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賓 馬森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對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職教育逐漸發展起來,不僅能夠幫助適齡青年掌握基本技能,很好地提高了社會就業率,并且解決了不少用工企業面臨的技工短缺現象。但中職院校由于與其他高等院校或者普通中學的教育模式和人員結構有差別,在學生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分析中職院校管理現狀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中職院校;學生管理;現狀;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政策對中職院校的鼓勵和重視,中職院校在各地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也吸引了很多學生入校學習。中職院校基于自身的發展和學校職能,在校學生也有著不同于其他學校的特點,因此中職院校的學生管理中也有著不同的模式和方法[1]。
一、中職院校的學生管理現狀
1.學生特點
我國大多數中職院校接收的是不愿意繼續就讀高中的學生,其中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受家庭經濟條件限制選擇了中職院校,想通過技能學習盡早步入社會給家庭減輕經濟負擔。也有不少學生是自己根本不想再學習,迫于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被迫進入了中職院校,這些學生對學習并不感興趣,學生的特殊性給中職院校在學生管理方面帶來諸多問題。
2.教師特點
我國大多數中職院校的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一些教師自身素質需提高,還有一些教師對學生認識有偏差,覺得學生本來就差,自己再努力學生也好不到哪去,這種管理心理造成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時候不認真,不細致等現象的出現。還有一部分中職院校的教師管理死板,缺乏換位思考,很少與學生交流,致使師生關系僵化。另外,一部分老師急功近利的心理較強,忽略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更談不上創新。總之,由于教師在自身素質和個人認識以及教學觀念上的一些不健康觀點,導致中職院校管理的落后。
3.學校特點
我國大多數中職院校設備更新慢,由于部分學校自負盈虧,校舍硬件有限。另外部分學校還存在教育資源不足,比如本來可容納五十名學生的班級,現在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和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班容量要達到八十甚至一百人,超標的班容量也給學生管理帶來一定困難。
二、中職院校加強管理的應對策略
(一)提高學校管理能力
1、改變思想
中職院校的管理者要轉變思想,結合自身院校的學生特點和專業設置,研究學校的師生比例和男女比例,找出適合自己院校的發展方向,并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學校的管理人員要摒棄對中職院校學生的錯誤認識,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使學生技能和思想同時進步,為企業培養技能合格和思想意識進步的有用人才。
2、改變教育模式
中職院校在學生管理模式上,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師既要做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又要做學生的服務者。一般中職院校都采取寄宿制,學生大多第一次離開父母單獨生活,所以做好學生的服務者很關鍵,讓學生體會人文關懷,培養學生自律自覺和自我服務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督促學生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同時要結合院校發展特點和發展方向制定管理制度,實現制度管人的前提下,結合感情育人。總之,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軟硬兼施,用可視化的標準和情感互動相結合,使學生在校時熱愛學校、熱愛學習,將來熱愛工作。
3、改善教育資源
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通過考核制度把一些不合格的教師退出管理隊伍,通過組織培訓和自我學習讓教師跟上現代化的步伐,用新的思想來管理學生。學校要充分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提高學生和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把服務好每一位學生,利用優質教育資源通過多方面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知識技能水平。
(二)改善硬件設施
中職院校要根據國家政策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適合自己的發展規劃,根據院校設置的專業和學生發展的需要逐步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2]。比如開設了幼教專業的院校,要及時為學生配置練琴房、舞蹈教室、感統訓練實驗室等,比如開設軟件專業的中職院校要不斷地更新實訓機房等與專業相匹配的技能練習基地,通過過硬的硬件設施,讓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很好的鍛煉,為學生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引導學生自主練習,從而提升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中職院校要根據實際發展需要建立綜合實訓基地,豐富學生的課程,把理論課程和實訓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引導學生自我管理,為學生就業打好基礎。
(三)加強職業規劃引導,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于中職院校來說非常重要[3],學校通過開設職業規劃課程,把學生所學的專業和當前的就業局勢相結合,引導學生自我規劃未來職業發展,通過職業規劃明確目標,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解決學生日常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規劃的問題,把學生對專業和職業的意識前置化,提高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知水平。因此通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潛移默化地提高了中職院校的管理水平,逐步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管理,幫助學生實現從他律到自律轉變,創造中職院校好的口碑,同時給中職院校學生日后的職業發展打好基礎。
三、結束語
中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有著自身的特有的發展規律,學校管理者要根據院校專業的設置和學院發展方向,結合在校學生的現狀,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管理之道,對中職院校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同時,中職院校要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為學校創造良好的口碑,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延博.中職學校學生管理思考[J].中國新通信,2020,22(18):224-225.
[2]張慶華.中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3]關永承.淺談中職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必要性[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05):63-65.
[4]劉厚房.中職學校個性化學習與整體教學質量提升的探究[J].科技風,2020(33):54-55.
[5]朱紀飛,任雙勛.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2020(31):66-67.
[6]程顯新.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德心融合”模式構建理論探究[J].長江叢刊,2020(30):172-173.