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妍
摘 ?要:音樂課堂在所有教育課堂中,是相當富有激情、充滿活力的,并能給學習者帶來快樂的一門學科。但是這種快樂并不會貫穿在課堂始終,對于音樂學習的實際應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并不能將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加有效、更加具有實用性,應該構建更加活躍、更加歡快、更具有應用性的多樣化課堂。
關鍵詞:小學音樂;打擊樂器;應用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13.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077-02
【Abstract】In all education classes, music class is a subject full of passion and vitality, and can bring happiness to learners. But this kind of happiness does not run through the classroom,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usic learning, students can not learn the knowledg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learn more effectively and more practical, we should build a more active, more cheerful and more practical diversified classroom.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usic;Percussion instruments;Application diversification
作為一門重要的藝術教育學科,小學音樂教學應該摒棄之前單調、枯燥,并讓學生感到厭煩的教育模式與僵化的教育內容。從音樂教師來講,其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傳播音樂文化,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豐富課堂的內容和模式,讓學生們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體會音樂的感染力、欣賞音樂美、感受音樂美、表現音樂美并創造音樂美,并在多樣化教學中體會到學習音樂的快樂。
1.打擊樂器的特點
打擊樂器還有一個別稱,那就是敲打樂器,這同時說明了打擊樂器是需要通過帶有節奏敲打、摩擦和搖晃等行為而形成的音樂。打擊樂器以其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躋身到音樂教育的前列。打擊樂器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種類十分多樣,但是每一種打擊樂器又具有自身獨特的音質,每一種不同的音質都在表現著打擊樂器本身的獨特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打擊樂器簡單易學、極具操作性,并且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式的特點,也成為現階段使用打擊樂器作為小學音樂課程的主要因素。
2.打擊樂器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
打擊樂器的教學運用最能培養學生們的音樂能力,讓學生們表現音樂最具有實踐性,同時這也是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們音樂表現力和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學習音樂的重要目的,一是為了培養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自信心,以培養自身的自信氣質;二是為了能讓學生運用音樂很好的表達自我的情緒、實現與他人以音樂的形式溝通和進行情感上的溝通、交流和差生共鳴;三是為了讓學生在音樂中收獲到自己的快樂,并受到音樂的情感熏陶。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現代的教育觀念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應該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想象力,促進自身創造力的激發。因為音樂本身就具有很強大的創造力,是人們對音樂美的深度感知,更是一種對于當下心境的宣泄和表現形式,被賦予了強烈的感情彩色。學生對于打擊樂器的使用,將音樂這種意識化的東西以具象化體現,通過打擊讓學生們感知到音樂,并從自我對音樂的感知中創造出具有自身特殊意義的音樂,打擊樂器的教學更能讓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提升一個水平,讓學生們真正感知音樂的力量。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學生認真學習知識的首要前提是對這門學科產生好奇性,求知欲的具備更是為今后的學習產生了必備的條件和因素。打擊樂器的教育更是讓學生對于音樂產生好奇心,讓學生們對于樂器是如何發出美妙的音樂產生好奇,并在今后的教學階段對問題不斷解讀。在音樂的教學環節,教師應該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設置一些激起學生們好奇心的音樂問題,讓學生們對音樂充滿好奇。同時教師也要尊重和保護好學生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
3.小學音樂課堂打擊樂器應用多樣探究
(1)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化教育模式
在上課前利用多媒體課件導入課堂,能充分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音樂學習中,同時結合實物展示和實物演奏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們真正對于打擊樂器有著具象化的概念,清晰地明白某一種打擊樂器的特點和演奏方式、音質的獨特性,從而引發學生們的欣賞興趣。然后再利用課件配合視頻向學生們展示音樂的魅力,以及音樂的極強的畫面感,這些都給予了學生們對于打擊樂器的想象空間,由音樂到景象、再由景象到作詞者的情感,一次次的教育升華讓音樂教學的意義高度上升,也讓學生們對于音樂有了深度的理解,并在自我理解中實現自我的音樂價值觀。新媒體的應用除了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外,還為枯燥、乏味的課堂提供了一定的樂趣,讓學生們從多種層度、多個角度深度解讀音樂。
(2)開放型的教育模式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本就不同于其他學科,除了要充滿激情外,更應該注重學生們的應用能力,打擊樂器的教學不能僅僅依靠播放音樂和視頻講解來完成,只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情趣。開放型的教育模式,是讓學生們能親身感受到打擊樂器的魅力,是遠離自己座位與體驗樂器親密接觸的過程,在自己的打擊操作中,加深學生對某個樂器的肌肉記憶和印象,更容易激發學生們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所以音樂課堂上不應采取范例式的教育方式,如若教學樂器的數量具有局限性,可以將學生分組化,讓組內的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接觸打擊樂器,并非讓教師在講臺演奏,而學生們在座位上感受的教學形式,這樣會嚴重阻礙學生們對打擊音樂的認知,從而影響音樂的學習興趣。但是在這項教學形式實施中需要注意的是,提醒并保證學生們具有充足的自制力,保證不會對樂器造成損傷。
