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摘? 要:基于分析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對策。首先分析出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及原則,需要教師注重課本的挖掘、注重教學環節的銜接。其次分析出通過構建生活化的英語情境;組織小組的合作學習;適當的融入英語文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四種培養對策,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及自身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與文化素養的提升,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英語教學;核心素養;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3?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7-0175-02
On the Core Competence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GAO Yuan? (Changchu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Experimental School,Changchun city,Jili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re competences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First of all,it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principles of the core competence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xcavation of textbooks and the connection of teaching links.Secondly,it analyzes four training strategies:constructing a living English situation;organizing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properly Integrating English culture;creating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which can build an efficient English classroom for students,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their learning ability,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English thinking and cultural literacy,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English teaching;Core Competences;Training Strategies
當前核心素養在教育領域,是一個出現率極高的詞,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可以說,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是為了學生在相應的學習階段之中,能夠逐漸形成終身學習、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及品格,關系到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教師要徹底告別傳統的教學理念,高度重視對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培育,以此來幫助學生獲得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時確保學生的思維品質與文化素養的強化,最終為學生的今后學習與發展奠定好基礎。
1.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階段,越來越需求新型人才。而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的通用語言,是目前每一位學生所必備的一項技能,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還要加強對學生的語言運用及表達能力的訓練,強化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此來達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目的。
對于英語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方式、興趣及情感,這對學生的今后學習與發展至關重要。尤其在當今我國教育情況發展趨勢來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十分關鍵的,有利于學生學習思維及人格品質的形成。可以說,核心素養提出徹底改變了我國教育的局勢,學生進入學校,不僅僅是成長成才,同時也為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以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為核心,為學生組織一系列豐富的語言活動,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及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學會良好的英語表達,掌握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與技巧,不斷積累英語知識儲備,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語言文化、思想品質的升級,最終為學生的人生成長與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2.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原則
(1)注重課本的挖掘
教材作為小學英語教學主要工具,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要注重對課本的挖掘,以此來豐富英語課堂教學的素材,并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與興趣,錘煉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提供形象化的英語教學內容,盡可能達到英語知識、英語文化現象及教學情境的和諧統一,從而構建完整的英語教學體系。
(2)注重教學環節的銜接
由于英語課堂教學是各個教學環節所組成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具有其獨有的教學功能,所以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之中,要注重課堂各個教學環節的緊密銜接與控制,能夠營造出輕松、張弛有度的課堂氛圍,深入淺出去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從而逐漸完成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目的。
3.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策略
(1)構建生活化的英語情境
小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語言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走出國外奠定基礎。因此,英語教師想要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就要為學生提供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去調動起學生的主動語言思維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實踐之中學會豐富語言與運用語言。所以,英語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文章內容,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特定的生活化氛圍之中去練習英語,幫助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英語發音,養成好語感及英語自主表達意識,最終達到學生的高效率英語學習,促進其英語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比如滬教版Unit 8《At the fruit shop》這節課,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對水果與水果店的購物場景都很熟悉,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日常生活中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去體驗用英語購物的樂趣,感知one to seven這七個數詞,學會水果單詞及復述的表達形式。因此,英語教師就可以在講桌上擺放各種不同的水果圖片,并與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教師作為水果店老板,學生扮演顧客去購買自己喜愛的水果,全程用英語交流,促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之中來激發參與興趣。這樣一來,教師在與學生互相溝通時,可以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給予及時指導,例如一個蘋果“an apple”而不是“a apple”,以及多個蘋果“apples”等等,深化學生的記憶。從而在這樣的英語購物情境之中,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與表達意識,又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相關知識點,從而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
(2)組織小組的合作學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啟發,促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與能力,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因此,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理解課本知識內容后,教師可以嘗試將英語學習引向更深的層次,為學生設置小組合作的學習任務,逐漸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寬度,促使學生在組內產生思維的碰撞與交流,幫助學生的語言思維、判斷力與感受力獲得訓練。同時英語教師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語言理解水平,可以布置梯度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學法,去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性與靈活性,從而確保學生更加全面的記憶所學知識,最終實現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明顯發展。
比如滬教版Unit 12 《Weather》一課之中,需要學生會用“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表達所見所聞,掌握詞匯:sun、hot、cool、cold,以及特殊疑問句:“Hows the weather?Its...and...”。因此,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運用思維導圖以“weather”為中心進行概括性的總結,發展思維與想象,去寫出更多的天氣。接下來為學生拓展知識的深度,鼓勵學生在小組內相互探討、交流,去寫出描述天氣的形容詞,包括“sonwy、windy、cloudy、sunny、rainy”等,進行思維導圖的擴展,從而既能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又能深化學生對天氣相關知識的全面、深入理解,最終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達到高質量的英語學習。
(3)適當的融入英語文化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還要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意識,感知英語文化,以此來理解英語文化的內涵。因此,英語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為學生適當的融入英語文化,來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與知識面,促使學生正確的認識中西文化的差異,進一步激發起學生對英語學習與探究的興趣,以便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語言,了解英語語言的功能,從而達到發展學生英語文化品質的目標,最終實現學生的英語素養與文化素養的全面提升。
比如滬教版《Unit 11 Chinese festivals》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節日、月份及相關食物,嘗試用Whens......?What do people do......?What do people eat.....談論中國節日,用自己語言描述中國節日,了解文中四個節日更多的文化內涵并享受節日帶來的樂趣,并掌握“mountain、dragon boat races、dumplings”等生詞。因此,英語教師在學生學習中國節日的同時,為學生拓展國外的節日,例如將中國的春節與西方的圣誕節文化差異進行教學,以此來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促使學生更為全面的了解中西方傳統節日,以及背景文化,引導學生尊重文化的差異性,端正學生的英語文化品格,從而促進學生巧妙的運用英語思維去強化自身的文化素養,實現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4)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由于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之中,更多的教師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習慣于占據課堂的中心,導致學生始終被動性的學習,無法去主動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面,這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難以達到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因此,英語教師要徹底告別傳統的教學思維,為學生營造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盡可能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英語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立英語圖書角,引導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去自主閱讀,不斷錘煉學生的語言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或者在墻上粘貼板報,來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為學生打造出有利于其學習英語的氛圍,以此來逐漸發展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提升。
例如滬教版中《Unit 2 My summer holiday》一課,主要通過文中關于暑假活動的對話,幫助學生掌握句型“How was...?It was...we...(did).”掌握詞匯:Tiananmen Square、the palace museum、the Great Wall等。因此,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my summer holiday”渲染課堂的氛圍,并引導學生去制作自己假期的活動計劃,將地點用英文寫出來,并畫出來以板報的形式呈現,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學習英語的氛圍,進一步激發起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用英語的動力,逐漸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對學生的今后學習與未來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通過英語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培養方案,加強對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品質的訓練,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同時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為學生普及英語文化知識,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從而為學生營造出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逐漸強化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明顯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廖涼英.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分析[J].探索科學,2019(09):192.
[2]郭惠.試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對策[J].中外交流,2019.026(2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