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敏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以用促學。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更好更自覺地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學以致用;以用促學;應用意識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數學應用越來越廣泛,與日常生活也越來越密切關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或多或少與數學知識有關。學習數學,可以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以用促學,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認真學習,自我提升。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而忽視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種狀況:
1.思想上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不夠重視。課堂上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制約他們應用能力的發展,學生在學習上較為被動,缺乏學習興趣。
2.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脫節。傳統的教學是由教師課堂上進行講解,讓學生對知識死記硬背,課后多加練習,即灌輸式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難以結合,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的認知也只能停留在書本階段,也就難以培養出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3.教與學的過程缺少教學的實踐活動。一些數學理論知識具有比較強的理論性,如果只是讓教師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那么,學生很難對這些內容進行理解,也就難以具有較好的應用意識。
針對以上現狀,筆者將結合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情況,談談在教學過程中,對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思考和做法。
一、精心設計課前實踐活動,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
就小學生而言,他們已有的生活常識、經驗,往往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小學階段的許多數學知識,如,概念的產生、計算法則的由來、幾何形體的特征及有關公式等,無不滲透著數學在現代生產、生活和科技中的應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前活動,讓學生在課前活動中尋找生活中的數學,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這樣,不僅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有用,要用數學”,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數學、想學數學。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的認識》前,可以先布置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在這節課的新課導入時:
師:同學們,老師請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大家找到了嗎?我們來開個信息發布會,誰向大家介紹一下?
這時,學生們會爭先恐后地舉手,匯報他們的收獲。
生1:我在媽媽的衣服標簽上發現了65%的羊毛。
生2:我看到牛奶瓶上有17%的鈣……
這樣的安排,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預習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去尋找去發現;另一方面,讓學生初步感知百分數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應用非常廣泛,促使學生對百分數產生興趣。由于學生課前準備充分,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主動積極,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也更加認真。
精心設計的課前活動,注重數學知識的語境以及來龍去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起到以用促學的作用。
二、活用生活素材引發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
聯系實際,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與知識點相關的生活實際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講授百分數的課程時,教師出示手機上電量顯示為40%的畫面給學生看,提問:“40%表示什么?”通過分析、思考,讓學生明白40%表示剩下的電量是總電量的40%,學生很快就能舉一反三,說出他們收集來的百分數表示的意思,并總結出百分數的意義。又如,在教學百分數意義的練習課時,教師出示了一道選擇題:2016年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上升至(? ? )。 A、88.9%? B、100%。如果填100%,就是所有的網民都用手機上網,但這種可能性比較低,學生在思考后都能選出正確答案A。這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也讓學生懂得從實際出發來思考并解決問題,還讓學生明白現在是信息化時代,網絡的發展勢不可擋。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被動變為主動。
三、變理論傳授為動手實踐,多渠道增強應用意識
數學學科課程是以教學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因此,對于理論性較強的知識,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拓寬知識范圍,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思維方式比較簡單,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比較難理解。在實踐活動中,可以更好地把理論知識聯系實際,把抽象思維變為形象思維,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例如,在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時,讓學生自帶圓形物品,分別測量出所帶物品的周長和直徑,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原來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三倍多一些。根據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學生很快就可以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又如,在教學《圓柱的認識》時,可以讓學生先動手做一個圓柱,課堂上讓學生拆開來觀察各部分的結構。從直觀到抽象,由抽象變為形象,既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應用意識能力。
四、開闊學生的視野,尋找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充滿數學。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開闊學生的視野能加深學生對數學應用的理解與體會,是培養應用意識的有效辦法。因此,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學習知識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機會,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多思考,多發現,尋找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的問題 ,讓學生加深對數學應用的理解與體會,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例如,在《圓的認識》這節課中,除了讓學生課前尋找生活中的圓,教師還準備了一些有關圓的圖片。如,水珠滴落水中的波紋、北京的天壇、天空中的衛星,月球等等,從奇妙的自然界到人類文明社會,從精巧的手工藝品到氣勢宏偉的各種建筑,讓學生感受到處處都能見到圓,處處都有數學的存在。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數學視野,更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數學在當今社會的應用價值。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學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F代生活越來越數字化、智能化,家用電器、臨床醫療,航天技術……無處不體現著數學的廣泛應用。只有學好數學知識,學會應用數學知識,才能更好適應社會高速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上,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也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做到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將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為學生接受更高的教育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家驥.教育改革與發展文論[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2]張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研究[J].學周刊,2020.
[3]于晶.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47.
[4]程良軍.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13(6):11-12.
[5]魯曉風.注重以生為本,實現高中物理有效課堂教學[J].新課程(中), 2016,(8):68.
[6]陸軍.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47.
[7]魯婷婷.數學應生活而生——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