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之
摘 要:專題教學是落實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著力點。在一系列初中語文專題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寫作方面有令人驚喜的生成。現(xiàn)以蕭紅作品專題教學為例,談談對初中語文專題教學中寫作教學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專題教學;寫作教學
在本人進行的初中語文專題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貼近生活實際的寫作教學中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能夠表達真情實感。現(xiàn)以蕭紅作品專題教學為例,談談對初中語文專題教學中寫作教學的思考。
初中寫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在蕭紅作品專題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在閱讀蕭紅《呼蘭河傳》的基礎上完成了基于生活實際的《金城傳》創(chuàng)作(專題教學第一階段)、《呼蘭河傳》《橋》《手》《小城三月》中女性形象分析述評(專題教學第二階段)和基于學生自身閱讀體驗的詩歌創(chuàng)作(專題教學第三階段)。在此過程中,筆者看到了初中生自由鮮活的語言表達、有趣的思考角度和巨大的寫作潛能。
蕭紅作品專題教學第一階段,筆者充分挖掘了《呼蘭河傳》中的地域文化與筆者所在地區(qū)蘭州的契合點,讓學生基于對作品的閱讀完成了《金城傳》的創(chuàng)意寫作。筆者認為,教師要重視對初中語文寫作已有資源和潛在資源的挖掘,尤其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資源。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并不能將地域文化資源納入寫作教學,這是十分可惜的。
《金城傳》創(chuàng)意寫作是建立在對《呼蘭河傳》的閱讀之上完成的。課標要求初中生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搜集寫作材料,學生在結合金城蘭州獨特的地理風物、歷史文化、童謠、飲食等多方寫作資源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了極具地域文化色彩的《金城傳》。從《金城傳》的書寫來看,學生能夠從蘭州的地方風物、人物故事、民俗文化等方面進行多角度的寫作嘗試,這正是《呼蘭河傳》閱讀教學的拓展。《金城傳》的寫作給了學生極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學生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可以自由發(fā)揮的機會,再加上筆者安排的初次閱讀寫作的時間是假期,有些學生甚至寫出了五千字的《金城傳》,這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極為難得。學生將蘭州當?shù)氐淖匀伙L光、風俗民情、方言土語等在創(chuàng)意寫作的過程中進行了書寫,并在筆者的指導下形成了優(yōu)質的寫作成果。
在《金城傳》的創(chuàng)作中,學生先嘗試寫作,再分享交流,教師補充指導寫作方法后,學生再次反觀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這樣的過程能夠首先保證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進行基于內心沖動的創(chuàng)意寫作。接下來學生在創(chuàng)意寫作分享會上進行交流分享,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班級評價等方式對《金城傳》創(chuàng)作進行評價,提出建議,在對比分析中獲得自由表達的快感,明確創(chuàng)作的優(yōu)點與不足。筆者給學生補充了白描、對比、借物喻人和“同時性勾勒”等寫作手法,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潤色,形成了最終成果。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本次寫作是滲透在閱讀教學之中的。
蕭紅作品專題教學第二階段,筆者讓學生進一步閱讀了蕭紅作品《橋》《手》《小城三月》,在比較分析了三篇小說中女主人公翠姨、王亞明和黃良子的形象后,形成了女性形象分析述評,充分鍛煉了學生的邏輯化寫作能力。學生總結了三個女性身上的共性——知識程度不高、家庭出身不好、內心深處的自卑與敏感,繼而對女性的生存困境問題進行了寫作分享。筆者進而啟發(fā)學生體會三部作品中女性的掙扎與不甘,品味在難以跨越的階級鴻溝之下女性的困窘,讓學生嘗試理解她們的生存困境,感受囿于階級壓制的女性的“無力感”,并寫出自己的看法。在此階段,學生品味了多部作品中蕭紅稚拙渾樸的語言,感受了蕭紅的悲憫意識,體悟了作品中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加強了對女性這個群體的思考,進一步豐富了其性別理解并付之于寫作。
蕭紅作品專題教學第三階段,學生在對蕭紅作品已有較為深入理解的情況下,完成了詩歌創(chuàng)作。學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充分反映了其對蕭紅作家作品的理解與接受。比如學生創(chuàng)作的小詩:
致蕭紅
是雨天,是挑戰(zhàn),是困難,不過太陽終會籠罩大地。
但生命只有一次,我不禁重視它。
就算再重視,它也只不過有兩個字——“生”和“命”。
反過來,就是“命生”,命名好自己的一生。
我想和你一樣。
時刻保持對自由的向往。
時刻保持對愛的追隨。
時刻心中儲存著善良和愛。
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
每天的我都是新的。
每天的挑戰(zhàn)都是新的!
學生在專題教學第三階段的詩歌創(chuàng)作讓人驚喜。本次蕭紅作品專題教學在“以讀促寫”方面,無疑是有創(chuàng)見性的。
寫作需要調動學生的多重思維能力,是一個復雜的思維轉化過程。教師在初中語文專題教學中應采取正確的方法策略,有效調動學生寫作思維,從學生現(xiàn)有知識經(jīng)驗中尋找切入點、觸發(fā)點與蘊藉點,準確把握讀寫的聯(lián)結,以讀促寫,注重過程性指導,鼓勵學生完成創(chuàng)意寫作的嘗試,依次、有序地提高初中學生語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