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教學有了一定程度的創新與改變。小組活動屬于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目前廣泛地應用于初中英語學習中。小組活動學習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亦可提升學生的相互協作與溝通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活動;有效性
【作者簡介】高雪梅,白銀市第六中學。
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重點變成對學生各項能力與綜合水平的培養與提升,要求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確保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目的性。因此,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分析課堂小組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創新以及改進初中階段英語課堂活動,提高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一、初中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影響因素
1.學生方面的因素。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以及學習經驗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導致其英語學習效果不佳。部分學生自身性格內向,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學習活動中。如果教師沒有正確地加以引導,便會直接影響小組學習活動的質量與效果。為保證課堂小組學習活動的正常開展,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合作意識與合作探究能力,不僅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還需要學生與小組成員積極溝通、相互配合,積極主動地分享學習心得與分享學習活動的成果。然而因為初中班級的學生人數較多,導致學生分組無法合理且均勻,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無法及時掌握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合作學習成效不佳。部分學生還會出現厭學情緒,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正常開展。
2.教學環境方面的因素。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普遍選擇傳統教學模式,利用強灌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來傳授理論知識,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普遍偏低。同時,受傳統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的影響,英語教學課堂氛圍相對枯燥死板,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堂知識,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探究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部分教師并未正確認識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內涵,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作用無法真正發揮,與英語教學活動無法有效銜接。此外,因為教學條件以及技術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不佳。
3.教學觀念因素。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初中教學的核心理念,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重點是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培育與發展,確保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然而因為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導致部分英語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于考試,教學理念落后,直接導致小組合作教學無法正常展開。在應試教育理念下,教師重視對學生應試技能的培育與理論知識的傳授,這對學生合作探究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等各項學習能力的培育與發展極其不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4.活動設計方面的因素。小組活動作用的發揮需要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要求把教學內容與教材知識以更為趣味性的形式呈現,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小組合作學習中,營造輕松、富有趣味的教學氛圍。小組學習活動的合理設計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但部分英語教師并未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學設計欠缺趣味性,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此外,教師并未對學生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加以重點培養,導致學生課堂準備有所欠缺,直接影響到學生小組學習的參與性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因為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并未突出重點與難點,活動內容冗余,對學生的學習思維等并未起到引導與啟發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小組活動有效性的策略
1.開展小組比賽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小組合作競爭意識,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時候,教師應當充分地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個性興趣以及實際的教學內容,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競爭活動,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創新。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組織開展小組學習活動的時候,可以利用教學游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競爭氛圍,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從而喜歡上英語學習,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單詞記憶比賽、詞組競賽、單詞接龍比賽、快速閱讀理解比賽等各種各樣的比賽,使學生能夠真正愛上英語學習,在游戲競賽的過程中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如在一般疑問句的相關教學活動中,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各個學習小組內部開展比賽,角逐出優勝者之后,教師便安排各個小組的獲勝者再次進行比賽,教師隨機給定具體的英語詞匯,要求學生利用一般疑問句猜測這個詞匯,比如“Is it an animal or plant?Is it made of wool, wood or leather?”,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Yes或者No。在規定時間內,回答詞匯最多的小組便是優勝小組。或者是小組與小組間展開詞語接龍比賽,充分地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利用計分的形式培養小組的競爭意識,使學生能夠取長補短,相互促進。
2.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合作學習的引導。雖然初中英語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然而教師應當充分地發揮出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職能以及指導職能。為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質量以及效率,教師應當積極地發揮出自身的指導作用,考慮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重視前期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準備工作,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尤其重視對學生思維方式上的引導,給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在“Making new friends”一課Topic2 “where are you from ?”的教學活動當中,因為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涉及地名方面的內容,所以,在組織開展閱讀教學指導活動的時候,加以相應的拓展內容,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后鞏固階段,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教學目標設計課后練習,要求學生利用英語介紹自己,通過查找資料的方式,介紹自己所在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地方特色等。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以及交際能力,還能夠充分發揮出自主合作學習的效用。
3.增強教師管理能力,保證小組活動有序開展。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質量。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習需求,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應當按照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來設計小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例如,在“Should teenagers help with chores at home?”的相關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Do you think teenagers should help with chores?”“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reach an agreement.”隨后,教師需要深入各個學習小組中,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保證小組成員與師生間的良好互動,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須運用英語來展開討論學習,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有所得、有所悟,并且在教學活動中培養與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創新教學模式,優化小組學習形式。為了防止學生對于枯燥的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產生厭煩情緒,初中英語教師在組織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應當積極地創新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實際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給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初中英語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以及探究的空間與時間,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找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立足于教材實際,充分利用以及挖掘出教材中的合作學習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更多小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對話的訓練活動,把同桌合作以及小組合作形式有機結合,鼓勵學生自由選擇學習伙伴,或者學習小組。在“Why don'tt you talk to your friends?”的相關教學活動中,教師便可以根據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青春期的話題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且要求班級學生展開深入的討論,提出建議。隨后,教師針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合理的總結與評價。教師還應當重視教學評價的合理性,運用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生生評價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從學生日常表現、小組合作表現等各個方面入手進行學生的全面評價,確保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學活動有效性的不斷提升,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展高效教學活動,確保小組活動的有效性,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曉紅.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實施[J].當代旅游,2018(4):200.
[2]田明燕.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運用[J].文存閱刊,2018(1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