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托克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鄂托克旗 016100)
摘要:隨著豬養殖行業向規模化方向發展,豬偽狂犬病已成為豬養殖中的常見疫病,且發病率較高,對于豬的健康影響較大。豬偽狂犬病是由豬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豬的急性傳染病,該病可引起妊娠母豬流產、死胎,公豬不育,新生仔豬大量死亡,育肥豬呼吸困難、生長停滯等,是危害全球養豬業的重大傳染病之一。該文主要針對豬偽狂犬病的診斷及防治研究展開論述。
關鍵詞:豬偽狂犬;診斷;癥狀表現;治療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8?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19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Porcine Pseudorabies
Abstract:With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pig breeding industry,pseudorabies has become a common epidemic disease in pig breeding,and its incidence rate is high,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pig health.Porcine pseudorabies is an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of pigs caused by porcine pseudorabies,which is an explosive epidemic in pigs and can cause abortion and stillbirth of pregnant sows,sterility of boars,and massive death of newborn piglets,the dyspnea and growth stagnation of fattening pigs are one of the major infectious diseases that endanger the pig industry in the world.In this paper,th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Porcine pseudorabie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pig pseudorabies,diagnosis,symptom,treatment
引言
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該病對繁殖母豬和仔豬具有較大的危害,豬陽性檢出率很高,易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對養豬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降低豬偽狂犬病癥造成的危害,需要采取正確的診斷和防治措施,抑制病情的蔓延和惡化,使養豬業保持良好的發展。
1 流行特點
豬偽狂犬病是一種由皰疹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豬、牛、羊、狗、貓和野生動物身上。豬的感染不會受到年齡的限制,任何生長階段的豬都可能感染這種病癥[1]。妊娠母豬如果感染這種疾病很有可能造成流產、產弱仔或者木乃伊胎的情況。如果是年幼仔豬感染這種病癥很有可能造成死亡,對于2周齡內的仔豬具有嚴重的危害。偽狂犬病的發病率會隨著豬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豬是偽狂犬病毒的宿主,病豬、康復帶毒豬和帶毒鼠類都是該病癥的主要傳染源。這種病毒隨著病豬的唾液、乳汁、精液等排出體外,隨后在豬內部廣泛傳播。如果出現應激因素或者受到其他病原體的侵擾,很可能出現暴發性的流行,造成嚴重的危害。這種病癥的傳播途徑可通過豬之間的接觸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因為食用含有病菌的飼料和飲用水受到感染。如果養殖區域附近存在鼠類或者其他患病動物的尸體,也會造成感染情況。患病豬使用過的用具、墊草都會隱藏病菌。還會因配種過程中接觸精液、分泌物、陰道黏膜出現感染。泌乳母豬在感染病菌后,病菌通過母豬的乳汁將病菌傳染給仔豬,仔豬因吸吮帶有病菌的乳汁出現發病癥狀。這種病癥沒有顯著的季節性,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節發病情況比較多,呈現出散發性流行。
2 臨床癥狀
豬偽狂犬病具有潛伏期,通常為3~6 d,不會超過10 d。不同生長階段的豬有不同的臨床癥狀表現。成年豬對于這類病癥通常為隱性感染,即便是存在一些病程也比較輕微,易治療和恢復。臨床病癥主要表現為持續性發熱,精神萎靡不振,部分患病豬還會出現嘔吐或者咳嗽的情況,1周左右癥狀逐漸減輕,直至恢復正常。
