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潤
摘 要:傳統文化的學習非常重要,并且它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有很大的影響。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中不斷被遺忘,并且傳承文化精神的意識也逐漸變得薄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給學生灌輸文化傳承的思想,讓學生做到從小就有傳承文化精神的意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勢在必行,需要語文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教學;滲透;小學生
對于新時代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非常少,何為傳統文化,怎樣傳承傳統文化?他們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得不令人擔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很有可能是一種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的好辦法。為了保住傳統文化,教師就要在課堂上不斷滲透傳統文化,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有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而傳統文化也會被保留下來。
一、促進小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1.讓學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
更多地了解傳統文化能夠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并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通過學習語文知識了解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更具愛國情懷,更好地學習語文。但是現如今的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了解很少,甚至連一些口頭的諺語和特殊節日都記不清楚。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學習中要不斷地拓展延伸學習內容,不斷影響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
2.糾正學生以往對傳統文化的錯誤認知
傳統文化沒有用處,其實傳統文化經過一代代人的不斷篩
選,傳統文化留下了最精華的部分,可能其中有落后的思想,但最重要的思想依然在閃耀光芒。由于現在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在很多學生的心里認為現代科技強過曾經文化的觀念,所以許多學生會輕視傳統文化。但事實并非如此,就像《黃帝內經》,它開拓了醫學、氣象學,并讓許多人掌握了農耕技術。由此看來,現代科技正是建立在傳統文化之上的,沒有古代優秀的文化,也不會有現在的城市繁華,如果沒有傳統文化堅實的基礎,傳統文化的精髓也不可能延續至今。
二、探究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措施
1.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播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這些傳統文化都是古代人留下的精髓。因此,作為一名學生,理應將這些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這樣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也是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所以,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在課下,自己也要多了解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內涵。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同樣,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也很重要。所以,語文老師在教學生學習語文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播意識,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幫助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并讓學生逐漸形成好的價值觀念。
例如,在學習文言文《囊螢夜讀》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傳統文化知識。比如,給學生介紹車胤,他是東晉大臣。也可以給學生介紹《晉書》的文化知識。這本書一共有一百三十卷,它主要包括西晉和東晉的歷史。這本書里面史料非常豐富,是學生了解晉朝文化的重要資料。通過這些傳統文化的介紹學生能夠對這篇文章的創作背景有清楚的認識,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更加集中注意力。
2.在語文教學中多重視拓展延伸
只注重小學語文課本內容的教學太過于局限,這樣不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在語文課堂中語文老師應該多注重語文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傳統文化,并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高。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是幾個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應該共同完成的任務。作為語文老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多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
例如,學生在學習四年級下冊語文書中第二十二課《文言文二則》時,語文老師可以先帶學生了解《囊螢夜讀》和《鐵杵成針》的故事,并讓學生思考這兩則文言文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讀過文章之后,不難發現這兩則文言文主要講的是“勤奮和努力”,勤奮和努力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學習這兩則文言文之后語文老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傳統文化探討活動,通過所學的文章進行拓展延伸,想一想除了刻苦的精神以外,還有哪些能經常接觸的傳統文化。通過這種方式拓展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并有意識地傳承傳統文化。因此,作為老師,要不斷地拓展語文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三、結語
中華傳統文化是經過千年才沉淀下來的,而語文是學生了解歷史文化的一扇門,學好語文不代表能夠充分了解傳統文化,但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可以極大地幫助學生學好語文。當今時代雖然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但是現代的一切產物都是基于傳統文化所創造的。
參考文獻:
[1]馬秀蘭.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分析[J].課外語文,2021(6):19-20.
[2]楊定武.探究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考試周刊,2021(1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