前面的講臺上草草的演示,或者在PPT以及視頻上展示他人的操作過程,缺乏讓學生們真正動手能力的機會,那么對于這些類似的實驗學生們只懂得些理論,而對實際操作不太熟練,這也是一種學習上的不完善。故而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驗機會,讓學生們能夠實際操作,這也是初中生物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
例如,當教師講到第三章的內容“人體的物質和能源來源于食物”中,有一個實驗是調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這是學生七年級上學期遇到的較為正式、全面的一個實驗,這時候的學生們還沒怎么做過實驗,如果教師就在講臺前這么隨便演示一番抑或操作步驟都是放視頻讓學生們自己看,那么學生們的實驗操作能力肯定不會提升的,所以教師應該提前準備好實驗器材以及實驗環境,這個實驗的材料也不是很難準備,食物就可以準備饅頭,然后外加碘酒、燒杯、載玻片之類的器材,讓學生們能夠充分、有準備的進行實驗,這樣就會讓學生們感受到探究實驗的過程,也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對于之后的生物課程的學習都是很有幫助的。
二、從生活入手,激發學生們探索能力
生活其實也是學習的一個很好渠道,很多知識都是源自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生物這門學科更是如此,因為生物主要就是研究生命現象以及生命活動規律,這些生命和活動規律大部分都緊貼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日常出行息息相關,所以教師從生活入手,來激發學生們的探索能力,會顯得更加有效、有意義,現在很多學生們都缺少思考能力,被舊的教學模式所影響,教師們灌輸式的給學生們傳輸知識,往往忽視了學生們思考的能力,這會讓學生們得不償失,生物學科是一門自然科學,科學講究的是創新,是探索,缺乏了創新探索的能力,對于學生們生物學科的學習也是有害的,對于之后的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學的實施也會有阻礙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平時多注重從生活入手,不斷地激發學生們的探索能力。
例如,當教師講到初中生物(蘇科版)第一章內容“生物與環境”中,有一個實驗需要學生們調查植物對空氣溫度的影響,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從生活入手,就在生活中進行實驗,雙休在家里的時候,可以在家里附近選擇一株植物,在一旁放下計時器和溫度計,然后在一處沒有植物的地方也放下計時器和溫度計,可以形成對比實驗,為了防止出現偶然性,可以進行多組實驗,早中晚各進行一次實驗,當然教師就要求學生們除了是否具有植物這一變量外,其他的條件都要保證相同,這樣才會使實驗結果更加有說服性,也更加準確。這樣在生活中進行實驗,就會讓學生們感受到實驗的樂趣,自身的積極性也會大幅度增強,對于生物教學也能起到很好的促進。
三、結合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
現在的教學已經不是以前那種單靠粉筆和黑板就可以很好的講授知識,更需要教師能夠結合信息技術,使教學手段變得更加豐富,其實我們可以發現PPT以及多媒體也正在走進學校的課堂中,教師應該多結合這些信息手段,以前生物所講述的關于植物的結構,教師可能還有對照書本在黑板上畫出來給學生們講一遍,但是現在教師可以輕松地在PPT上放映出來,上面的植物結構會更加生動、形象,對于學生們理解知識也會更加有幫助,也能讓學生們能夠了解到信息化的相關教學,體驗其中的奧妙,對于接下來的生物信息化教學的開展也是很有裨益的。
例如,教師平時在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可以多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能夠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同時可以穿插一些微課教學的方法,教師在講“生物與環境”這一章內容時,就可以放一段視頻關于各種生物所處的生活環境,然后可以在視頻上給學生們提出幾點思考,身邊附近的生物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會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們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上課時結合多媒體教學,并能熟練地運用微課這些新型教學手段,也能讓學生們更深刻的了解到信息化教學的魅力之處,能更早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對于自身的發展也是極有好處的。
四、多樣性進行評價,實施因材施教
學生們進行相關的實驗時,教師不應該只注重學生們的實驗結果,更應該學會如何對學生們進行評價,很多時候學生們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鼓勵或者存在問題時進行一番糾錯,而教師評價方面也應該具有多樣性,在一組成員中,就會有人擅長領導小組,有的學生擅長整理材料,有的學生擅長寫實驗報告,若是教師最后看結果只發現實驗報告的好壞,而忽視了實驗過程中其他學生們所展示出來的能力,不能對每位同學實施因材施教,那么就不會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們的潛力,會一定程度影響學生們的發展道路。
例如,教師們分好小組布置相關的試驗后,檢查每一組的實驗報告時,應該提前去了解學生們的實驗過程以及實驗分工,需要知道學生們在這次實驗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樣教師再針對不同學生們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對實驗作出的貢獻進行評價,當然所存在的問題教師也應該一并說明,比如學生們的載玻片使用方法錯了,教師就要準確的指出來相關的錯誤點,詳細地告知他們正確的方法,這樣才會對學生們下一步學習起到很好的幫助措施,同時當一些學生表現出不同于學習方面的領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時,教師不能因為不是主要的學習方面的內容就對學生們不予理睬,要學會因材施教,多樣性進行評價,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們全方面的發展,對于接下來的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學的實施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教師應該平時多注意這方面內容,掌握好相應的評價技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通過以上幾大方面,結合著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在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初中生物學習充實且富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白龑.應用信息技術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6):18-19.
[2]路庚春.基于信息化條件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進與實踐探究[J].新課程,2020(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