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蘭萍
摘 要:現如今,我國是21世紀迅猛發展的新時期,由于學校教育過于死板,學習內容過于傳統,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校所學的只能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得以很好的運用,學生無法順應社會就業需求的大方向,導致了許多畢業生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上工作成效低的現象。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就業需求的大方向?這個問題才應該是中職學校教師應該注重的點。本文針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現狀,結合現階段社會中所存在的校企合作現象,就中職學校稅收教育方法,進行了深度思考與系統的討論分析。
關鍵詞:中職學校;中職稅收;校企合作;教學思考
引言
稅收實訓教學是中職會計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稅收實訓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稅收基本知識、實際操作能力、基本稅收策劃。提高中職生的會計專業稅收知識技能水平,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市場競爭力,保證學生上崗后能立即開展企業稅收管理工作。所以加強中職會計專業稅收教學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中職院校應緊跟我國稅收政策,及時調整會計專業稅收教學內容和策略。優化會計專業稅收課程。
1科學選擇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具體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目的,在設計課程內容過程中,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核心價值,因此,教師在具體開展稅收課程時,需要科學選擇教學內容。首先,基于稅務機關對現代辦稅人員基本要求進行課程內容的科學選擇。通常情況下,稅收機關會對相關辦稅人員提出具體要求,確保辦稅人員能夠嚴格基于相關規定履行納稅義務,教師在選擇課程內容時,需要將其作為主要依據。其次,需要基于行業企業對相關辦稅人員提出的具體要求進行課程內容選擇。在企業建設過程中,人員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在一定程度內代表企業利益,基于此,教育人員在選擇課程內容時需要綜合考慮企業建設對辦稅人員具體工作提出的相關要求。如果企業出現稅收差錯、稅收違法等不良行為,會使企業產生很大的經濟損失。基于此,辦稅人員需要確保能夠全面把握納稅操作程序。中職院校學生必須積極辦理納稅業務,為節稅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能夠有效減少企業支出。基于此,在設置稅收課程內容時,需要合理融入征免界限職業判斷和稅收優惠政策,確保學生在日后參與具體工作過程中能夠積極履行個人納稅義務,對企業合法利益進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在具體設置稅務課程時,不僅需要理解相關稅法條文,同時,還需要對其進行有效落實,科學聯系會計和法律相關知識,并將其作為課堂重點內容。
2與時俱進,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學生考評制度
中職學校的學生成績考評是以學生卷面考試加上平時作業為主,其中卷面成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導致學生只注重最后的考試結果,而不會在日常的學習與實踐中下工夫,因此老師實現教學目標出現了偏差,可能只關注書本理論學習的內容,而納稅實務工作作為一項企業重要的業務內容,它的政策性很強,國家每年會出臺非常多的涉稅政策,相應稅收課本的內容有很大的滯后性,所以,為了讓學生夠真正學到實用性知識,學校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教學內容上要與時俱進,考評機制要靈活多樣,比如在注重學生平時的考試及作業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參與校企合作中實踐活動的表現,通過一項納稅實務工作、一份納稅申報表等業務流程,讓學生參與其中,學會納稅報表的編制、分析、評估等。并且將這些教學實踐參與到成績考評中去。那么,老師在講解完理論知識后,再通過校企合作這個平臺,讓學生重視納稅實踐工作。另外,通過與企業相關涉稅人員進行共處,來深化學生對稅收工作的認知,進而提升對稅收實際工作的認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建立校企合作評分體系,改變學生學業考試成績的構成,讓學生將注意力和學習的重點轉移到實踐課程和日常的行為表現上,從根本上改變學生應付考試的心理,認真參與實踐活動,確保自己能成為應用型人才,進而也提升了學校的辦校質量與水平。
3重視校企合作模式,為學生的會計專業稅收實訓提供操作平臺
推廣發展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整合學校、企業各類資源。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學校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專業人才,保證企業的用工需要。企業通過向學校提供實習崗位,創造機會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到企業的實際工作中,強化學生的會計專業稅收實操能力,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對加強稅收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而且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實習情況,及時總結經驗,為提高會計專業稅收實訓教學提供現實參考。校企業合作模式將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利益捆綁在一起,從而達到三方共贏的局面。
4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在開展稅收實踐教學時,科學構建師資隊伍是教學工作開展的關鍵因素,學校需要科學引進具有實務經驗的教育人員。在進行具體工作過程中,首先需要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雙師型隊伍的科學構建為強化稅法實踐教學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基于此,部分高校在辦學過程中鼓勵相關教育人員積極參與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考試,該類考試不僅能夠豐富教師專業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師實踐操作能力。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教育人員參與企業實習,使其具有更為豐富的實踐經驗,進一步保障教師專業素養,有效提升實訓教學。與此同時,學校還需要科學引進校外專家,有效培養綜合性人才,校企合作的有效實施,可以在具體企業實踐中落實人才培養工作,確保學生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科學應用相關理論知識,進一步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實現學生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有效提升。
結語
現階段學校應當加大關注力度,重視起稅收的教學,加大力度設置稅收的課程,本文論述了幾點解決措施,分別是開設稅收及實務課程,建設校企合作中的師資團隊、結合校企合作創新出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稅收課程的興趣和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學生的考評制度,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相關領域提供幫助。不過,由于篇幅和本人能力有限,文章可以在原因等方面進行討論,希望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繼續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宮義飛.能力本位下稅務籌劃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財會通訊,2015(4).
[2]孔祥銀,林輝山.高職會計專業稅收課程教學改革思路[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3DB2BCCB-C8AB-4F4B-84B6-5372A0FCD4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