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恒志
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四項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是其余三個的基礎與依托。本文對課堂教學中語言能力培養的現狀進行問題分析,并嘗試針對問題提出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能力這一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語言能力;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一、對語言能力素養的認識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英語的學科核心素養定義為: “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1]其中提到,語言能力是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2]可以看出,語言能力可以進一步細化為兩類:聽、讀、看構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說、寫構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知識包括了詞匯、語法、語音相關的知識、同時還囊括語用知識和語篇知識。[3]但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語用知識與語篇知識的重要性往往被教師忽視,課堂重心放在了詞匯、語法、語音上。而對語篇知識和語用知識的理解,對構成語言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英語課堂中語言能力培養的問題
從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來看,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能力素養的培養暴露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教師對語言知識認識不深
前文提到,語言知識包括了詞匯、語法、語言相關知識,還包括了語用知識和語篇知識。但是,在當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對這兩種知識的認識不深,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不重視這兩類知識的培養。[4]教師對語言知識的認識不深,導致學生對語篇語用知識的學習不足,使得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理解能力的構建緩慢,進一步導致語言能力這一素養的培養出現問題。
輸出環節生搬硬套
根據語言能力的定義,輸出環節主要在于說和寫。現有的讀寫課學生好像通過學習生詞、固定句式學會了如何向人表達自己想去何處的想法。但這樣的表達被限制在非常小的語境中,學生對句式本身不理解,對文章背后的思維模式不理解,導致學生在換了一個語境的情況下,面對同樣的需要表達自己想去何處的想法的要求,可能就無法順利地調動起所學的句型和單詞來進行說或寫的活動。也就是說,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只重視學生輸出結果,卻不重視輸出能力培養的教學開展,導致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形成緩慢,進一步阻礙語言能力的形成。[5]
三、基于Krashen輸入假說的語言輸入能力培養策略
基于前文提到的對于課堂中語言能力培養的問題,本文將教學任務劃分稱語言輸入能力也即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語言輸出能力也即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以此來進一步討論語言能力素養的培養策略。
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的“輸入假說模式”是外語習得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他認為,語言習得基于“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提出了“i+1”的公式。“i”代表語言學習者當前的語言水平,“1”代表著略高于語言學習者現有水平的語言知識。在語言學習者接觸到“i+1”的語言水平輸入時,語言習得才會產生。發展語言能力最有效的在于增加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并提出有效輸入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可理解性、有趣且相關、非語法程序安排和足夠的輸入量。
基于Krashen的理論和前文分析出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在培養語言能力中語言輸入能力一側時,教師要盡可能地多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語言輸入,引導學生積極交流,為學生使用語言奠定基礎。具體為以下兩點。
1.正確地認識語言知識
比如,在閱讀中詞匯的教學不應該是孤立講解詞匯音、形、義的教學,也不是根據詞根或詞綴展開的拓展教學,而應該是在while-reading中適時適度地學習重點詞匯和非重點詞匯。課文中的關鍵詞匯并不一定是從未學過的生詞,它可能在之前的文章中學到過,但是在新的語境下產生了新的含義。在教學開展過程中,如果孤立地將知識拆分開進行教學,就無法培養學生語言輸入能力。
2.創造足夠的思維空間
我們不應該本末倒置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所學的具體知識和內容,而應該鼓勵學生透過具體的知識和內容去把握、洞察、挖掘其蘊含的思維方式、認識方法和價值觀.[6]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通過思考去獲取語言知識,而教師的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四、 結語
總而言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學生語言能力這一素養的培養。為了適應高速發展的時代和人才需求,初中英語教師們應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輸出能力的培養,以此達到學生語言能力素養的構建,從而推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普通高中 課程標準修訂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2017 年版 [R]. 北京,2016.
[2]程曉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及其測評 [J]. 中國考試, 2017 (5):7 -14.
[3]鄭富琳.分析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 [J].中學生英語,2020(40):63.
[4]劉文鈺.淺談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J].中學生英語,2020(40):105.
[5]余文森.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M]. 上海: 上海 教育出版社,2017.
[6]楊玉婷.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01):108-110.F67968E4-29FE-4B5C-B3AE-576EE46BED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