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玲
摘 ?要:以英語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小學教育階段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繪本使用也越來越廣泛,繪本選擇在小學適用繪本的選擇上,應選擇難度適宜繪本、系統設置閱讀難度系數以及摒棄“雙語”繪本。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繪本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究,指出可通過“講故事”和“編故事”的方法,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發散想象能力;結合現代教育手段,優化教學手段與策略,以學生為閱讀教學主體,以“自讀自思”為根本,讓繪本教學回歸閱讀學習的本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繪本;繪本選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4-0175-02
【Abstract】As a teaching method,English picture book reading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picture books in elementary schools,picture books of suitable difficulty should be selected,reading difficulty coefficients should be set systematically,and “bilingual” picture books should be discarded.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icture book reading based on hi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and points out tha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telling stories” and “story-writing”,we can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expression ability and radiating imagination ability;and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taking students as reading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is based on “self-reading and self-thinking”,so that the teaching of picture books returns to the essence of reading learn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English Picture Book,Picture Book Selection,Teaching Strategy
近些年來,隨著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和方法的不斷提升和優化,英語繪本作為一種以生動形象的圖畫為主,配合精簡易懂的英語文字的圖畫故事書,在小學英語課堂尤其是在低齡段年級上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英語繪本閱讀的難度較小,符合小學生特別是低齡年級的小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且圖畫色彩優美豐富,特別貼近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故事感強烈,富含趣味性,易于被低齡段年級的小學生接受。以英語繪本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對于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閱讀水平以及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等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1.英語繪本的選擇要點
(1)著眼現實,科學選擇難度適宜的繪本
目前,英語繪本市場上涌現出大量優秀的英語母語國家教育工作者編寫出版的繪本圖書,給我們帶來了原汁原味的、具有“英語思維”的英語,面向幼兒園、低年級和高年級小學等不同年齡段學生。但學校及小學英語教學工作者在選擇英語繪本作為教材時,一定要清醒認識到英語是我們的第二語言,對于剛剛接觸英語學習尚未能形成系統的、充足的英語知識儲備的小學生來講,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仍十分薄弱。因此,不可盲目遵從這些以英語為母語的繪本對于閱讀對象年齡的建議,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我國目前小學生普遍英語知識水平,且要結合所處地區教育水平,學生接受外語的能力及水平以及繪本的印刷質量、內容的實用性等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篩選。
(2)有的放矢,系統設置閱讀難度系數
不同年級的小學生特別是低齡段的小學生對于英語繪本的需求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育工作者應根據英語教育教學進度,英語知識的難易程度,系統設置英語繪本的閱讀難度系數。對于低齡段的小學生,應以培養和激發英語閱讀興趣為重點,可以選擇語句比較簡短,圖片比較豐富,故事性比較強的繪本,如英語短詩、童謠、兒歌以及經典兒童故事等。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應對應提高閱讀水平,適當添加繪本內容的詞匯量,可選擇稍復雜的語句或從句,讓學生更好感知英語語言與情境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內化為學習英語的動力。此外,小學初級階段正處于建立英語語感的關鍵時期,繪本中頻繁重復出現相同單詞或類似語句,對于學生發現并體會到英語讀音的韻律特點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則應注重凸顯繪本對于英語知識的鞏固提升作用,選擇涵蓋語法、時態和句式等由易到難,把對字母、音標、單詞、短語、句式的學習與繪本閱讀相結合,通過大量階梯式且具有一定閱讀難度系數的英語繪本閱讀,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3)摒棄“雙語”繪本,牢固確立繪本的教材特性
經初步調查了解,英語繪本教材市場上存在著相當數量的中英文“雙語”繪本,表面上看,進一步降低了繪本的閱讀門檻。但需要明確的是,進入英語教學課堂的繪本便不能僅是作為故事書而存在,“雙語”繪本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繪本的教材功能。此外,低齡段的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相對較差,很容易為了快速通閱繪本故事情節過度依靠熟悉的中文,而忽視了以英語為表述語言的存在。低齡段的小學生在“雙語”環境中,語言的學習容易出現混亂,不利于英語情境的創設。在此情形下,想通過繪本有效實施英語教學的策略便無法實現,且大大削弱了英語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不能引導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1)創設繪本學習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學習熱情