懷孕母豬在感染該病后,可能出現流產、產死胎及木乃伊胎等癥狀。妊娠初期階段的母豬在感染20 d左右可能出現流產的情況[2]。妊娠后期的母豬感染這種病癥后,很有可能導致胎死腹中。妊娠母豬在感染該病后,具有較高的死產或者流產概率,一般情況下可達到50%左右。新生仔豬或者4周齡以下的仔豬易感染豬偽狂犬病癥,病情的發展情況比較嚴重,導致大批量的死亡。由于病癥的發展情況較快,治療比較困難,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對患病仔豬進行體溫測量,能達到41 ℃以上,精神狀態差,出現渾身發抖、運動失調、抽搐及嘔吐等情況,少數豬能夠康復,但是大部分豬由于病情的持續惡化而死亡。
3 剖檢變化
為更好地了解患病豬的病理變化,需要將其進行剖檢。將病死豬剖檢后,可發現病死豬呼吸道黏膜內存在充血、出血及水腫的情況。觀察氣管可以發現泡沫狀液體。扁桃體、喉頭出現腫脹,肺部出現水腫。下頜淋巴結出現明顯的腫大和出血的情況。觀察豬的腎臟,發現腎臟部位腫大,外部布滿針尖大小的出血點。肝臟呈現出輕微腫大的情況,顏色變淺,存在一些黃色的壞死病灶。心臟冠狀溝有黃色的水腫,心內膜則主要呈現出血的情況。病死豬的小腸黏膜呈現出一些炎癥,留有一些黃色的稀便,大腸黏膜處也呈現出點狀出血的情況,也存在一些黃色稀便。除器官臟器出現一些病變,患病豬的大腦和腦膜處也呈現出一些病癥,主要表現為大腦和腦膜嚴重出血、充血及腦脊液增多的情況[3]。組織學的病變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呈現出彌散型非化膿性腦膜炎或者是神經節炎,膠質細胞出現壞死的情況。
4 診斷檢查方法
4.1 病毒分離法
為保證病癥確診的準確率,需要采取合理科學的診斷方法,豬偽狂犬病毒分離法是確定豬偽狂犬病癥最直接可靠的診斷方法。患病豬的組織部分可進行病毒分離,如豬腦、豬心、豬肝、豬肺、豬腎等部位。通常檢驗人員采取豬的腦組織或者豬的扁桃體作為采集檢驗樣本的組織部分。此外,豬鼻和咽喉內分泌物也可根據相應的實驗原理方法進行病毒的分離進行鑒定診斷。由于豬在接種疫苗的24~72 h內,出現一些非正常形態的細胞病變。這需要對豬所攜帶的病毒進行進一步分析鑒定,如果豬在初次接種疫苗時,沒有出現相應的細胞變異情況,則可采用分離法直接進行診斷。
4.2 切片法
切片法是將豬的組織進行切片,之后使用熒光抗體劑進行檢測。這種檢查方法一般選取患病豬的腦部或者扁桃體部位上的組織,將這些部位組織切成小片狀或者冰凍切片的形式進行免疫熒光診斷檢查。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檢測診斷速度快,通常可在2~3 h內完成檢驗,且得到檢驗結果。
4.3 PCR檢測方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豬的分泌物或者是組織病料進行病毒的基因檢測,進而精準確定豬是否感染豬偽狂犬病毒。PCR檢測方法與病毒分離方法相比,其診斷速度更快,且敏感度也較高。能同時進行大批量的病毒樣品檢測,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和速度。
5 治療措施
5.1 豬舍隔離
在生豬養殖中,如果出現豬感染偽狂犬病毒的情況,需要立即對豬舍進行封鎖隔離,禁止生豬的調出和調入[4],有效防止豬偽狂犬病毒擴散。如果發病豬的豬舍內還留有其他生豬,需要將其保留著在原來的豬舍內,不可將其隨意調出。發病豬如果有明顯的神經癥狀,不需要采取治療措施,應立即進行捕殺和深埋,有效阻隔豬偽狂犬病毒的傳播。生豬養殖場內需要有專門的負責人進行隔離、飼養及管理工作,飼養員不能隨意走動,禁止去其他豬舍進行工作,以免造成病毒的傳播及細菌的交叉感染。
5.2 注射疫苗
為防止豬偽狂犬病在養豬場擴散,需要對豬進行疫苗接種,疫苗的種類為偽狂犬病活疫苗,母豬在80 d進行豬偽狂犬疫苗的注射,個別豬在產仔后,在第2天呈現黃痢,需要使用止瀉藥和抗病毒藥。如果仔豬出現食欲不振,不吃奶的情況,注射疫苗10 h后恢復正常吃奶。豬仔在出生10 d后如果出現黃白痢的情況,使用藥物治療不會帶來明顯的效果,應及時為其注射豬偽狂犬疫苗。疫苗注射的對象主要包括懷孕母豬、公豬、哺乳母豬、后備母豬和育肥豬等。一般情況下,注射方式選擇肌肉注射,每頭豬的注射劑量為2 mL。
6 結束語
豬偽狂犬病毒對于豬的健康造成的威脅較大,影響養豬場的經營效益。養殖戶需要掌握豬偽狂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診斷,如有生豬患病,需做好病豬隔離與治療工作,保證豬的健康生長,降低該病的死亡率,為養豬場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吳劍平.豬偽狂犬病的防控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0(11):60.
[2] 徐勤寬,唐光新.一例豬偽狂犬病確診及處理方案[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1):79-80.
[3] 梁光華,鄧敏,張世洪.涪陵黑豬偽狂犬流行病學調查及凈化效果[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9(3):36-39.
[4] 王國強,姜杰.豬偽狂犬病的實驗室診斷[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4):16.
作者簡介:張榮(1968-),男,內蒙古烏海人,漢族,大專,高級獸醫師,從事動物疫病診斷、治療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