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昱華 張曉
摘 要:世間萬物都是從無到有,是一個階梯式發展過程,教育從古至今也是如此。故此,本論文站在現代教育環境下,來對傳統體育教學和現代體育教學方式的正確認識展開討論,認為教學是一個系統的發展的工程,不能將傳統和現代割裂,必須要抱著健康持續發展觀來看待這個問題,如此才能保證吸收精華棄之糟粕,確保現代體育教學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傳統教育;現代教育;體育教學;教育發展觀
前言
新課標的“學生本位”提出以后,使得很多教師產生了激進心理,認為傳統教學都是錯誤的應該摒棄;也有的教師因為各方面影響,導致對“學生本位”理解產生疑問,跟不上現代教育節奏。其實這兩個現象歸根到底是有關于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的認知問題。這一問題在體育教學當中表現尤為明顯。故此,對教學方式上的“傳統”和“現代”關系予以研究,成為體育教學健康開展的保證。
一、體育教學傳統教學方式和現代教學方式認知誤區
在新課標發布之后,關于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的爭論一直沒有停下,若是二者矛盾問題不能獲得解決,就會導致教育改革步伐受到影響。現階段來看,對于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認知誤區有二:
1.非此即彼的割裂觀念
主要存在“全盤否定”的這一教學心理,這樣的觀念在新生代體育教師當中廣泛存在,也在很大一部分老教師當中存在。前者對于傳統教育有著“陳腐、呆板”的印象,不承認傳統體育教學當中存在亮點。這就導致現代體育教學過于依賴現代技術,離開了現代技術,例如PPT、小視頻、微課等,就導致體育課程無法開展。或者一味迎合學生趣味心理而偏離了體育教學的原本正確方向。后者則是對現代教學方法理解有困難,對現代教學技術掌握有難度,導致其對現代教學存在排斥心理,他們重視學生的體能、運動技能以及技巧開發,而忽略了學生興趣培養[1]。
2.教學目的的認知矛盾
傳統體育教育大部分的目標是為了強健學生體魄,現代體育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體育素養和道德素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可以看得到前者教育目的較為單純,忽略了體育教學當中的德育,而后者從社會需要層次出發,將德育融入體育教學,以期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這就會造成傳統教育重視體能開發、技能以及技巧培養,重視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在體育課當中的心理狀態。而現代體育教學方式當中若是不能很好掌握分寸,就容易忽略體育教學本質,而進入到教學的現代信息技術融合以及德育教育為主的尷尬局面。而問題是,現在的教師隊伍對傳統教學方式以及現代教學方式的目的認知不清,導致了前邊所言的教學問題。追根揭底是沒有科學解構新課標。
二、正確認知體育教學方式的“傳統”和“現代”
正確認知傳統教學方式和現代教學方式二者間關系,成為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筆者認為需要抱著“科學發展觀”來對二者關系進行解構、分析,如此才能實現二者融合。
1.“傳統”和“現代”是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傳統教育即以“道德和性格的完善”作為最高宗旨的教育,這種教育帶有模式性,推崇教師和教材的權威性,教學中存在機械化短板,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形成有所阻礙。現代教育則是以“教育生活化”,認為教育是經驗的改造,教育本身過程最為重要。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獲得激發。二者是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對立體現在教育中心不同;統一則體現在二者都是為了實現更好的教育方式,將學生培養成才。
但是二者都存在彼此的缺陷,這一點是必須要正視的。唯有將它們糅合,才能達成最好的教育質量。在體育教學當中,可以積極地融入傳統教學當中的體能、技能、技巧訓練方法,然后以形象化的信息技術來向學生進行模擬示范,使得學生理解動作,明確力量傳導機理,可以科學合理發力。例如在籃球教學當中,具體動作的講解涉及到各類術語時,為了使得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可以融入小視頻、圖片等,使得其明白對應的動作要求以及助跑、起跳、投籃三者間力量轉化。又或者在足球教學里涉及到隊形、戰略時,可以利用課件來進行生動化描述,使得學生理解其中的潛在意義。誠然,在過程里需要結合德育,達成寓教于樂,同時不乏品德教育內容。例如在教學當中通過分組對抗等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得他們可以尊重隊友,能夠為團隊勝利而不計個人得失等等[2]。
2.傳統和現代是動態發展彼此演化的過程
首先傳統教育和現代教育都是歷史發展產物,只是傳統教育在前,現代教育在后,二者在歷時性上屬于先后關系,即現代教育是以傳統教育為基礎的。同時現代教育隨之時代發展,最終也會成為傳統教育。故此傳統教育、現代教育是彼此演化的過程。在現代教育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傳統教育的影子,例如教師、學生、課堂、教材,這些是傳統教育也是現代教育所需的。正是這些元素的存在,才導致二者存在一定的緊密聯系。而教學方式則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即教師的觀念變化上,傳統教育當中主張教師和教材是權威,而學生是課堂當中的客體被動接受教育。傳統的這種觀念雖然存在缺陷,但是其中含有的課堂約束性需要被現代教學所吸取,否則容易造成學生主體地位的不斷擴大導致教育課堂約束性下降,其對于學生的紀律觀念以及秩序觀念的形成不利[3]。
總結
總的來說,體育課堂當中的“傳統教學方式”和“現代教學方式”的認知,必須要積極地融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要能夠找到二者演變的規律,從中發現利于培養學生體能、技能、技巧,同時激發其品德提升的因素,使得體育課堂具有寓教于樂、積極對抗、組織合作等特點,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燕.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融合--評《體育教學的信息化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19,014(010):P.I0015-I0015.
[2]沈建英.傳統體育教學與現代體育教學的對比分析[J].體育風尚,2019,000(012):P.103-103.
[3]任利敏.體育教學模式與現代教育技術融合研究[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9,035(005):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