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丁雪
摘 ? 要: 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不僅是人們謀生的手段,而且人類的一切都是勞動創造的,勞動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強化對高職學生的勞動觀教育,有必要將勞動教育融入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作用,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培育學生尊重勞動、愛崗敬業的勞動精神和勞動態度,呈現良好的勞動精神風貌,努力成為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國工匠,成為有擔當、有情懷、有本領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 勞動教育 ? 思想政治課程教學 ? 教學對策
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充分體現了我國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勞動教育主要是發揮勞動的育人作用,通過參與勞動實踐,學生增強勞動意識,弘揚勞動精神。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同志就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在這些精神的指導下,勞動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
為了弘揚勞動精神,使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我們有必要將勞動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新時代大學生正處于一個關鍵的時期——拔節孕穗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說一些大學生動手能力差、不珍惜勞動成果、勞動素質不高。針對這種情況,在高職政治課教育中融入勞動教育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通過勞動獲得的收獲會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增強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綜合本領。
一、勞動教育融入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生產、建設和服務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勞動教育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將勞動教育融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可以更好地踐行學校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符合高職大學生成長和成才的需要。
1.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最早提到人的全面發展,認為人的全面發展最根本的是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也就是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有機結合。習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教育的根本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將勞動教育融于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實現德智體美勞的五育同步發展,使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真正理解“實干興邦,空談誤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生活習慣。
馬克思指出:“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由于之前勞動教育在學校教學中相對淡化和邊緣化,再加上不良網絡文化的影響,一些學生產生了不勞而獲的想法。將勞動教育融于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程獨特的育人功能,強化勞動教育,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生活習慣,做到熱愛勞動、熱愛生活,樹立勞動致富的價值觀念。使學生明白幸福都是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勞動奮斗出來的,要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就需要腳踏實地、辛勤勞動。
2020年新生秋季開學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各所高校都禁止家長進入校園,大一新生都是在志愿者的幫助下自己運送行李、布置宿舍的,雖然有些辛苦,但其實這也是對他們進行的開學勞動教育第一課,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生活態度,強化他們的勞動意識。
3.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高職業技能水平。
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的大國工匠,將勞動教育融于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觀,認識到勞動沒有貴賤高低之分,不管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都應該受到尊重。我們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在日常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經常會講到陳行行的事跡。陳行行是2018年度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也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在自己的勞動崗位上不斷地精益求精,提高職業技能水平,成為我國最年輕的大國工匠。他是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榜樣,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詮釋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使自己的人生出彩,實現勞動美和中國夢的完美結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通過分享工匠人物的奮斗故事,引導學生學習他們在平凡的勞動崗位上吃苦耐勞、不懈奮斗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4.有利于學生增強創業創新意識。
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不僅要干一行,愛一行,還需要創造性地勞動,這是新時代進行勞動教育追求的目標。將勞動教育融于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鼓勵學生在勞動一線增強創業創新意識,提高創業創新能力,把勞動教育和創新創業緊密結合。結合專業技能,用自己的智慧,學會用創造性的勞動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綜合能力素養。
5.有利于培育學生服務社會的情懷。
將勞動教育融于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有利于培育學生服務社會的情懷。在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思政課教師鼓勵學生關注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勞動,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很多同學運用專業技能到社區街道開展義務勞動活動,為居民修理電器、宣傳教育、保護環境。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很多學生在自己居住的社區和鄉村進行了公益服務性的勞動,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志愿者,為戰勝疫情貢獻力量。
6.有利于學生懂得感恩。
將勞動教育融于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有利于學生懂得感恩。在思政課課堂實踐環節,教師會設計相應的勞動體驗匯報環節,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艱辛,懂得對父母、對社會勞動者感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特別是在麥收的時候,很多同學在學習網課的過程中請假,在得知他們請假是為了幫助父母收莊稼,為父母做可口的飯菜,作為思政課教師,我感到很欣慰,學生體會到了父母勞動的不易,學會了感恩,更加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更加尊重勞動和勞動者。
二、勞動教育融入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對策
將勞動教育融入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既要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主陣地作用,又要發揮第二課堂的補充作用,發揮專業的“課程思政”的協同作用,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課程融入的勞動教育是思想性、學理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只有在各方的相互配合下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在現實教學和生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1.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主陣地作用。
《綱要》指出:“職業院校除實習、實訓外,專門進行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
為了讓勞動教育更好地融入高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主陣地作用。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教育引導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鼓勵學生在勞動中實現自我價值。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不斷挖掘和利用勞動教育的案例,在課堂講授中,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創業創新、尊重勞動的案例相結合,詮釋馬克思主義的勞動觀。
2020年8月,習近平同志做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我們通過把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和現實案例結合,培養學生節約糧食的習慣,真正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對廣大勞動勞動人民的尊重,是對他們勞動成果的尊重。在思政課教學中,我們可以給學生講講袁隆平的事跡,袁隆平團隊為了提高糧食產量付出了各種艱辛,他們研究的超級稻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才能提高幾斤的產量,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弘揚勞動精神,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2.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的補充作用。
《綱要》指出大中小學的勞動教育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第二課堂的補充作用。在第二課堂,我們既可以靈活運用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基地,或者邀請勞模工匠進校園,又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比如引導市民進行垃圾分類。這些活動將勞動教育融入其中,提高教學實效性。開學之后學生把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寫成實踐報告,在勞動中總結,在勞動中感悟,真正實現知行合一。我們要對優秀的社會實踐報告進行表彰,發揮長效評價機制的作用,這是對學生勞動成果的肯定和認可。通過第二課堂的補充,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勞動教育不僅僅是理論內容講授,還有理論和實踐的協同育人,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
3.發揮“課程思政”的協同作用。
《綱要》指出,高職院校依托專業課程的實習實訓,參與真實的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除了將勞動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外,還要注重與專業課的配合,發揮“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配合協同作用。因為高職學生在畢業之后是要走上勞動一線的,在專業課的實習實訓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勞動教育是隱形教育,專業課程中的勞動教育是顯性教育,二者要形成勞動教育合力,相互融入,相互結合,從而形成勞動教育的磅礴動力,不斷鼓舞和激勵學生,達到三全育人的教育效果。
為了更好地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要把勞動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端正勞動態度,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弘揚勞動精神,培養深厚的勞動情懷。引導學生誠實勞動、辛勤勞動、合法勞動,體現新時代大學生的勞動精神面貌,用勞動創造美好未來,勞動最光榮,成為有擔當、有情懷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胡佳佳,羅靜,戴婧婧.高校構建勞動課與思政教育結合育人的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7).
[2]凌新文.高職院校構建勞動課與思政課實踐教學協同育人的思考與實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9(4).
[3]趙海琪.淺析高校構建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育人的實踐探索[J].才智,2020(9).
[4]李剛,王旭,梁曉崴.高校勞動教育和思政教育結合育人模式的構建路徑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