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校園環境建設總體上取得了較大的成效,特別是進入了21世紀,校園建設越來越能跟得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校園安全問題卻依舊存在較大的漏洞,例如學校安全教育力度不足、學生及教職工安全意識不到位、相關法律的不健全等。因此,若想促進中國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構建現代化安全校園,為祖國孩童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就需要我們努力加快構建現代化校園安全管理機制,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提升校園管理能力,拓寬校園管理的多種方式。本文就如何構建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提出見解和分析。
關鍵詞: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安全教育
眾所周知,孩童是祖國的未來,而學校屬于人員密集的公共場合,孩童數量眾多,如果在學校發生了重大安全問題,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校園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近期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食物中毒問題、踩踏事件等等,都是我們需要重視、預防的。只有加強保護師生的安全問題,才能為教育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前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可以做好校園安全教育工作,加強宣傳,其實可以杜絕一半以上的安全事件的發生。因此,當前學校安全工作的長效機制建設需要我們堅持預防、管理相結合,減少校園安全問題的發生,而具體怎么實施是最科學有效的,是我們需要討論分析的重要問題。
一、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建立的必要性
自從建國以來,我國就始終把教育擺放在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只有教育得到良好的發展,科技、經濟和國防才能共贏。并且,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學生的成長如何,科學素質、道德修養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但是,學校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地方,安全問題依舊存在,而且校園內安全問題如果發生,更加防不勝防,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也更大。因此,如何杜絕這類事件的發生,是家長、學校、社會需要共同關注的問題[1]。
所以,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機制的建立,不僅可以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減少家長的擔心,更是可以減少社會安全隱患的發生,降低社會的不穩定性因素的發生,更好地維護社會秩序,從而為學校教學工作營造一個安全良好的環境,以促進中國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提升國民素質,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滿足感。
二、當前校園安全工作機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教育力度不足,學生缺乏安全意識
目前,大多數學校以提高學生文化成績為根本目標,非常重視文化教育,但是相應的,對于安全知識教育卻缺乏相應的重視;此外,校園相對于其他公共場合,其發生安全問題的發生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校方也自然而然的對安全問題有所放松警惕;此外,學校雖然有一定的安全基礎設施,但是也缺乏相應的制度安排,沒有統一的安全課程,如學生并不清楚滅火器怎么使用。因此,校園安全教育力度是比較欠缺的,需要引起學校和社會的足夠重視[2]。
另一方面,從師生的角度來講,也缺乏對校園安全問題的足夠重視,前面講到,校園相對于其他公共場合,安全性是比較高的,而這種潛意識也存在于廣大師生中,于是師生普遍認為校園安全問題離自己很遠,并沒有對于校園安全問題有一個充足全面的認識;雖然學校也會設定一些安全教育課,但是形式主義是比較嚴重的,很難做到全校師生以及其認真的態度把握好為數不多的安全課程,或者是安全課程形式單一,內容沒有針對性,大多都是泛泛而談。
以上這些問題也只是個別典型的問題,要想解決校園安全工作機制的問題,依然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長久不懈的努力。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能力欠缺
當前,大多數校園已經制定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其中的問題依舊很多,例如對有關問題的規定過于空洞,又或者是相關規定不能真正落到實處,使得安全管理制度很難真正發揮作用。
就學校方面來說,管理能力也有一定的欠缺,如缺乏對校園安全問題足夠的重視,投入的資金、人員數量不足,技術成熟度不夠,管理制度老套,跟不上時代的需求,從而使學校的安全設施不健全,無法在發生意外情況的時候發揮有效的作用。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也是安全隱患之一,無法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危險到來之前發出預警通知;校園安保人員也缺乏相應的技能培訓,能力大多較為業務,接收和學習新技術的能力不足,自然也就無法在問題發生的時候發揮自身作用[3]。
三、構建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的建議
(一)加強安全教育,加快形成安全責任意識
學校在管理的同時,應該堅持安全第一,教育第二的原則,始終將學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安全教育,加強宣傳,動員學校全體師生認真學習,并組織實踐活動,使校園安全責任意識深入人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建立健全制度設施
建立一套規范、實用的安全制度設施是需要長期形成的,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制度。
(三)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能力
學校要投入足夠的資金、人員和技術,購進先進的安全設備,加強對學校安保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同時讓師生學會相關安全設備的使用方法,加強訓練和指導,以備不時之需。
(四)建立廣泛的參與渠道
校園安全問題是很復雜的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僅僅依靠校園安保人員是不夠的,可以聯合社會力量,如消防隊、當地媒體、相關企業贊助等,同時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建立廣泛的參與機制[4]。
四、結束語
總之,建立學校安全工作長效機制是一項長期的攻堅戰,需要我們社會各界下定決心,勠力同心,采用科學、合理的機制和辦法,同時也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發展的變化不斷做出優化調整,以適應新的時代要求,這也是新時期校園管理的新趨勢,要以最充分的準備面對校園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為中國現代化教育奠定一個安全、優良的安全校園環境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晨曉,王振華,中學生校園傷害成因及有效干預策略[J].中小學校長,2010.(8)
[2]王孝成,高校安全保衛工作改革創新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6).
[3]房堯威,新形勢下高效安全保衛工作的幾點思考[J].經濟與法,2010,(8).
[4]彭麗華,徐鴻明,美國高校安全管理及啟示[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