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摘? 要:互動是非常常見的課堂教學方式,將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可以對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與個人能力的提升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為了使互動教學模式更加叫高效,教師應當通過對應的教學創新來完善教學設計,使互動模式的應用既能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又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互動教學有多個方面的體現,針對不同的互動方式,為了提高其應用效率,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設計,本文對此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互動模式;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0-0085-02
Application of Efficient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
CHEN Ping? (The First Experimental School of Meilie District,Sanming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teraction is a very common way of classroom teaching,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to all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personal ability.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in order to make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more efficient,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design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innovation,so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mode can not only meet the students' learning requirements,but also deepen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for different interactive ways,in order to improve its application efficiency,teachers can take different teach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is lesson,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Keywords】Interactive mode;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 strategy
互動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自我對話4個方面的內容。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每一種互動方式都適用于完成不同知識的講解,每一種互動模式也都能從不同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增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應當根據以上四種形式的互動,分別進行對應的教學設計,在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時,結合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進度安排,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提高互動模式應用效率。
1.師生互動與有效教學的關系性
有效的教學和高效的學習基于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因此,為達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必須重視師生互動帶來的教學功能,首先,師生互動是有效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參與課堂活動的重要途徑,通過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教師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想法,這有利于教師發展出滿足學生學習實際需要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基于相同的頻率和相同的時間,只有在師生之間以相同的頻率互動時,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知識收益的最大化,因此,教師應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尋找改善雙邊知識互動的教學手段,例如,情境教學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減少數學的抽象知識的有效教學方法,教師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創造不同的教學情境,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從而達到知識互動的教學目的并且滿足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要求。
2.初中數學師生互動的問題現狀
初中數學課上師生互動的現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導入知識的總結和歸納,缺乏相對生活數學案例的介紹,學生面對抽象,邏輯化的數學知識,自然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師生互動的教學效果只會不斷減弱。其次,初中數學課堂的師生互動是脫節的,這主要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是被動的,而不是知識的獲取。這種現象存在于教師的教學中,導致學生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被動的知識學習者,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模式化,也有初中數學老師在積極進行師生互動,但是他們忽略了學生的學習偏好和對學生基本學習情況的認知需求,從而產生了一部分學生的積極反應,另一部分是學生沉默的互動現象。這樣,在師生互動中斷的情況下,教師不會及時糾正和調整教學方法,其結果必然是學生小組績效兩級劃分的無限擴大,從而導致底部各種學生的消極情緒,使有效教學的實現將付出多倍的努力。
3.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數學使許多學生認為它是抽象的并且難以理解,為了使學生有學習的動力,僅僅談論道理是不夠的,關鍵是要找到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的方法,心理學相關知識告訴我們,對學習的興趣是直接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生對知識和探索的渴望是主動學習的必要前提和主導力量,大多數學生在數學上表現不佳是由于他們對數學缺乏興趣,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采用生動,直觀,有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數學使用的環境,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讓課堂學習的每個環節都感受到逐步的進步,讓學生不僅擁有了學習的信心,也變得更加快樂。
4.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
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對知識的講解、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兩個方面構成,師生互動的模式在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都有非常普遍的應用,教師既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來提出有關本節課知識方面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還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方面的問題。對學生而言,與教師進行互動的過程是自己表達疑惑、提出問題的過程,當教師對自己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時,自己的學習質量得以提高,學習信心也會增強。在將師生互動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時,教師應對互動的內容進行設計,并提高互動頻率,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采取適當的互動方法。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用樹狀圖表示概率”這部分知識時,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案例了解如何用樹狀圖進行概率的表示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相比于教師直接將知識講解給學生,師生互動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跟隨教師思路的情況下,逐步掌握樹狀圖的基本形式。以拋硬幣為例,教師可以先后向學生提問“拋出第1枚硬幣后,會有幾種結果,拋出第2枚硬幣后,有幾種結果”,使學生了解在拋硬幣的過程中如何運用樹狀圖記錄下第1次拋與第2次拋的結果,這種互動方式既可以讓學生了解拋硬幣的概率,也可以深化學生對樹狀圖的掌握。
5.組織學生間互動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結合體
學生是受教育者,也是學習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對提高教學質量來說有非常大的作用。在開展互動式教學時,為了提高互動教學模式的質量與效率,組織有效的學生間互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間互動包括多種形式,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態度,組織多樣化的學生間互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也是使學生對數學學習保持較高興趣的關鍵。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相關的數學問題,還要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動手實踐等多種方式來了解數學知識,使學生既能在互動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還能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針對本節課教學的主要知識與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學生間互動方式,將之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組織學生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條件時,在復習完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義之后,組織學生以實踐的方式來驗證“兩個三角形在什么情況下相似的”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動手畫一畫的過程中,總結出三角形相似的條件有哪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應用能力。由于邊的長度、比例與角的大小都是影響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的因素,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這一探究任務。
6.深化學生與教材的互動教學活動
主要是圍繞學生在本階段應該掌握的具體知識展開,教材是教學的重要依據,教師的教學設計都是依據教材內容的編排完成的。學生與教材的互動也屬于互動教學模式之一,在數學教學中,學生與教材的互動主要體現在學生主動學習教材上的知識、理解教材上的內容,并將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運用。與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學生與教材的互動主要是通過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方式來完成的,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也不是只學習教材上的理論內容。初中數學知識已有一定的難度,也有比較復雜的內容,學生與教材的互動可以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來體現。例如在教學難度相對較大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預習,了解教材上的主要內容,對自己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標注,然后再在教師授課過程中進行提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被動接受,而是加入了學生自己的主動學習與思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通過翻轉課堂的模式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行學生授課,轉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模式,使學生既能了解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又能通過課外拓展的方式,將課外教學資源與之相結合,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教材是學生進行初中階段學習的主要學習資源,但并不是唯一資源,在組織學生與教材進行互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數學教材的特點以及教材上數學知識的特點。
7.提高學生自我對話質量
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過程,也是自我思維的重構與自我能力的提高過程,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互動模式有眾多不同方面的表現,學生自我對話,即學生與自身的互動,具有隱形性的特點,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來說,自我對話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對話主要體現為對自己學習方法的反思與總結,以及對自己掌握不夠扎實的數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與自己進行對話的過程是學生反思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是否存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方面的問題,將具體的數學題目記在改錯本上,并寫下自己的收獲與反思,是學生與自我對話的重要方式,也符合數學教學的基本特點。為了發揮互動教學模式對推動學生學習質量提高與學生個人能力提升的作用,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對話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在學期開始建議學生建立數學改錯本或改錯筆記,將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自己經常出錯的那一類數學題目記錄下來,學生既可以通過記錄的形式來反思自我的學習,也可以通過經常翻閱筆記的形式鞏固之前的知識,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這種與自我的互動是學生數學思維建構與數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
8.結語
師生互動式課堂教學最常見的方式,也是互動教學模式推動教學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徑,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互動問題。在組織學生間互動時,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通過口頭語言的交流來學習數學知識,還要通過探究合作、小組學習等各種方式來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學習。教材是教學的主要資源,深化與教材的對話也是非常關鍵的,這是提高學生主體與教材互動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通過必要的教學設計,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對話,對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反思重構。
參考文獻
[1]謝宗明.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8(20).
[2]陳志強. 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0).
[3]張國強. 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
[4]黃志清[1].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