(3)樂理基礎知識的掌握
實踐的基礎則是理論知識的掌握,在學生接觸打擊樂器之前,教師應該讓學生們基本掌握相關的樂理知識,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實際操作。但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般會采用讓學生們跟唱的方式來學習音樂知識。但是這僵化的教育形式,無疑會降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的教育效率顯著降低,長期下去,甚至會讓學生對音樂課程產生厭煩的心理。結合打擊樂器對學生們進行樂理知識的教學,會讓學生對打擊樂器充滿向往和興趣,進一步提升音樂課堂的學習效率。
(4)情景游戲的表演
在傳統的音律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的方式是“教師編作,學生演練“的機械模仿形式,這樣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們的雙手和大腦,對于學生們的音樂發展產生局限性。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具有創造力的音樂,讓學生自己感悟、理解和想象,將聽到的音樂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一放開式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們的自信心得以樹立的同時,還能對學生的個性做好培養。既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又能讓學生們通過自身理解感受的音樂的美麗、課堂的趣味性。在欣賞音樂的教學之中,教師還可以應用多種音樂游戲,讓學生們感受不同的音樂所表現音樂情緒,讓學生們在游戲中感知音樂,將音樂中所描繪景象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們呈現出來,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們對于樂曲具化形象的理解和對音樂的理解。
4.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培養
(1)學生對于音響的探索
音響探索式音樂學習中一項最不可缺少的環節,因為對于音響的探索等同于對聲音的探索、對音樂的探索,這里面的聲音既包括自然界中的聲音,也包括人類社會總產生的聲音。像是森林中小鳥的叫聲、課堂中學生的讀書聲、下雨的聲音等都屬于音響的探索活動。教師對于學生們探索聲音的啟發,也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
在學習打擊樂器的使用過程中,不一樣的打擊樂器具有著不同的音質,不同的樂器產生的聲音也各不相同。但同一種打擊樂器,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打擊方法打擊樂器,其產生的聲音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學生們對生活中或社會中出現的聲音進行觀察,結合打擊樂器進行探索和發現。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和學習,讓學生們通過探索的方式將各種聲音通過打擊樂器表現出來。
(2)注重學生即興編創的能力
即興編創是指在課堂的教學中進行隨機的創作,這項游戲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們的音樂創作能力。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想法天馬行空,對于音樂的創作也具有自身的特性。在音樂的課堂之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利用簡單的游戲,適當性地展開具有創作性的游戲活動,并對學生加以合理科學的引導,讓學生們主動進行大膽的創作,充分發揮學生們學習音樂創作音樂的主體性地位,以培養學生們的創作能力。
(3)自制打擊樂器的創作實踐
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知的唯一途徑,對于音樂課堂來說,亦是如此。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打擊樂器的制作,可以變得十分簡單。驕傲是可以指導學生們利用自己身邊的工具,制作簡單的打擊樂器。在制作簡單打擊樂器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創造能力都會得到增強。
讓學生們利用周身物件來自制打擊樂器,那么這樣的樂器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會發出聲音的物件也有很多:廢棄的飲料易拉罐、路上的木材以及丟棄的塑料盆等,自制打擊樂器不僅僅是對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培養,還能在學習音樂的同時讓學生們養成節約和環保的習慣,將音樂變得生活化、日常化。
(4)創新能力的培養
音樂課堂上對于打擊樂器的應用,還可以促進學生們創造、創新的能力培養。打擊樂器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使敲打后產生的聲音也具有多樣性。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敲打不同物品而產生的不同聲音,讓學生們進行隨意組合而形成一段新的旋律,這樣大膽而富有創造力的游戲,也能學生們的自信心得以增強。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重要性。對于打擊樂器的巧妙應用和課堂的新穎化、多樣化的教學設計,打造更加具有效率的課堂。讓學生們感受音樂力量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們實際應用能力。此外音樂學科的發展還應結合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們的多項實用能力,這也是新課標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黃倩.淺談如何巧用打擊樂器讓小學音樂課堂更高效[J].考試周刊,2020(65):155-156
[2]劉燕.簡析打擊樂器在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堂的運用[J].科普童話,2020(26):131
[3]邱婉婷. 淺析小學音樂課堂中打擊樂器的應用[A].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國博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C].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20:6
[4]郁菁菁.小學音樂課堂中打擊樂器對低段教學的有效應用[J].藝術評鑒,2020(0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