在進入英語繪本學習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精心準備一些課堂預熱活動,例如與繪本故事相貼切的圖片、歌謠或者趣味小游戲,還可以創設一些富含懸念的問題,作為課堂的導入環節。例如英語繪本《Hide and Seek》,在課前老師可以通過詢問學生們平時喜歡玩的游戲引出本節課所要學的主題,并可以在課堂中和學生一起進行捉迷藏的游戲,并把繪本語句“Can you see us? Can you see me. Yes,we can see you.”等重復出現的語句帶到游戲環節中,這樣一來既創設了真實的語言環境,又可促進學生掌握目標語言。
(2)從故事著手,培養學生“張口說英語”的能力
兒童喜歡讀故事,也喜歡講故事。英語繪本中由于存在著豐富細膩的圖畫,在閱讀時,小學生特別是低齡段的小學生在了解主旨大意以及掌握故事梗概等方面難度較小。因此,英語繪本教學不能僅是停留在“讀”這一基礎層面,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注意培養學生“講”的能力,引導他們嘗試用英語去復述故事內容以及表達自己閱讀繪本故事后的感受和體會。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應苛求學生的表述達到發音標準、用詞準確和語句通順等,不從語法、時態等方面對學生口語表述進行評價,而是鼓勵他們大膽用自己掌握的有限詞匯簡要概述繪本故事內容,促進學生樹立“張口說英語”的信心,收獲說英語的成就感與喜悅感,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詞匯、語句的積累,提升英語閱讀水平。
(3)延伸故事,鍛煉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適用于小學生的英語繪本有著一個鮮明特點:圖畫中充滿豐富的細節,而文字段落比較簡略,沒有完全展現出圖畫的全部內容,即英語繪本中存在大量的“留白”,賦予其深入挖掘的可能以及發散想象的空間。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的觀察,認真的思考,自行發現和理解繪本中被隱藏或文本沒有表達出來的細節內容,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在自己閱讀過程中的新發現,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觀察力和溝通表達能力。同時,這些陸續被發掘出來的新細節、新內容,能在課堂教學中制造源源不斷的驚喜,讓學生對英語時刻保持一定的新鮮感,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繪本閱讀體驗,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英語繪本閱讀的樂趣。比如還是上述列舉的繪本《Hide and Seek》,如果在捉迷藏游戲沒有找到人的情況下,可以給繪本增設哪些對話呢?此時學生肯定會說出一些自己日常在捉迷藏游戲中說的話語,這時候只要老師稍加引導,就能給故事延伸出更多更好的語句。
此外,英語繪本中的故事情節比較精簡,教師可組織學生在繪本原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延伸,將故事繼續講下去,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樂觀且極具正能量的品格。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安排故事的結局,再或者鼓勵學生發揮想象重新編寫一個故事結局,得以擴大學生的想象空間和創造能力。這種“編故事”式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即可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句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又可有效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4)以學生為主體,強調閱讀學習主動性
閱讀作為一種個性化的學習行為,要求讀者自行去理解文字、歸納主旨和感悟思想,這種學習特征同樣適用于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而在實際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數量的教師固于傳統教學思維模式,仍持有較為明顯的“老師獨尊”思想,或是出于對學生閱讀能力薄弱的考慮,過分強調教師自身的指導作用,把課堂變成了“老師講繪本,學生聽故事”的局面,嚴重削弱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讀”功能的喪失,對于學生深入理解掌握英語文字也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削弱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教師過多地干預學生的閱讀行為,把持閱讀教學課堂,學生僅是處于被動的聽故事,這會對學生的閱讀學習主動性造成不利影響。教育工作者應及時轉換傳統授課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回歸學習的主體地位。
(5)回歸閱讀本質,追求“自讀自思”體驗
教學過程中有一種現象值得我們注意:部分老師過分標榜新課程教學,忽視學科特點,而在課堂上片面地過度實施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以影視、音像、圖片及幻燈片等多媒體取代紙質書籍。這些視聽化手段,雖便于營造置身其中的教學場景,給學生帶來沉浸式的感官感受。但可觸摸的紙質書籍,作為一種傳統的閱讀材料,能充分照顧不同讀者之間的閱讀速度、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尤其是對于剛接觸英語學習不久的小學生而言,很難要求他們持有相同的英語閱讀和理解水平,因此進度一致的影音教材難以滿足小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化的閱讀需求。此外,影音教材存在著具象化特征,將繪本中可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不同方向進行想象的內容,形成統一的具體化場景,這顯然極大消解了學生獨立閱讀、自主思考和想象創造的能力。
在低年級英語繪本教學中,有一些教師為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形式,過多地組織學生用情景表演等方式進行故事復述。但閱讀作為一種從表面文字理解到深入思想領悟的漸進過程,需要學生自己潛心體會文字里傳達的信息,進而形成獨有的見解與感悟。在學生尚未能對繪本內容充分理解消化時,便開展情景表演等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主深入閱讀的進程,將英語繪本教學停留在了簡單理解故事情節的初級階段。
3.結論
科學選擇適用于小學生的英語繪本,是繪本閱讀教學成功實施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應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進度,不斷改良繪本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手段,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自主思考和想象創造能力,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為目標,實現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周麗.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時代教育,2018(24):281
[2]趙益.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3]康冬青.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有效開展英文繪本閱讀[J].學周刊,2020(20):30-31
[4]楊蓓麗.依托英語繪本培養小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